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位于中國西南的邊陲,是人類文明重要發祥地之一。云南歷史文化悠久,自然風光絢麗,擁有麗江古城、玉龍雪山、洱海、滇池、普達措國家公園、西雙版納熱帶雨林等許多風景優美的景點。近年來,我國科技產業飛速發展,在經濟增長的同時,對生態環境產生了不少負面影響,2015年,國家主席習近平考察云南大理,并參觀了解了洱海的生態保護情況,他同當地干部合影后說:“立此存照,過幾年再來,希望水更干凈清澈。”他叮囑當地干部一定要改善好洱海水質。2016年,大理州政府出臺相關措施,七大行動對洱海進行保護性治理,同時,環湖截污干渠建設、村鎮垃圾污水處理、農業面源污染治理等也在同步推進。
經過兩年的整治,如今洱海的環境怎么樣?云南地區的水環境尤其是廣大農村地區水環境又是什么情況?
本文介紹了云南省農村污水處理現狀以及云南省農村污水處理技術模式以及存在的問題等方面內容。
一、云南省農村污水處理現狀
隨著農村人口增加和生活水平提高,農村生活污水產生量大幅增加。根據《2013年云南省水資源公報》,全省農村人均生活用水量為73L/d,比2012年人均用水量增加1.4%。以人均生活用水量的80%估算,全省農村年產生生活污水8億噸,相當于城市生活污水產生量的79.8%。其中,紅河、昆明、曲靖、大理等州市生活污水排放量較大。目前,大部分村莊污水收集處理系統不完善,生活污水隨意排放,大多經簡易溝渠或自然溝渠直接排入附近河道、坑塘和農田,還有的自然蒸發或土壤滲濾,污染周圍環境。同時,由于管理跟不上,村莊排污溝渠常常出現堵塞,致使溝渠污水發黑發臭,極大影響村莊人居環境。根據衛生廳
2013年抽樣調查結果,900個抽查村莊中,一半以上村莊的生活污水隨意排放或進入明溝,超過60%的農村污水最終匯入河流和坑塘,僅有2%的村莊污水最終進入污水處理廠。
自2008年以來,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項目共建設接入城市污水處理廠管網31. 3km,分散式處理設施272套,集中式處理設施92套,配套污水收集管網209.56km,運行設施330套,設施運行率為90.6%。一些己建村莊污水處理設施由于設計不合理、運行維護費用不到位等原因,未能達到治污減排的預期效果。
二、云南省農村污水處理技術模式
農村生活污水排放分散,水質和水量波動大,農村污水處理模式主要遵循“因地制宜、生態處理技術為主、污水資源化利用”的原則。云南省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常用工藝根據技術原理、特點以及耗能模式劃分成四個類別:
(1)氧化塘處理系統。
(2)濕地處理系統:表面流人工濕地工藝。
(3)土壤處理系統:土壤滲濾工藝;生態溝污水處理工藝。
(4)生物處理系統:庭院式一體化處理裝置;AO污水處理工藝。
1氧化塘處理系統
工藝簡介
氧化塘法是利用水塘中的微生物和藻類對污水和有機廢水進行需氧生物處理的方法。按其生物性質,可分為好氧塘、厭氧塘和兼性塘。在氧化塘中,廢水中有機物主要是通過菌藻共生作用去除的,異養微生物,即好氧細菌和真菌,將有機物氧化降解而產生能量,合成新的細胞,藻類通過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并攝取氮、磷等營養物質和有機物,以合成新的細胞并釋放出氧。
適用地區
如有可利用的天然養魚塘、天然廢塘等條件,且地處排放標準不是很嚴格的地區,可優先考慮采用該工藝。氧化塘處理適合云南省山區、半山區及干旱地區,可以單獨使用,并聯使用,也可多塘串聯使用。在滇東北(迪慶州)和滇西北(昭通市)海拔高、氣溫低的地區不宜采用。
適用進出水水質條件
適用于收集系統為雨污合流制,進水濃度不是很
工藝優缺點
優點
(1)適用不同的處理規模,基建費用低。處理構筑物由各種天然塘系統或經簡單修建而成,沒有復雜的機械設備,工程十分簡易。
(2)運行費用低,系統基本不耗能。塘系統依地勢而建,污水可自流。
(3)管理十分簡單,維護容易。
(4)可實現污水資源化利用。
缺點
(1)占地大:有機負荷低,占地面積大。
(2)受溫度影響大:處理效果受氣候條件影響大,懸浮藻類使出水的COD高。
成本分析
投資成本:800一1000元/m3。
運行成本:0.05一0.10元/m3˙d。
2濕地系統
濕地系統可分為潛流濕地和表面流濕地,由于潛流濕地易堵塞,更換填料成本高,在云南農村主要以表面流濕地應用為主。人工濕地的設計可參考《HJ 2005一2010人工濕地污水處理技術規范》、《DB53/T306—2010高原湖泊區域人工濕地技術規范》來進行。應根據當地的地質、地貌、氣候等自然條件選擇合適的人工濕地類型及參數進行設計。設計內容主要包括污染負荷、濕地面積、濕地床結構、基質材料選擇、植被選擇等。
工藝簡介
表面流人工濕地在處理過程中主要通過植物莖葉的攔截、土壤的吸附過濾和污染物的自然沉降來達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表面流人工濕地是人工設計、調控和監督管理的濕地系統,去污效果要優于自然濕地系統,這種類型的人工濕地具有投資少、操作簡單、運行費用低等優點,但占地面積大,水力負荷較小,去污能力有限。
適用地區
土地面積有限的區域,不適合采用表面流人工濕地技術。表面流人工濕地的水力負荷不大,對BOD、COD、SS重金屬等污染指標的去除效果好,不存在填料堵塞問題,且很少有惡臭和孽生蚊蠅現象,適用于云南省大部分農村地區,滇東北和滇西北受海拔和溫度的影響不宜采用。
適用進出水水質條件
表面流人工濕地適用于收集系統為雨污合流制,進水濃度不是很高,污水量不是很穩定的農村地區,處理效果可達《GB18918一2002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中的二級標準。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