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省住建廳、省發改委聯合印發《關于貫徹落實<全國城市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十三五”規劃>的實施意見》,提出到2020年,全省縣城及以上城市集中供暖和清潔能源供暖率達到95%以上;污水處理率設市城市達到95%以上,縣城達到90%以上;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設市城市達到98%以上,縣城達到93%以上,人居環境逐步改善。另外,意見提出,將建立與生活垃圾分類、回收利用和無害化處理等相銜接的收轉運體系。城市建成區要實現生活垃圾全收集。大力推廣垃圾焚燒處理技術,減少原生生活垃圾填埋量。到2020年,設市城市生活垃圾焚燒占比達到50%以上,設區市基本建立餐廚廢棄物回收和再生利用體系。
關于貫徹落實《全國城市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十三五”規劃》的實施意見發文機構:河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文號:冀建城〔2017〕69號發布日期:2017-10-11各市(含定州、辛集市)人民政府,雄安新區管委會,省直有關部門:
為貫徹落實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印發全國城市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十三五”規劃的通知》(建城[2017]116號)要求,推進“十三五”期間我省城市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經省政府同意,制定以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目標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指示精神,按照“科學規劃、分類施策,綠色低碳、安全高效,政府主導、統籌協調”的原則,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相結合,大力推進城市市政基礎設施建設,補齊基礎設施短板,提高城市市政基礎設施承載能力。
到2020年,城市路網結構趨于合理,建成區路網密度達到8公里/平方公里以上,道路面積率達到15%以上;城市照明節電率達到10%以上;水、電、氣、熱設施“最后一公里”問題有效解決,公共供水普及率設市城市達到95%以上,縣城達到90%以上;燃氣普及率設市城市達到97%以上,縣城80%以上;全省縣城及以上城市集中供暖和清潔能源供暖率達到95%以上。人居環境逐步改善,設區市、省直管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控制在10%以內;污水處理率設市城市達到95%以上,縣城90%以上;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設市城市達到98%以上,縣城93%以上;建成區綠地率設區城市達到39%,縣級市和縣城達到37%;人均公園綠地面積設市城市達到14.6平方米,縣城達到11.4平方米。設施短板逐步補齊,城市建成區內澇點基本消除;設市城市綜合管廊配建率達到2%,新區新建道路綜合管廊建設率達到30%以上;城市建成區20%面積達到海綿城市建設要求。
二、重點工作
(一)加強城市道路交通系統建設。優化城市路網功能和級配結構,建設快速路、主次干路和支路級配合理的道路網系統,提高路網密度。摸清城市“斷頭路”底數,打通斷頭路,提高道路通達性。推進城市道路照明設施建設,提高城市照明功能。大力發展公共交通,提高公共交通分擔率,推動石家莊、保定建設公交都市。合理配置停車設施,逐步緩解停車難問題。加快建設充電站、充電樁等設施,推廣自行車和步行道慢行系統,鼓勵居民綠色出行。到2020年,城市建成區斷頭路全部消除,中心城區公交站點500米內全覆蓋,大城市公共交通分擔率達到30%以上,中小城市達到20%以上。
(二)推進城市軌道交通項目建設。落實《河北省軌道交通發展“十三五”規劃》,因地制宜建設城市軌道交通系統,著力打造“軌道京津冀”。加強城市軌道交通和其他交通方式有機銜接,構建一體化的城市綜合交通體系。加快石家莊市城市軌道交通1、2、3號線建設,率先在省會形成網絡主骨架。推進邯鄲、秦皇島、唐山、保定、張家口等市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編制工作,研究推進邯鄲中心城區-冀南新區、秦皇島中心城區-北戴河、唐山中心城區-豐潤、張家口中心城區-崇禮等軌道交通線。推進環首都縣(市)與北京市城市軌道銜接項目,率先建設平谷線。
(三)推進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落實《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推進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的實施意見》,在城市新區、各類園區和成片開發區域的新建道路,同步規劃建設地下綜合管廊。老城區結合舊城更新、河道治理、道路整治、軌道交通建設等,因地制宜推動綜合管廊建設,逐步提高綜合管廊配建率。規劃建設地下綜合管廊的區域,要合理安排各類管線入廊時序,所有管線全部入廊。健全有償使用、收費保障和安全監管長效運行管理機制。2018年,石家莊市試點任務內的地下綜合管廊項目要全部建成并投入運營。其他設區市、省直管市在2020年底前均要建成20公里以上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地下綜合管廊并投入運營。對存在塌陷、火災、水淹等重大安全隱患的電力電纜通道進行專項治理改造,推進城市電網、通信網架空線入地改造工程,逐步解決“馬路拉鏈”和“空中蜘蛛網”問題。
(四)推進供水設施改造與建設。結合《河北省城鎮供水設施改造和建設“十三五”規劃》,加快南水北調水源切換,完成受水區配套地表水廠及供水管網建設,全部實現引江水水源置換。引江水源切換后,在南水北調供水可滿足城鎮供水需求的前提下,城鎮公共供水企業的地下水源井全部作為備用水源。開展公共供水設施改造,對因水源污染、工藝落后、設施設備老化等原因造成的出廠水耗氧量、臭味、重金屬和濁度等主要指標超標的供水水廠進行升級改造,保障飲用水安全。全面改造使用年限超過50年、材質落后、漏損嚴重和瓶頸管段的供水管網,降低管網漏損率。到2020年,城鎮供水管網基本漏損率控制在10%以內。推進備用水源建設,全面提高應急供水保障能力。單一水源的設區市和省直管市,2020年底前基本建成備用水源或滿足7天供水需求的應急水源。推進供水企業水質監測能力建設,完善“兩級網三級站”水質監測體系,建立省級城鎮供水水質監測網。
(五)加大天然氣供應和設施建設。結合《河北省天然氣發展“十三五”規劃》,加大天然氣利用規模,著力推進實施“縣縣通氣”工程和重點城鎮、重點開發區保障用氣工程,全面增加天然氣供應。推進天然氣門站、管網、CNG加氣站、LNG加氣站建設,對存在安全隱患的老舊燃氣管網實施改造,保障居民供氣穩定和城市安全。到2020年底,全省逐步形成以管道天然氣為主導,壓縮天然氣、液化石油氣為補充,液化天然氣為應急備用的城鎮燃氣用氣結構,天然氣消費占一次能源消費總量比重達到10%以上,城鎮居民氣化率達到50%以上。
編輯:劉影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