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曝氣生物濾池進水懸浮固體不宜大于60mg/L。
3曝氣生物濾池池體高度宜為5m~7m,濾料層高度宜為2.5m~4.5m。
4曝氣生物濾池的反沖洗供氣和曝氣充氧系統宜分別設置。曝氣裝置可采用單孔膜空氣擴散器或穿孔管曝氣器。曝氣器可設在承托層或濾料層中。曝氣充氧系統的氣水比不宜小于2。
5曝氣生物濾池的濾料應具有機械強度高、不宜磨損、空隙率高、比表面積大、化學穩定性好、生物附著性強、質輕和不易堵塞的性質,宜選用球形輕質多孔陶粒或塑料球形顆粒,濾料承托層宜選擇機械強度高和化學穩定性好的材料。
6曝氣生物濾池的反沖洗宜采用氣水聯合反沖洗。反沖洗空氣強度宜為10L/(㎡˙s)~15L/(㎡˙s);反沖洗水強度宜為5L/(㎡˙s)~8L/(㎡˙s)。沖洗時間宜為8min~12min。
7曝氣生物濾池宜設置自動控制系統。反沖洗周期可定時和根據濾料層阻力控制。
8曝氣生物濾池并聯運行組數不宜少于2組,當一組反沖洗時,其他濾池的過流量應滿足進水水量的要求。
9曝氣生物濾池反沖洗排水不宜直接排放。
4.5.12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1序批式活性污泥反應池數量不宜少于2組。
2序批式活性污泥反應池的有效容積可按下式計算:
3序批式活性污泥工藝的主要設計參數宜根據試驗或類似廢水運行數據確定。用于脫氮時,反應池容積應滿足按有機負荷和總氮負荷計算的結果。
4序批式活性污泥工藝各工序的時間宜符合下列規定:
1)進水時間可按下式計算:
4)排水時間tD宜為1.0h~1.5h。
5)一個周期所需時間可按下式計算:
5反應池宜采用矩形池,水深宜為4.0~6.0m;間歇進水時反應池長度和寬度之比宜為1∶1~2∶1,連續進水時宜為2.5∶1~4∶1。
6連續進水時,反應池的進水應設導流裝置。
7反應池應在潷水結束水位處設置固定式事故排水裝置。
8反應池應采用防止浮渣流出設施的潷水器及清除浮渣的裝置。
9序批式活性污泥工藝的運行宜采用程序控制。
4.5.13膜生物反應器
1處理化工污水的膜生物反應器宜選擇孔徑分布均勻,非對稱、耐污染和易清洗的改性聚乙烯、聚砜膜。對于含油污水,宜選擇聚偏氟乙烯膜。
2當膜池與生物反應池分開設置時,膜池的間數不宜少于2間。
3膜的設計通量宜通過試驗確定,計算總通量時應扣除水反洗、在線化學反洗和化學清洗時不產水部分模塊的通量,并宜有10%~20%的余量。
4一體式膜生物反應器宜選用膜孔徑為0.1μm~0.4μm的外壓式微濾膜組件,分置式膜生物反應器宜選用管式超濾膜組件。
5一體式膜生物反應器設計宜符合下列規定:
1)膜的工作水通量宜大于10L/(㎡?h);
2)污泥濃度宜為5g[MLSS]/L~12g[MLSS]/L;
3)污泥停留時間宜為15d~60d。
Ⅳ曝氣系統
4.5.14污水需氧量應根據填料參數進行計算。沒有相關參數時宜按下列公式計算:
4.5.16采用鼓風曝氣裝置時,應按下式將標準狀態下污水需氧量,換算為標準狀態下的供氣量:
4.5.17懸掛式填料宜采用鼓風式穿孔曝氣管、中孔曝氣器,懸浮填料宜采用穿孔曝氣管、中孔曝氣器、射流曝氣器、螺旋曝氣器。
4.5.18工業廢水處理站可選擇羅茨鼓風機。
4.5.19鼓風曝氣宜采用主管和支管相結合的曝氣管路系統,池底主管宜采用環形、一字型、十字形、王字型等,根據曝氣系統的大小,支管宜采用一點、兩點或多點進氣入主管。一字型、十字形、王字型等主管端口應封閉。
4.5.20采用穿孔管曝氣時,每根穿孔管的水平長度不宜大于5m;水平誤差每根不宜大于±2mm,全池不宜大于±3mm,且應有調節氣量和方便維修的設施。
4.5.21曝氣設備和鼓風機的選擇以及鼓風機房的設計應參照《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50014的有關規定。
4.6廢氣處理
4.6.1廢氣處理應符合下列規定:
1電子工業廢水處理系統應采用有毒有害廢氣散發量少的廢水處理工藝和設備,并應采用有效的措施對廢水處理過程中所產生的有毒有害廢氣進行必要的處置,廢氣污染物的排放濃度和排放速率均應符合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的要求。
2電子工業廢水處理系統廢氣處置工藝應根據處理要求、場地情況、技術經濟等因素綜合比較確定。通常可采用的方法有廢氣洗滌工藝、吸附以及生物過濾工藝等。對排放要求高的場合宜采用多種處理工藝組合。
3電子工業廢水處理系統廢氣處理裝置收集的廢氣量按經常散發有毒有害氣體的構筑物和設備的風量計算。廢氣風量應按下列公式計算:
4廢氣處理裝置需處置的構筑物或設備排放的廢氣量宜根據構筑物或設備的種類、散發廢氣的水面面積、封閉程度以及封閉空間體積等因素綜合確定。如無實測數據可按下列要求確定: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