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蘇伊士在華運營的危廢處理廠以強勁的增長速度“遍地開花”,包括正在運營的上海化工區的升達廢料處理有限公司、南通危廢處理廠以及計劃明后年投產的江蘇啟東、常州及泰興危廢轉能項目。其獨有的處置模式及專業化、高標準的流程化管理運營模式讓同行難以企及。
基于工業危廢產生量大且具有腐蝕性和毒性,不易長時間、遠距離的運輸的特性,蘇伊士聯合當地政府建廠,進行本地化運營管理,獨創“化工工業園區危廢處置”模式。
以上海化學工業區升達廢料處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化工區升達”)為例。“化工區升達”是由上海化工區發展有限公司、蘇伊士、新創建共同投資組建,一期投資5.75億元,于2006年正式投產兩套大型危廢焚燒處理線,年處理能力達6萬噸。
“隨著化工區及周邊危廢種類增多,現有的2條線滿足不了處置需求。公司又投資3.5億元,再建第三條危廢處置焚燒線,處置能力擴大1倍,三條線年處理能力共計12萬噸,成為亞洲最大的危廢處置工廠。”蘇伊士亞洲固廢資源管理業務總裁郭恩堂(Antoine Grange)向參觀嘉賓介紹。
上海化學工業區升達廢料處理有限公司三線投產
上海化學工業區升達廢料處理廠
就整個處置流程來說,從最初分類篩選、運輸收集、抽取檢驗、預處理到后期焚燒、煙氣尾氣處理等環節,蘇伊士管轄下的危廢處理廠建立高標準的程序化管理。焚燒之后煙氣不僅達標排放,而且安裝有自動監控設備,并將數據實時傳送到中控室,該數據同時也被上海市環保局在線24小時不間斷的進行監測。確保二惡英等有害物排放標準遠低國標,達到了歐盟0.1ngTEQ/m3最嚴格排放標準。
上海升達廢料污染物實時披露
長久之戰:瞄準工業園區綠色循環經濟
2016年8月,國家發改委環資司公布了《循環發展引領計劃》(征求意見稿),《計劃》提出目標:到2020年,我國資源循環利用產業產值達到3萬億元,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到73%,75%的國家級園區和50%的省級園區開展循環化改造,促進企業間、園區內、產業間耦合共生。
“為實現循環經濟,化工區升達在處置危廢過程中所產生的熱量將全部被回收利用,用于生產蒸汽輸送給園區內的企業使用。”蘇伊士固廢資源管理亞洲區焚燒業務執行董事古山(Francois Jenny)介紹,此舉充分實現回收熱能產生蒸汽的過程,避免能源形式轉換過程中的損耗,使得廢棄物資源利用最大化,可降低園區對化石燃料的消耗和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據測算,第三條處理線所產生的蒸汽能源每年可減少4萬噸標準煤的消耗量。
同時,蘇伊士通過對上海化工區內的污水進行深度處理和膜技術生產高純度的脫鹽水,再次回供給園區內的工業企業用于生產使用。。鄧瑞安認為,蘇伊士集團在上海化工區打造的閉環的循環經濟模式,應該能夠在中國其他經濟開發區進行復制。
今年3月2日,蘇伊士集團又為其在泰興市經濟開發區新建的危廢處置工廠舉行了奠基儀式,該廠亦具備每年3萬噸的危廢處理能力。南通及泰興兩廠均設有能源回收裝置,用以生產蒸汽并回供給周邊工業企業使用。
如果說水務是蘇伊士集團入華的“敲門磚”,那么現在涌現出一批批可復制的危廢轉能項目并由水務和固廢衍生出綠色循環經濟產業園區,不僅成為蘇伊士在華新的業務增長點,也推動中國綠色、低碳、環保循環經濟產業園區和生態示范園區的“落地”。
編輯:程彩云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