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堅持創新驅動,突破重點領域。
以高新技術為先導,以創新為驅動力,大力發展產業鏈中的核心技術、前沿技術和公共技術。發揮貴港市人才、資本、技術和綜合配套優勢,推動組織管理、公共服務平臺、區域合作機制等方面的積極創新,力爭在產業組織協調、核心關鍵技術、產業發展投融資、服務模式、公共服務平臺、區域合作機制等關鍵領域取得突破。
(四)堅持產業延伸,打造循環經濟。
圍繞園區特色產業,以骨干企業為核心,以產業鏈為抓手,聚集上下游企業,在能源供應、原材料供給、廢水廢渣處理等方面積極打造園區循環經濟產業鏈,建立符合貴港經濟發展的循環產業園區體系。
通過優化產業布局,強化政策引導、規范市場動作、激發市場潛能,努力實現全市節能環保產業產品由低端為主向中高端轉變,企業經營由以單一產品為主向重點領域一體化綜合經營轉變,園區發展由企業簡單聚集向集群創新轉變,產業由傳統制造業為主轉向先進制造業與節能和環保服務業互動并進轉變。重點發展以一批輻射帶動效果顯著、市場競爭力強的龍頭企業為核心、中小企業配套發展的特色產業鏈,形成涵蓋裝備制造、技術、產品和服務的節能環保產業體系,一批產業關鍵共性技術取得突破,產學研一體化創新日臻完善,一批具有“專精特新”優勢的特色企業初步形成,行業整體水平顯著提升。
節能環保產業具體發展目標如下:
(一)產業規模得到擴大。
到“十三五”期末,力爭我市節能環保產業產值突破300億元,其中高效節能和清潔能源產業產值230億元;先進環保產業產值20億元;資源循環利用產業產值45億元;節能環保服務業營業收入5億元。在節能產業、環保產業、資源循環利用產業和節能環保服務業領域培育一批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節能環保企業集群,大力引領我市節能環保服務業發展。
(二)創新能力有所增強。
通過建立產學研技術創新聯盟,企業自主創新、產學研聯合、先進技術消化吸收和二次創新,培育一批具有核心技術研發能力和自主知識產權的節能環保企業,增強重點領域技術創新能力,組建一批自治區級以上節能環保產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企業技術中心。
(三)加強園區規劃,打造產業重點集聚區。
按照“一區多園”和片區優勢,逐步優化空間布局,建設節能環保產業園區。到2020年,重點構建以新能源汽車、新型電動車、制糖、造紙、環保建材、城市固廢等節能環保產品制造和循環經濟為核心的節能環保產業集聚區,同時引進發展水、氣、固廢等環保領域技術咨詢和治理等節能環保產品制造與商務服務區。
(四)產業園區建設向生態化方向發展。
到2020年,全市有2個自治區級園區按國家生態工業園標準體系完成生態園區建設,自治區級園區全部啟動生態化、循環化改造,構建起一批主導產業鏈型的(節能環保)生態產業園區,貴港國家生態工業(制糖)示范園區將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引領全市產業園進行生態化、循環化改造。
(五)構建節能環保服務業產業體系。
到2020年,培育和發展生態環境修復、環境風險與損害評價、排污權交易、節能審計、合同能源管理等新興節能環保服務業。生物質能源、電子廢棄物回收利用、新型材料、節能環保產品認證得到大力發展。重點培育發展5家具有區域性核心服務能力的節能環保檢測評估、規劃設計、工程咨詢、技術服務、展示交易等專業服務機構,生態環境監測及互聯網+、PPP模式、合同能源管理等得到推廣應用。
根據貴港市目前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現狀與貴港市“十三五”社會經濟發展規劃,重點將貴港市產業園區、貴港國家生態工業(制糖)示范園區、覃塘區產業園區、桂平市產業園區等打造成貴港市重要的節能環保產業集聚區。
貴港市產業園區粵桂(貴港)熱電循環經濟產業園:依托貴糖搬遷技改,以加快園區載體建設為主線,促進產業結構的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以華電貴港電廠熱電聯產、實行集中供熱為基礎,以制糖漿紙產業為核心全面發展循環經濟,延長和拓寬園區產業鏈,完善產業發展配套體系,將園區建設成為廣西重要的熱電聯產能源環保基地、制糖漿紙產業基地;通過建立較為完善的技術創新體系,引進先進技術,采用先進生產方式將園區打造成為產城融合集生產、生態、生活于一體的全國聞名的熱電聯產綠色循環經濟生態工業示范園區。
貴港市產業園區石卡園:以廣西華奧新能源汽車制造項目為核心,加快推進園區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發展和延伸,打造以新能源汽車為核心的節能環保裝備產業集群,力爭早日建成廣西第二個汽車(新能源)生產基地。推進西江重工項目加快建設,加快發展LNG船舶等節能環保型船舶。支持華潤水泥等龍頭企業,延伸產業鏈,完善石灰石—水泥—新型建材產業鏈;加強資源綜合利用,發展水泥窯協同處理垃圾技術,推動余熱余壓綜合利用。
貴港市產業園區江南工業園:以貴港皮革城為核心,圍繞建立皮革城封閉循環產業鏈,實現制革、紡織行業廢水、廢渣再循環利用為目標,推進皮革城制革、紡織廢水廢渣技術裝備再升級再發展。
貴港國家生態工業(制糖)示范園區:加快布局新能源電動車項目,同時配套引起新能源電動車零部件生產企業,構建貴港市新能源電動車節能環保裝備制造聚集區,將貴港國家生態工業(制糖)示范園區打造成為中國-東盟電動車生產基地。
覃塘區產業園區:林產品加工區依托貴港理昂生物質發電項目,利用農林廢棄物等生物質資源和園區木材加工企業生產過程的邊角料進行綜合利用,發展生物質焚燒發電項目;同時利用余熱系統為周邊的木材加工企業進行集中供熱,逐步取消小鍋爐,大力發展綠色循環經濟。加快推進甘化園區建設,把甘化園區打造成為集生產、研發、電子交易、物流儲運為一體的生物發酵、生物提取、精細化工產業集群,實現企業清潔生產和循環經濟技術示范。
編輯:程彩云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