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降低系統運行水位,恢復截流倍數
污水管道運行水位不高于設計充滿度,最大充滿度不超過0.9。雨水、合流制提升泵站運行水位原則上不高于進水管管頂。無截流干管的合流制系統應增加截流干管,其截流倍數應滿足《室外排水設計規范》要求;有截流系統的合流制,恢復原設計的截流倍數。雨水管道不得作為合流管道或者污水管道使用。
高水位運行弊病很多,運行單位有共識。是否能夠把運行水位降下來,也是檢驗管道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過排水口改造、排水管道建設和完善、排水管道及檢查井各類缺陷修復、地下水入滲治理、雨污混接改造、排水設施管理強化等一整套措施,實現“一箭數雕”:
(1) 消除旱天污水直排、削減雨天溢流;
(2) 降低地下水入滲和混接、提高系統排水能力;
(3) 提高污水處理廠進廠濃度,提升污水處理效益;
(4) 減少污水外滲,減少對土壤和地下水污染;
(5) 減少道路塌陷誘因,提高城市安全。
四、《指南》的技術路線
排水口、管道及檢查井治理內容很多,調查和治理的工作量也很大,所以就需要抓核心、抓關鍵點、抓重點。
技術路線應該有四條路徑:
(1)查排水口旱天有無污水(包括雨水排水口的污染水)
重點檢查和治理直排污水:通過旱天直排調查,確定和實施各類排水口的治理、污水收集處理對策。
(2)查排水口雨天有無溢流污染
重點檢查和治理污水混接:通過對排水口雨天溢流污染的調查,制定管道及檢查井缺陷(包括混接)的檢查(調查)、調蓄和就地處理及強化維護的具體措施,治理排水口、控制合流溢流污染、防止倒灌;
(3)查污水處理廠進水量
重點檢查和治理雨水混接和河水倒灌:結合地下水位情況和排水管道缺陷(包括混接)調查,解決污水外滲和地下水入滲、倒灌問題;
(4)查污水處理廠進水濃度
重點檢查和治理地下水入滲、雨水混接和河水倒灌:對于進水濃度異常偏低的,就要采取措施解決排水口倒灌、管道及檢查井的地下水入滲問題。
上述技術路線歸納起來就是:從排水口表象入手,找原因;從管道及檢查井問題癥結為切入點,采取有針對性措施;以旱天污水不直排、雨天少溢流,污水處理廠進水水量穩中有升、進水水質濃度明顯提升為評判標準,理清了以排水口、管道及檢查井治理為重點的黑臭水體整治頭緒。
五、《指南》的技術對策
技術指南可以用“一個核心,七大措施,多項目標”來概括。即以“控源截污”為核心,通過“查、改、修、分、蓄、凈、管”等措施,解決“關鍵在排口,核心在管網”的問題。
“工欲解黑臭,必先治管道”點出了黑臭水體治理的前提和關鍵。“查、改、修、分、蓄、凈、管”七項措施相輔相成,為黑臭水體整治關鍵和核心問題的解決提供了具體手段和方法。
【查】
技術指南第二章“排水口調查與治理”以查有無旱天污水直排、雨天有無溢流污染問題為導向,在細化排水口類別和問題描述的基礎上,說明了排水口的調查方法、程序。
技術指南第三章“排水管道及檢查井檢測與評估”以查清排水管道、檢查井缺陷(地下水等外來水入滲)和雨污混接問題為重點,在介紹管道及檢查井缺陷檢查、評估方法和等級確定原則的基礎上,在國內首次給出了地下水入滲量、雨污混接和污水外滲調查的方法。
查清問題是制定和實施對策的基礎和前提,兩章內容體現了以問題為導向的原則。
1. 排水口調查
(1)排水口分類
污水口一共分為三類:
第一類:分流制排水口(4種)
分流制污水直排排水口:向水體直接排放污水的排水口,直接導致水體污染。
分流制雨水直排排水口:因非直接接入污水和在降雨初期排放的雨水水質較差,會給水體帶來一定程度的污染。
分流制雨污混接雨水直排排水口:因雨水排水管道存在混接污水、非直接接入污水,故旱天會向水體排污,同時也存在初期雨水污染。
分流制雨污混接截流溢流排水口:針對雨污混接,在雨水排水口實施了截流措施的排水口,其存在溢流污染與水體水倒灌的問題。
第二類:合流制排水口(2種)
合流制直排排水口:沒有截流干管的合流制排水口,其類似于分流制中雨污混接雨水直排排水口,但污水所占比重更大。
合流制截流溢流排水口:合流制排水體制中,在合流管渠末端設置截流措施的排水口,存在溢流污染與水體水倒灌的問題。
第三類:其它排水口(3種)
泵站排水口:通過泵站提升、進行集中排水的排水口,包括分流制雨水泵站、合流制提升泵站和截流泵站。其存在嚴重的溢流污染問題,是需要治理的重點。
沿河居民排水口:沿河居住的居民因污水管道敷設條件差,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水體的“排水口”,是受納水體黑臭的主要原因。
設施應急排水口:污水泵站、合流泵站和污水處理廠設置的應急排水口。
(2)排水口調查
排水口調查的目的是摸清排水口的類型、污水來源和存在的具體問題,掌握排水口排放和溢流的水量與水質特征,為制定治理措施提供第一手資料。
2. 管道調查
(1)檢測與評估目的:摸清排水口上游管道及檢查井缺陷類別、外來水種類、水量大小、評估缺陷等級和雨污混接情況,為管道及檢查井缺陷修復和雨污混接治理提供重要依據。
(2)檢測范圍與方法:檢測范圍的重點是存在問題排水口上游排水管道和檢查井。檢測由排水口開始,由下游至上游,先干管后支管,應盡可能涵蓋排水口服務范圍內所有排水管道和檢查井。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