沙特經濟改革持續加溫中東水市場,“亞非”水務市場機會頻頻
沙特國家經濟轉型計劃自去年6月發布以來,旨在提高水務系統的運營效率及減少浪費的改革穩步推進,去年12月公布的8個私有淡化水新建項目及29個已建項目私有化計劃正式引爆沙特市場,新加坡凱發以及韓國斗山等知名企業都分別有所斬獲,山東電建第三工程公司也于5月確認拿到了Yanbu能源及水務三期項目的合同。但9月官方消息稱原私有化計劃的截止日期將從現在的2020年延遲至2025年或2030年,具體延遲計劃將有待下一步確認,但這一消息意味著今年以來進展迅速的沙特水務私有化進程將相應放緩。對于有意分一杯羹的企業來說,此消息也許并不完全是壞消息,放緩的計劃或更利于晚鳥企業更充分準備以加入競標行列,或可打破由國外知名企業主導項目的現狀。尤其中資企業的參與更給其他中國水務企業在其地區的布局及滲透展示了可能性。
阿曼電力與水務部日前簽署了一地下水儲存及恢復項目的預可行性研究的投標書。地下水儲存及恢復項目是中東地區水務系統的一項新熱點。阿曼及阿聯酋都分別新建海淡項目以補充地下水。此外,伊朗市場繼續解禁。德國過濾器企業ItNNanovation自3月獲得首個政府大樓灰水處理合同之后,再次拿到價值200萬歐的過濾重金屬的分散型水處理合同。
FCCAqualia拿下埃及阿布拉瓦須市政污水處理項目擴建工程合同,日處理量將由目前的120萬立方米擴容至160萬立方米,并增設生物處理設備。項目總價3.2億美元,以DBO方式進行。該項目是FCCAqualia在非洲的第三個大型項目,此前其已分別于2010年、2016年獲得新開羅市政污水廠項目及旅游城市阿拉曼的海淡項目。此項目得益于Aqualia在該地區長期布局。值得一提的是,該項目本計劃以20年特許經營形式進行,但隨后埃及政府決定全資支持該項目,轉而放棄原計劃。政府的雄厚資金來自非洲發展銀行,埃及政府還將進行一系列頗具野心的水務計劃,該地區動向值得關注。
Fluence也簽署價值1億非洲飲用水項目諒解備忘錄,將設計建造一個日處理量為15萬立方米的飲用水處理工程。該工程將通過采用智能汲水及膜處理設施將地表水處理為符合世衛標準的飲用水。該項目由政府背景的出口信用融資機構提供全部資金。
諸如非洲發展銀行、出口信用融資機構及世界銀行等等多機構在非洲諸國如坦桑尼亞、贊比亞等多非洲國家均資助建設飲用水及污水處理項目,釋放出的大量項目信息可助有意布局該地區的水務企業更好的滲透。
亞洲地區,新加坡工程公司Darco水務科技獲得在越南檳椥省一座日處理量1.5萬立方米的水處理廠及供水管道建設的融資、建造及50年經營許可權。該項目由Darco與InfraCoAsia平均所有,InfraCoAsia是一家由澳大利亞、瑞士及英國政府共同出資成立的專注于PPP項目的融資商業機構。在接下來幾個月還將有另外三起類似的特許權項目釋出,共計需要融資3700萬美元。
隨著國內水務市場的日漸成熟,市場增量趨緩,但在“亞非”地區新需求不斷閃現,項目機會充足。即使有政治環境等諸多不利因素的考量,但參考艱苦作業拿下基建設施而穩扎穩打鍛造帝國的中國前輩企業華為的經驗來說,扎根非洲、東南亞、中東等傳統“老邊窮”地帶實現“農村包圍城市”也未嘗不失為一種戰略路線,同時避免了因為中國環保產業情景不利紛紛避走的海外巨頭在某些熱門領域的直面競爭,增加海外拓展的成功率。
印度水務需求升級引爆巨額市場,全球水務基建投資預期超過千億
今年以來,隨著一帶一路的推進,中印關系被推上臺前的同時,各種關于中印實力對比的“科普貼”也開始讓很多人驚覺對印度的刻板印象需要被更新。今天的印度供水及污水處理實力仍然有很大的欠缺,但是其近年來大刀闊斧的努力也必須讓我們拿下過去的有色眼鏡。尤其是印度的智慧城市計劃引爆了印度的水務基礎設施建設,孟買等印主要城市紛紛發布了自己的水務系統建設計劃。而大量釋放的市場容量也吸引了眾海外企業紛紛來印掘金。
蘇伊士在9月末被選定幫助印度硅谷班加羅爾地區進行污水處理設施的升級改造。其將新建一座日處理量為15萬立方米的污水處理廠,升級改造一座現有日處理量為15萬立方米的污水處理廠并同時新建一座用于處理回收上述兩場產生的污泥的處理設施。除建設合同之外,蘇伊士同時也拿到了其后10年的運營合同,合同總價值高達8200萬歐元。蘇伊士早于去年開年即拿下班加羅爾水務與污水處理委員會及拉賈斯坦幫邦公共健康與工程部價值6700萬歐元的六個項目,其中包括在班加羅爾地區價值4700萬歐元的三個供水項目。
VATechWabagGroup自“改姓”“印”后,發展迅猛,成功上市之后,其更制定了成為全球領軍水務企業的野心計劃,其CEO表示2018年計劃實現營收十億美元,此野心計劃的底氣正來自于印水務市場的巨額容量。據CDP對全球89個項目水務項目的統計,僅這些項目就將吸納超過80億歐的投資。若再考慮如印、亞非拉等地區的市場潛力,全球市場容量非常可觀。而縱觀各大企業海外的經歷來看,早布局、深扎根,是海外開疆辟土的不二法門。中資企業在國內市場增量逐漸壓縮的現在,早日考慮海外布局也是宇墨智庫一直以來的觀點。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