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偷拍视频,天天射天天添,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三区麻豆AV网站,成人综合国产乱在线

首頁 > 新聞 > 正文

農業部印發《農業資源與生態環境保護工程十三五規劃》(附全文)

時間:2017-02-21 10:42

來源:第一農經、農業部發展計劃司

評論(

(六) 漁業資源及生態保護工程

——海洋牧場建設。在全國沿海11個省(市、區)建設海洋牧場53個,建設人工魚礁2600萬空方,建設海藻場和海草床10200公頃。重點建設人工魚礁、海藻場和海草床,配備船艇、海洋牧場多功能平臺等日常管護設施及監測設備。

——水生生物保護區建設。建設省級以上水生生物自然保護區或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69個。海洋16個,其中渤海1個、東海3個、南海12個;內陸水域53個,其中黑龍江流域2個,黃河流域8個,長江流域26個,珠江流域8個,其他流域9個。重點建設保護管理站(點)、標志物、管護用房、交通設施、巡護執法設施、防火設施設備、野生生物救護設施等管護設施;觀測站(監測點)、固定樣地、樣線及站位斷面等科研監測設施;展示館、宣傳車、宣傳牌等宣傳教育設施。

——珍稀瀕危水生物種保護中心建設。選擇珍稀瀕危水生生物資源天然分布區域及洄游通道、應急救護事件多發區、野生動物貿易集散地建設19個(類)瀕危物種保護中心。海洋6個,其中黃渤海2個、東海2個、南海2個;松花江流域2個、長江流域7個、黃河流域1個、淮河流域1個、珠江流域2個。重點建設救護池、運輸車船、活體運輸設備、吊裝設備、潛水設備、動物體檢設備、醫療救護器械等救護設施;馴養池、水質監測儀器設備、人工繁育實驗室及儀器、幼體養殖池、放流放生設備等馴養繁殖設施設備;地表及地下水供給及循環系統、供暖或冷卻溫度調節系統、電氣供應及保障系統、充氧機、消毒通道及設備、餌料培育池等支撐系統;水下觀測與影像、實驗室觀察鑒定、低溫保存、標本展示與保存等設備設施。

表5 漁業資源及生態保護工程建設規模表

建設內容

單位

數量

海洋牧場建設

人工魚礁

萬空方

2600

海藻場/海草床

公頃

10200

水生生物保護區建設

海洋保護區

16

內陸水域保護區

53

珍稀瀕危水生物種保護中心建設

海洋

6

長江流域

7

松花江流域

2

黃河流域

1

淮河流域

1

珠江流域

2

繁殖池

平方米

15200

維生系統設備

臺套

5700

(七) 農業投入品減量化工程

在東北、黃淮海、長江中下游、華南、西南、西北等地區深入實施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覆蓋率達到90%以上,水肥一體化技術推廣面積1.5億畝。繼續實施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補貼項目、小麥“一噴三防”補貼項目,啟動綠色防控示范項目,主要農作物病蟲害生物、物理防治覆蓋率達到30%以上,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覆蓋率達到40%以上。重點推廣測土配方施肥,配套有機肥生產設施和施用機具,建設水肥一體化設施,推廣高效低風險農藥、高效現代植保機械。實施遏制動物源細菌耐藥行動,推廣高效低毒低殘留獸藥,規范抗菌藥使用,嚴厲打擊養殖環節濫用藥行為。

(八) 外來入侵生物綜合防控工程

選擇豚草、紫莖澤蘭、飛機草、水花生、水葫蘆、薇甘菊、大米草、少花蒺藜草、刺萼龍葵等重大外來有害入侵生物高發的區域,建設100個外來入侵生物綜合防控示范區,50個生物天敵繁育基地。綜合防控示范區主要建設外來入侵物種生態攔截帶,配套滅除設施、防控藥物、器械庫以及相關運輸工具,建設天敵繁育溫室(天敵原種飼養)、網室(天敵飼養)、飼料配制及儲存室以及日常管護設施和監測設備等。生物天敵繁育基地主要建設天敵繁育溫室(天敵原種飼養)、網室(天敵飼養)、儲存室以及日常管護設施和監測設備等。

