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鄉鎮污水處理越來越受重視,該領域已經成為污水處理市場的熱點。但是許多鄉鎮普遍面臨著污水處理項目投資、建設以及運營管理的難題。PPP是一種可以實現高經濟效率的商業模式,目前,PPP模式已在部分村鎮水處理項目中有所應用,但總體情況仍處探索階段,許多問題也亟待解決。
9月21日下午,北京首創清源環境科技有限公司總工方先金將于“第七屆中國農村和小城鎮水環境治理論壇暨首屆村鎮環境科技產業聯盟論壇”上帶來題目為“針對農村污水處理技術市場及運維管理的技術研發和工程應用”的報告。
以下是他針對鄉鎮污水處理建設運營PPP模式的五點看法。
1
鄉鎮村小規模污水處理站采用“打捆”PPP招標模式是解決目前建設、運營資金問題的一種可行方式,目前我國社會資本參與市區的污水處理市場化項目已非常普遍,而鄉鎮污水處理廠普遍分布零散,處理規模偏小,難以滿足社會資本的收益要求。對政府而言,無論鄉鎮規模大小均需配備污水處理設施,其建設需求是剛性的。將多個污水處理項目“打捆”招商,擴大投資規模,可以增強社會資本投資的積極性,解決建設資金籌措難的問題;并且可以實現規模化運營,提高污水處理的效益,有效降低運營成本。
2
政府和企業“風險共擔、誠實守信、利益共享”是PPP模式良性運行的前提。成功的PPP模式項目運作應包括技術方案制定、融資方案制定、運營方案制定、PPP項目公司組建、配套設施落實、運營費用支付保障、項目質量控制等內容,以便保證政府和社會伙伴雙方的利益共享、風險共擔。
3
政府應從保護和促進公共利益的立場出發,負責項目的總體策劃,理順各參與機構之間的權限和關系,以確保PPP項目規范運作。PPP模式是提供公共設施或服務的一種有效方式,但并不是對政府有效治理和決策的替代。為確保PPP項目規范運作,政府部門不能放任自流,而應從保護和促進公共利益的立場出發,負責項目的總體策劃,組織招標,理順各參與機構之間的權限和關系,降低項目總體風險。
4
PPP項目的建設和運營,需要資金保障。尤其是到了后期運營階段,需要長期的資金支持。由于鄉鎮污水處理費難征收,難以實現收支平衡,如果僅靠鄉鎮財政維持污水處理廠的正常運轉難度很大。為確保鄉鎮污水處理廠正常、穩定運行,有關區縣和所屬鎮鄉應作為付費主體,承擔污水處理服務費的支出義務,同時有必要建立污水處理費征收體系,對各鄉鎮的污水處理費征收進行統籌管理。
5
鄉鎮污水處理PPP項目打捆招商交易程序復雜,專業性強,涉及特許經營、水務行業、財務、法務、商務等眾多領域和各鄉鎮的實際情況,一方面要求制定相應的政策和規范化、標準化的PPP交易流程,對項目的運作提供技術指導和相關政策支持;另一方面需要專業化的中介機構提供具體專業化的服務。一般縣級以下政府都不具備類似的專業人才和操作經驗,若無專業咨詢機構協助,政府和社會公共利益難以得到保障。水處理技術單位和投資咨詢單位應根據自身專業技術優勢在PPP模式運作中發揮作用。
編輯:徐冰冰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