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偷拍视频,天天射天天添,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三区麻豆AV网站,成人综合国产乱在线

首頁 > 新聞 > 正文

國務院要求抓緊完成《項目環保管理條例(修訂)》(取消竣工環保驗收許可,環評內容和要求融入排污許可證)

時間:2017-03-22 11:15

來源:國務院 環保部

評論(

(六)規范行政行為,加強政府自身建設需要制定、修訂的行政法規。(3件)

1.為了貫徹實施統計法,進一步規范統計行為,制定統計法實施條例(統計局起草)。

2.為了貫徹實施預算法,進一步增強預算管理的規范性和可操作性,完善預算管理制度,修訂預算法實施條例(財政部起草)。

3.為了規范國家土地督察工作,強化對地方人民政府土地利用和土地管理情況的監督檢查,制定國家土地督察條例(國土資源部起草)。

對于有關部門正在研究但未列入立法計劃的項目,由有關部門繼續研究論證。

為了配合外交大局,為國際合作與交流提供法治保障,開展有關國際條約審核工作(法制辦會同有關部門)。

此外,配合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繼續審議民法總則、證券法(修訂)、測繪法(修訂)、中小企業促進法(修訂)、核安全法、水污染防治法(修訂)、電子商務法等法律案,配合初次審議行政監察法(修訂)、農民專業合作社法(修訂)、土壤污染防治法、國際刑事司法協助法、基本醫療衛生法等法律案,做好相關工作(法制辦會同有關部門)。

來源:國務院

環境保護部關于《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的通知

1998年,國務院以第253號令發布實施了《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條例》的實施,對貫徹落實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和環境保護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的“三同時”制度,預防建設項目產生新的環境污染和破壞生態環境,具有重要意義。隨著行政審批體制改革的深入推進和我國環境保護形勢的日益嚴峻,環境影響評價和“三同時”制度自身出現了一些不適應,亟待完善。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簡政放權、轉變職能、強化事中事后監管的要求,根據《環境保護法》《環境影響評價法》等法律法規,環境保護部對《條例》進行修改,起草了《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為廣泛聽取社會公眾意見,進一步提高立法質量,現將征求意見稿 及其說明予以公布,有關單位和社會各界人士可在2016年5月13日前,通過以下方式提出意見建議:

一、登錄環境保護部官方網站(網址:http://www.mep.gov.cn),查詢征求意見稿有關內容,并通過信函、電子郵件、傳真等方式提出意見。

二、通過信函方式將意見寄至:北京市西城區西直門南小街115號 環境保護部環境影響評價司(郵政編碼:100035),并請在信封上注明“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修訂草案征求意見”字樣。

三、通過電子郵件方式將意見發送至:lian.jun@mep.gov.cn

四、傳真方式:(010)66556430

附件:1. 《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

2. 《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修訂說明

環境保護部

2016年4月14日

《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立法目的】為防止、減少建設項目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適用范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的其他海域內建設對環境有影響的建設項目,適用本條例。

第三條【建設項目要求】建設項目的選址(選線)、布局和規模,應當遵守生態保護紅線的規定,符合環境質量改善目標和依法開展的相關規劃及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總體要求。

建設產生污染的建設項目,必須遵守污染物排放的國家標準和地方標準;按照排污許可證排放污染物。

第四條【“以新帶老”要求】改建、擴建項目和技術改造項目應當采取措施,治理與該項目有關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

第五條【信息公開與公眾參與】各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應當依法公開建設項目的環境管理信息。建設單位應當如實向社會公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情況,以及環境保護設施建設和運行情況,暢通參與和監督渠道,保障公眾的環境保護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接受社會監督。

第六條【建設項目環境保護基礎性工作】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應當按照行政審批要求規范建設項目環境保護準入條件、審批原則,建立和完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環境影響技術評估、環境監理、環境影響后評價等相關技術規范。

第二章環境影響評價

第七條【分級分類管理】根據建設項目對環境的影響程度,對建設項目的環境保護實行分級分類管理: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表,由建設單位報有審批權的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審批;建設項目環境影響登記表,報所在地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備案。

第八條【在線管理】各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應當建立建設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以下簡稱在線平臺),實現網上申請、受理、審批和監督。

各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應當在在線平臺上發布環境影響評價管理服務指南,環境影響評價服務指南應當列明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的申請材料及所需附件、受理方式、辦理流程、辦理時限、審查條件等內容。

第九條【申請和受理】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表)實行在線申請和受理,國家規定需要保密的除外。建設單位對提交的申請材料真實性、合法性和完整性負責。建設單位提交的申請材料齊全、符合法定形式的,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應當在5 日內予以受理。申請材料不齊全或者不符合有關要求的,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應當在收到申請材料之日起5 日內一次性告知需要補充的相關文件和需要調整的相關內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請材料之日起即為受理。

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應當作出不予受理的決定:

(一)選址(選線)、布局、規模不符合主體功能區規劃、生態保護紅線要求的;

1234567...8

編輯:程彩云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sf85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水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