表6 外來入侵生物綜合防控工程建設規模表

建設內容

單位

數量

外來入侵生物綜合防控

管控用房

平方米

57000

曬場

平方米

20000

入侵種觀測圃及苗圃

平方米

80000

隔離墻

延米

50000

溫網室

平方米

90000

監測塔

100

焚燒爐

200

滅除器具

8000

小型自動氣象站

100

數據采集與監控預警設備

100

生物天敵繁育基地

天敵繁育溫室

延米

20000

圍墻

平方米

75000

網室

平方米

30000

管護工作 

平方米

6000

小型自動氣象站

50

數據采集設備

50

監控預警設備

50

(九) 典型流域農業面源污染綜合治理工程

在洱海、洞庭湖、鄱陽湖、巢湖、太湖、三峽水庫、丹江口水庫、漢江、嘉陵江、九龍江、渭河、海河、遼河、淮河和松花江等重要敏感流域,以縣為單位,選擇50個典型流域,開展農業面源污染綜合治理工程建設,每個典型流域規模要求農田不小于2萬畝,畜禽養殖規模不小于4萬頭生豬當量。

——農田面源污染防治。建設農業廢棄物田間處理池、農用化學品包裝物田間收集池、農藥減量控害設施設備等田間設施。在5°以上、25°以下坡耕地區域,建設生物攔截帶、集水窖、導流渠(管)、灌溉管帶等徑流攔截與再利用設施;在5°以下平原水網區域,建設生態溝渠和多塘系統。

——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對于規模養殖場,可采用污水減量、厭氧發酵、糞便堆肥等單項技術,以種養結合為主體模式處理利用畜禽糞污;對于分散畜禽養殖密集區,可采用糞污集中處理模式;對于位于禁養區內、必須拆除的異地重建畜禽圈舍及配套糞污處理設施建設等予以補助。

——水產養殖污染減排。對于養殖池塘進行標準化升級改造,建設分割式養殖設施和糞便收集裝置,配置增氧設備和水質凈化設備;對于工廠化養殖,配備高效水質凈化設備、環境調控系統,改造養殖場和苗種繁育場;對于湖泊水庫網箱養殖,設置養殖廢水處理裝置,構建復合型環保網箱設施系統。

——農業廢棄物循環利用。在京津冀地區秸稈資源豐富且相對集中的縣,建設秸稈青黃貯飼料生產和秸稈成型燃料生產設施,配套實施秸稈機械化還田。以縣為單元,優選東北、華北、西北等重點區域地膜覆蓋大縣,建設廢舊地膜回收站點、回收網絡和加工廠。

——區域面源污水凈化。以村域為單元,建設面源污水收集處理設施;整理、利用廢棄池塘及低澇洼地,構建多塘凈化系統,建設泵站,設置警示標志及安全護欄設施。

表7 典型流域農業面源污染綜合治理工程建設規模表

建設內容

單位

數量

農田面源污染治理

坡耕地農田徑流攔截與再利用

萬畝

20

平緩型農田氮磷凈化

萬畝

80

農業廢棄物田間處理系統

萬畝

100

農用化學品包裝物田間收集池

萬畝

100

農藥減量控害設施設備

萬畝

100

畜禽養殖污染治理

規模化畜禽養殖場糞污治理

140

分散養殖區糞污集中處理

20

標準化養殖場異地重建

40

水產養殖污染減排

池塘循環水生態健康養殖污染減排

萬畝

20

工廠化循環水養殖減排

萬平方米

20

湖泊水庫網箱養殖污染減排

萬平方米

20

農業廢棄物循環

利用

秸稈循環利用

50

廢舊地膜回收站點建設

250

廢舊地膜加工廠建設

50

區域面源污水凈化

地表徑流污水收集

50

地表徑流污水處理設施

50

(十) 農業濕地保護與修復工程

在全國主要流域,重點針對環渤海、黃河三角洲、洞庭湖、鄱陽湖、太湖、洪澤湖、巢湖、洪湖、三峽水庫、丹江口水庫、滇池、洱海、三江平原、貴州草海等農牧漁業利用強度大的濕地,建設農業濕地生態保護與修復示范區80個,保護和恢復農業濕地生態系統10萬公頃。清淤整修排灌溝渠,建設生態攔截溝,在水塘、沼澤濕地周邊陸地種植適生喬、灌、草植物立體隔離帶,在淺水區建設水生植物凈化帶,設置示范區指示牌、宣傳牌等宣傳教育設施,配備農業濕地環境質量監測等設施設備。在黑龍江流域、長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新建國家級水生生物濕地保護示范區34個。其中,黑龍江流域3個、長江流域29個、珠江流域2個。配備巡護車、船、通訊以及水質監測、生物多樣性監測等設備,建設示范區指示牌、宣傳牌以及水質凈化設施。


編輯:趙凡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sf85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水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