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檢測。推廣新生兒遺傳性耳聾、唐氏綜合征等遺傳性疾病基因篩查,加快建設河南省基因檢測技術應用推廣示范中心,推動基因檢測在疾病篩查和診斷領域廣泛應用,帶動基因檢測服務和試劑生產等相關產業加快發展。
干細胞治療。積極發展細胞治療技術,建設干細胞庫,開展干細胞存儲、免疫細胞治療和干細胞藥物研發,推動干細胞臨床移植和治療應用。依托鄭大一附院國家干細胞臨床研究機構,加快建設河南省干細胞庫與干細胞再生醫學工程產業化基地。
精準醫療。推動精準醫學中心、基因與疾病數據庫和數據處理平臺建設,運用基因技術開展精準醫療和個體化用藥,提高治療有效性和安全性。加快精準治療藥物和分子檢測技術產品產業化,提升重大疾病精準防診治和臨床決策能力。
生物育種。利用基因工程、細胞工程等生物育種技術開展動植物育種、保種,擴大農作物基因測序、雜交育種規模,加快形成小麥、玉米、花生、牛、豬、雞等大宗農畜品種的育繁推一體化規模和市場優勢,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現代生物種業集團。
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配合單位:省衛生計生委、農業廳、工業和信息化委、科技廳、商務廳。
8.數字創意。突出發展動漫游戲、數字內容、創新設計,到2020年,產業規模達到1000億元。
動漫游戲。重點發展手機動漫、網絡游戲、應用動漫及衍生品,推動虛擬現實等新興數字顯示技術、動漫生產與集成制作技術研究及應用,加快國家動漫產業發展基地(河南基地)、鄭州動漫產業基地等園區建設,推動產業集群化發展。
數字內容。加快發展數字出版、網絡視聽、移動多媒體等視聽新媒體,推進傳統媒體和文化藝術產品數字化改造,培育壯大大象融媒、大河網、中原出版傳媒等一批龍頭企業,在有聲讀物、數字音樂、網絡文學、網絡視頻、在線演出等領域形成一批數字內容精品和品牌。
創新設計。大力發展廣告創意制作、影視制作、工業設計服務、建筑設計服務等創新設計,推動創新設計與企業戰略、品牌深度融合。重點加快鄭州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園、鄭州華強文化科技產業基地、國家知識產權創意產業試點園區、國家863中部軟件園、中原國家廣告產業園等一批重大項目建設,推動鄭州成為國內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創新設計產業基地。
牽頭單位:省文化改革發展辦;配合單位:省文化廳、科技廳、工業和信息化委、工商局、新聞出版廣電局。
三、保障措施
(一)加快重大項目建設。
按照儲備一批、簽約一批、開工一批、投產一批、達產一批的推進思路,建立總投資規模超1萬億的新興產業集群項目庫,實行動態調整,滾動實施。將新興產業集群發展重大項目納入省重點項目管理范圍,開辟項目審批“綠色”通道,優先配置土地、環境容量、寬帶網絡等要素資源,加強配套能力建設,推動項目盡快投產達效。
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委、科技廳、商務廳、通信管理局。
(二)完善園區配套功能。
推動各地優化產業布局,重點依托產業集聚區規劃發展新興制造業產業園區,依托服務業“兩區”(商務中心區、特色商業區)和專業園區規劃發展新興服務業產業園區,并在用地指標、土地出讓價格等方面傾斜支持,促進人才、資金、技術等高端創新要素在園區集聚。支持園區結合產業發展特點和需求,建設一批技術創新、創業孵化、綜合服務、人才培訓、檢驗檢測、倉儲物流等公共服務平臺,提供低成本、一站式、全方位服務,提升集群發展支撐承載能力。
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國土資源廳、環保廳、住房城鄉建設廳。
(三)提升自主創新能力。
圍繞10+8新興產業集群發展重點方向,支持以骨干企業為主體,聯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建一批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和產業創新中心、產業技術研究院等新型研發機構。支持骨干企業建設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工程(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制造業創新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等高水平創新平臺。符合新興產業集群發展方向的創新平臺享受省支持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相關優惠政策,對新獲批的國家級技術創新平臺省財政按規定給予獎勵。將10+8新興產業納入省重大科技專項支持范圍,推動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產品和品牌。
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委、科技廳、財政廳。
(四)培育壯大企業群體。
實施創新龍頭企業培育工程,重點支持智能終端、智能制造裝備、新能源汽車及智能汽車、智能電力裝備、節能環保裝備等領域整機制造企業,建設高層次創新平臺,承擔重大科技專項,參與研究制定技術創新規劃、政策和標準,提升產業輻射和帶動能力。實施中小企業提速發展工程,重點支持電子核心基礎部件、智能傳感器等領域中小企業開展專業化分工協作,落實國家和省相關扶持政策,促進向“專精特優”發展。實施平臺型企業培育工程,重點支持跨境電子商務及網絡零售、航空及冷鏈物流、服務外包、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領域平臺型企業擴大應用市場,加大創業投資、研發設計、技術標準等方面支持力度,迅速做大產業規模。
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委、商務廳、科技廳。
(五)著力擴大開放合作。
大力開展集群招商和產業鏈招商,對引進帶動性強、投資規模大、業態模式新的重大項目,采取“一事一議”方式給予支持。積極引進國內外知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業在我省設立或共建研發機構。對引進落戶的兩院院士、“千人計劃”專家等高層次人才及其團隊,省給予不低于1000萬元的創業資金支持;對引進世界一流水平的創新創業團隊,可給予最高1億元資助。對引進的國內外優秀人才嚴格落實國家和省有關支持政策。
責任單位:省商務廳、科技廳、財政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
(六)強化財政金融支持。
省戰略新興產業投資基金和現代服務業產業投資基金,優先支持新興產業集群重大項目建設和骨干企業發展。積極爭取中央預算內專項資金、中小企業發展基金、新興產業專項資金、科技專項資金等中央資金支持新興產業集群發展。拓寬新興產業融資渠道,支持開展私募股權融資、私募債券融資和股權質押融資,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在新三板掛牌和在境內外上市、發行企業債券。引導金融機構采取科技擔保、知識產權質押、金融租賃、綠色金融等新型融資模式支持新興產業集群發展。
編輯:張偉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