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偷拍视频,天天射天天添,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三区麻豆AV网站,成人综合国产乱在线

首頁 > 新聞 > 正文

內蒙古自治區對外公開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整改方案(附方案及整改清單)

時間:2017-05-03 15:47

來源:環保部

評論(

3.嚴格落實“黨政同責”和“一崗雙責”。堅持各級黨委、政府對本行政區域內環境質量負總責,將大氣、水、土壤等環境質量“只能變好、不能變壞”作為環保責任的紅線,縣級以上地方各級政府要每年向本級人大或人大常委會報告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按照“管發展必須管環保,管生產必須管環?!钡囊?,進一步完善環保統一監管與相關部門各司其職的管理體制,嚴格落實自治區《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環境保護工作職責》,抓緊制定配套考核辦法,將生態環境保護責任細化落實到相關部門,形成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密切配合的環境保護工作合力。

4.強化考核評價和責任終身追究。完善生態文明考核評價制度和評價體系,加大生態環境保護考核權重,強化指標約束,實行“一票否決”制,形成更加鮮明的環保工作導向。健全問責機制,對違背科學發展要求、造成資源環境生態嚴重破壞的要終身追責;對不顧資源和生態環境盲目決策、造成嚴重后果的,嚴肅追究有關人員的領導責任;對履職不力、監管不嚴、失職瀆職的,依法依紀追究有關人員的監管責任。

5.進一步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地方各級政府逐年擴大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專項資金規模,不斷提高重點污染治理項目的政策支持和補貼比例。結合環境保護費稅改革,將各級環境監測監察執法運行經費和能力建設資金納入財政預算予以保障。加快組建內蒙古環投公司、運行環保基金,放大財政資金杠桿效應,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生態環保建設。推進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和服務,制定出臺自治區環保產業發展指導意見,加快推動環保產業發展。

(二)加快推進產業轉型升級步伐

1.優化產業結構。圍繞建設國家重要清潔能源基地、新型化工基地、有色金屬生產加工基地、綠色農畜產品生產加工基地、新興產業基地和國內外知名旅游目的地,堅持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融合發展,嚴控高耗能、高排放行業新增產能,加快淘汰過剩產能,到2020年鋼鐵、煤炭分別淘汰346萬噸、5414萬噸。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著力打造先進裝備制造、新材料、生物、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新能源、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集群,培育成為新的支柱產業。到2020年,單位GDP能耗、水耗分別較“十二五”降低14%、25%,污染物新增排放量大幅下降。

2.調整能源結構。實施煤炭消費減量替代工程,有序推進煤改氣、煤改電等,在居民采暖、工農業生產、交通運輸等領域推進電能替代。推動成品油質量升級,2017年1月1日起全面供應符合國Ⅴ標準的車用汽油、柴油。圍繞“氣化內蒙古”戰略目標,統籌利用天然氣、煤制氣等多種氣源,完善天然氣管網建設,擴大天然氣使用范圍和規模,提高民用天然氣消費比重,到2017年城市用氣普及率達到85%。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提高風電、太陽能發電、分布式光伏電站、抽水蓄能、生物質發電等新能源在能源結構中的比例。

3.強化源頭管控。充分發揮戰略和規劃環評對區域生產力布局的指導和規范作用,加快推進自治區和各盟市“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戰略環評,以及重點流域、行業、工業園區規劃環評,自治區級以上工業園區規劃環評執行率達到100%。建立環評審批與區域環境質量聯動機制,以環境容量、環境質量和水資源承載能力定布局、定產業、定項目,從源頭預防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完善建設項目環評審批制度,強化項目環評與規劃環評聯動,對不符合城鄉規劃、行業準入標準、環保要求的項目,不得辦理規劃選址、用水、用地、節能、環保、安全生產等手續?!笆濉逼陂g,呼倫貝爾市、興安盟、錫林郭勒盟除列入國家規劃的項目外,不再布局建設煤化工項目。

4.清理違規項目。對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意見指出的違法違規項目建設問題,逐項列明細、拉清單、明措施、排時限,堅決整治到位。對違規審批、用地、用水和超標排放等問題進行專項整治,凡屬于化解產能過剩的煤炭、鋼鐵、電解鋁等項目立即停產停建,由盟市按照國家和自治區關于化解產能過剩的政策限期解決;違反環保法律法規的建設項目按照國辦發〔2014〕56號文件規定全部清理整頓到位。

(三)繼續組織實施好重大生態修復工程

1.加強草原保護建設。嚴格執行基本草原保護、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輪牧制度,加快落實新一輪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繼續推進草原生態保護工程,進一步擴大退牧還草工程實施范圍。組織開展草原生態破壞專項整治行動,全面清理整頓非法占用、破壞草原行為。對未經草原管理部門審核審批、違法使用草原的嚴格依法查處,符合移送司法機關條件的及時移送;違規發放草原臨時作業許可證的,依法依規予以撤銷,2017年底前全面完成清理整頓任務,力爭到2020年草原退化沙化趨勢得到有效控制。

2.加強森林保護建設?!笆濉崩^續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三北”防護林等重點工程,擴大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工程建設規模,每年完成林業生態建設面積1000萬畝。創新產權模式,完善天然林保護制度,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采伐,將天然林資源保護范圍擴大到全區,對毀林開地行為依法進行責任追究。開展國土綠化行動,引導各方面資金投入植樹造林,繼續開展公路、城鎮、村屯、礦區園區、黃河兩岸、大青山前坡等重點區域綠化。

3.加強沙地沙漠治理。落實全區防沙治沙規劃,實施京津風沙源治理二期等防沙治沙重點工程,推進科爾沁等沙地治理,開展沙漠鎖邊防護林體系建設,建立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控制沙漠化擴展,逐步恢復沙地林草植被。到2020年,全區40%以上的可治理沙地得到初步治理。

4.加強水土流失和濕地生態綜合治理。繼續實施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東北黑土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黃土高原淤地壩建設、重點小流域綜合治理等國家水土保持重點治理工程,實現水土保持區生態環境良性循環。實施湖泊濕地保護、退耕還濕等工程,編制實施濕地保護名錄和濕地保護規劃,完善濕地生態監測體系和保護管理體系。到2020年,全區30%以上的重要濕地得到有效保護,濕地面積不低于9000萬畝,湖泊濕地面積萎縮趨勢有效遏制,鄂爾多斯遺鷗自然保護區等重點濕地生態功能逐步恢復。

5.加強礦山環境治理恢復。嚴格執行礦產資源開發環境準入條件,加強礦產資源開發全過程生態環境保護的監督管理,實現“邊開采、邊治理、邊恢復”。全面開展露采、滅火工程和煤矸石自燃治理,加強采礦廢棄地復墾利用,加大以采空區、沉陷區、露天剝離坑等為重點的礦山生態環境修復治理力度。到2020年新增礦山地質環境治理面積300平方公里,生產礦山的分期治理到期驗收率達到100%,新建大中型礦山基本達到綠色礦山標準,綠色礦山格局基本形成。

1234567...24

編輯:趙凡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sf85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水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