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這樣的處理工藝可每年減少向長江排放幾萬噸鹽水,且能回收約450噸98%的對氨基苯酚,年資源化價值約2000萬元。此工藝也在江蘇揚農集團成功應用,為此,江蘇揚農集團總經理說“環境治理成了揚農新的經濟增長點,不但不需要向水里扔錢,還可以通過治理從水里撈錢”,即實現了污染物全部變成資源。
案例五:2,3-酸生產廢水的治理與資源化
2,3-酸是萘酚經過反應變成2-羥基-3-萘甲酸,其生產過程中會產生有毒有機廢水, COD達3000mg/L,萘系物物的含量近1000mg/L,這是很難降解的有毒有機化合物。為此,我們開發了納米孔徑吸附樹脂進行處理,不僅可以一步實現達標排放,還可以回收96%以上的2,3-酸和2-萘酚。這項技術已成功轉讓給八家企業,國內市場覆蓋率達90%以上,取得很好的應用效果。
案例六:超級浮閥塔板技術——南京大學張志炳教授團隊
在一些醫藥行業生產廢水中,含有低濃度的醋酸丁酯、正丁醇、甲醇、乙醇、異丙醇、氯仿等有機溶劑,通過超級浮閥塔板技術有效回收其中99.5%以上的有機溶劑,回收率達到99%以上。近十年來,已累計為相關企業新增產值230億元,利稅45億元,減少向環境排放各類有毒有害化學物質約300萬噸,累計節能25萬噸左右標準煤。
案例七:工業氮氧化物尾氣資源化新工藝及裝備——南京大學張志炳教授團隊
張志炳教授團隊研發了處理NOx廢氣的MOAPTS工藝,可連續得到20%-65%的工業硝酸產品,對NOx的捕集率和資源化率分別達99%和98%以上,三年間累計創造效益45420萬元,減排NOx 32.8萬噸,累計制取100%的硝酸32.8萬噸。該技術在中石油遼陽石化、中科合成油等企業得到了很好的應用。
案例八:外循環高效厭氧技術及裝備——江蘇南大環??萍加邢薰?/strong>
江蘇泰興濟川藥業生產廢水COD濃度高達17000mg/L,水質、水量波動大,含多糖類、植物蛋白、生物堿、甙類、木質素、色素等。用UASB或IC工藝處理時,處理效率低,運行也不夠穩定。江蘇南大環保科技有限公司采用外循環高效厭氧技術,進水經過調節池、中和池、厭氧反應池就可以有效產生沼氣,產生的沼氣含量比較高,可用于發電。這個工作已取得階段性成果,目前發電設備進入安裝調試階段。
案例九:高含鹽有機廢水納濾與MVR蒸發深度處理——常州大學張琳教授團隊
常州大學張琳教授團隊采用納濾與MVR(機械蒸汽再壓縮)蒸發深度處理高含鹽有機廢水取得很好效果。它跟傳統的生化處理法、離子交換法、膜分離法、蒸發法相比都有巨大優勢。它的工藝流程為:廢水先進原料罐,去雜以后再進納濾分離系統,然后進入MVR蒸發系統,再經過固液分離裝置,就可以分離出產品鹽,有機物也可以有效回收。
目前,該技術已成功運用在常州光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廢水處理量為7.6噸/小時和20噸/小時的兩套納濾與MVR蒸發節能裝置,分別于2013年9月和2014年1月投入了運行,廢水處理成本由傳統多效蒸發的150元/噸降為35元/噸,運行至今節能效果非常顯著,廢水中COD濃度可降到小于500mg/L,滿足接管標準。另外,該技術也成功應用在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運用獨特的雙效MVR技術對酒精溶液進行蒸發回收,每小時6噸酒精蒸發量,冷卻結晶分離醋酸鈉,處理成本約為24元/噸,而多效蒸發約150元/噸,單效蒸發約為300元/噸,處理一噸酒精溶液相對多效節支約126元/噸,相對單效蒸發節支約276元/噸。
案例十:垃圾焚燒發電廠垃圾滲濾液處理及零排放技術案例——蘇州蘇凈環保工程有限公司
垃圾焚燒發電廠垃圾滲濾液處理一直是個難題,這種廢水污染物成份復雜多變、水質變化大、有機污染物濃度高(COD濃度高)、氨氮濃度高、重金屬離子與鹽份含量高、滲濾液水量波動較大、垃圾滲濾液中的微生物營養元素比例失調。
蘇州蘇凈環保工程有限公司在這方面取得很好的突破,他們采用厭氧氧化+二級AO+納濾+反滲透的組合工藝,在日處理800噸生活垃圾的江蘇濱海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上取得了很好的應用效果。該項目進水中COD含量達50000-70000mg/L,Ca-2+、SS和Mg2+含量都很高,他們采用該技術處理垃圾滲濾液,70%-75%的清水回用于發電廠冷卻循環水補水,其余部分濃水用于廠區脫硫石灰乳配制和進入焚燒爐焚燒,實現了廢水“零排放”。
案例十一:低濃度廢水深度處理技術
在廢水無害化處理方面,南京大學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也做了大量工作,在低濃度廢水深度處理過程中,開發了強化生化技術、高級氧化技術、離子交換與吸附技術,特別是南京大學任洪強教授團隊發明了消減特殊污染物對微生物毒害效應新技術,實現多重循環生物強化技術的工程化應用,已在全國上百家企業推廣應用,取得了很好效果,為此,于2009年獲得了國際技術發明二等獎。任洪強教授團隊還發明了微生物增效工程技術新方法、微生物增強反應器高效新技術,成果已在全國106個廢(污)水處理、低濃度惡臭氣體凈化等重要工程中成功應用,為此,2013年獲得了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此外,江蘇南大環??萍加邢薰驹谔┡d濱江化工園區綜合廢水深度治理中采用催化臭氧氧化技術取得了成功,達到國家廢水排放一級A標準。另外,南京大學李愛民教授團隊在零價鐵-芬頓氧化技術方面有著重大發展和改進,特別是在其裝備方面有重大革新,提高了效率。該技術在江蘇淮河化工廠硝基甲苯廢水處理示范工程中取得了成功的應用,其處理效果達到了美國EPA工業廢水排放急性生物毒性標準 (急性毒性0.3TUa)。
對于環境治理,不僅要有高效的技術,還需有先進的管理措施。只有將高效的技術與高水平的環境管理相結合,才能實現環境污染物質的有效去除?,F在全國都在搞智慧工業園區建設,要統籌好安全管理、環保、生產和經濟,才能實現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
本文根據張全興院士在大院大所論壇宜興專場的發言整理
編輯:洪翩翩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