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統籌考慮水資源稅和南水北調終端水價,按照“科學測算、合理分擔、逐年化解”的原則,河北省分步出臺南水北調終端水價,為用水戶接納新的水價留出緩沖期。
自2016年7月1日試點正式啟動以來,河北省已累計征收水資源稅7.16億元,較2015年同期水資源費增收1倍。
綠色金融是“十三五”深化金融體制改革的重要方向“綠色金融”首次被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規劃和生態文明建設綱領性文件,由理念上升為國家戰略。
黨中央、國務院形成發展綠色金融的廣泛共識,以多種形式向社會各界闡述發展綠色金融的重要性,謀劃綠色金融發展新篇章;積極構建綠色金融政策體系,搭建起全球首個以政府為主導的綠色金融政策框架;多部門聯動,逐步建立綠色金融規則,出臺相關配套政策和措施,加快推進綠色金融政策落地。
《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首次明確建立我國綠色金融體系的頂層設計;“十三五”規劃綱要將發展綠色金融作為落實綠色發展理念的重要舉措,明確提出要“建立綠色金融體系,發展綠色信貸、綠色債券,設立綠色發展基金”。
可以說,綠色金融已經成為“十三五”時期深化金融體制改革的重要方向。2016年9月4日至5日,G20(二十國集團)峰會在中國杭州召開,中國首次將綠色金融議題引入二十國集團(G20)議程,成立綠色金融研究小組,形成首份《G20綠色金融綜合報告》,進一步明確了發展綠色金融的目的、范圍以及面臨的挑戰,為各國發展綠色金融提供了政策參考,為全球經濟向綠色低碳轉型提供了新的發展思路和創新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綠色金融的學術成果呈現指數型增長,綠色金融的研究涉及領域和學科日益寬泛。
此外,綠色金融市場實踐日益活躍。我國綠色債券市場規模不斷擴大,綠色債券發行品種也日益豐富,已經覆蓋了金融債、公司債、中期票據、資產支持證券、熊貓債、非公開定向債務融資工具等多種產品類型。
截至2016年底,我國債券市場上的貼標綠色債券發行規模達2052.31億元,包括33個發行主體發行的金融債、公司債、中期票據、國際機構債和資產支持證券等各類債券53只,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綠色債券發行市場。
第三方治理頂層設計逐步完善,各部委積極推動PPP應用發展
進一步完善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頂層設計為指導和推動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相關工作,在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后,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意見》(國辦發〔2014〕69號),2016年12月3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環境保護部、住房城鄉建設部等四部委發布了《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合同(示范文本)》(以下簡稱《合同(示范文本)》),包括建設運營和委托運營兩種模式。其中,前者包含“建設運營權”等十二章內容以及“技術協議書”等附件,后者包含十三款內容。
根據《合同(示范文本)》,在建設運營期內,乙方(環境服務公司)擁有“有權投資、設計、建設、運營、維護、管理環保設施,并擁有其所有權”等四項權利;甲方(排污企業)有權自行或授權第三方對乙方的設計、投資、融資、建設、運營、維護和拆除環保設施的任何過程和結果進行監管,并明確監管實施方和范圍。
《合同(示范文本)》還明確,在整個建設運營期內,乙方應自行承擔費用和風險,負責環保設施的運營、維護和管理;甲方則有義務支持乙方為確保環保設施良好運行所作的努力。
目前,雖然我國高度重視第三方治理,但我國第三方治理尚處于市場發展的初期階段。因此,《合同(示范文本)》可以為有關單位和企業推進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相關工作提供參考,有效化解排污企業與第三方治理企業無參考合同范本的問題。這也標志著我國第三方治理朝著正規化、法制化管理邁出堅實的一步。
圖 財政部PPP示范項目落地的行業分布
國家繼續推進第三方治理試點2015年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財政部、住建部、環境保護部確定在北京市、河北省、江蘇省、浙江省、江西省、湖北省、湖南省、貴州省和大連市、寧波市等10省(市)17個單位開展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試點示范工作。
為積極推動試點示范任務落實,2016年8月22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環資司下發《關于開展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試點檢查評估的通知》,決定結合第三方治理試點地區(單位)的自查報告,對試點任務完成情況、重大項目建設情況、體制機制創新完善情況等進行全面評估,從而達到總結試點成功經驗、管理制度和有效模式,發現試點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推進試點工作順利進行等目的。
地方積極開展第三方治理探索繼2014年和2015年多個地方政府制定公布了本地區第三方治理指導實施意見后,廣西、海南、云南、廣東、內蒙古等地本年度也頒布實施了第三方治理相關政策。至此,全國已有1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頒布了指導第三方治理推行的文件。
特別是,河北省在2015年發布《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實施意見》的基礎上,印發了《河北省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管理辦法》,提出“在重點行業、領域、企業有序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建立排污者負責、第三方治理、政府監管、社會監督的創新機制,完善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制度體系,加快節能環保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發展”,進一步明確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實施、監管、服務保障和鼓勵措施。
污水處理、垃圾處理等領域PPP模式推廣應用力度加大財政部于2016年10月12日發布《關于在公共服務領域深入推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工作的通知》(財金〔2016〕90號),首先提出應根據行業特點和成熟度,在中央財政給予支持的公共服務領域,探索開展兩個“強制”試點。
編輯:程彩云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