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是不斷強化創新驅動。貫徹落實中央“科技三會”精神,制定實施“科技創新30條”等系列政策措施,深化科技資源配置等關鍵環節改革,全省研發經費支出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22%,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提高到51.3%,綜合科技進步水平指數在全國排名第18位、比上年前進1位。著力推進蘭白科技創新改革試驗區建設,與上海張江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簽訂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合作協議,“六個一百”技術創新工程加快實施,開發新產品122個,轉化重大成果297項,培育高新技術企業88家,新認定科技創新型企業100家,蘭州新區產業孵化大廈被認定為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試驗區累計孵化企業超過1700家,蘭州科技大市場專業服務機構達到459家。加快創新平臺建設,新建3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實驗室)、1個國家企業技術中心、37家省級工程研究中心(實驗室)、17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在全國率先修訂實施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條例,全國特色型知識產權強省建設試點獲批,登記技術合同5237項、交易額達150.05億元;專利申請受理17884件、授權7318件,分別增長38.2%、20.1%;企業專利權融資11.36億元,超過“十二五”時期總和;科技成果登記1276項,同比增長55.8%。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實施隴原“雙創”五大專項行動,舉辦“雙創活動周”,新認定國家級眾創空間14家、“星創天地”33家、小微型企業創新創業示范基地4家。
五是著力增進民生福祉。始終把改善民生作為我們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著力解決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突出問題。切實保障改善民生,堅持把就業作為民生之本,設立省級創業帶動就業扶持資金和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專項資金,開展就業技能培訓、創業培訓和崗位技能提升培訓46.7萬人,發放企業穩崗補貼4.2億元、受益職工45.88萬人,轉移城鄉富余勞動力527.4萬人、創勞務收入952億元。努力解決群眾住房問題,實施棚戶區改造13.07萬戶,其中貨幣化安置7.27萬戶、安置率達到55.6%;落實公共租賃住房5.17萬套(戶),超額完成年度任務。完善社會保障制度,整合城鄉居民醫保,基本醫療保險籌資標準人均達到540元,農村居民參合率達到98.62%,基本實現省內異地就醫直接結算,退休人員養老金標準提高6.86%。不斷筑牢民生底線,城市低保標準提高10%,農村五保供養標準提高15%,實施醫療救助446萬人(次),投入救助資金4.18億元保障受災群眾基本生活。大力發展社會事業,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基本實現1500人以上有需求的行政村幼兒園全覆蓋,實施改薄學校8827所,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縣達到44個;省級職教集團達到21個,西北民族大學、甘肅中醫藥大學簽約省部(局)共建。重視衛生事業發展,133家縣級公立醫院實施綜合改革,選派省市縣三級醫院醫生到基層開展多點執業服務,全面推開健康促進模式改革,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科醫生平均達到2.4名,村醫補助提高到每人每月300元,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補助標準提高到45元。促進文化繁榮發展,深入實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人知人曉”“人信人守”工程,廣泛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和社會志愿服務活動,鼓勵創作傳播甘肅聲音的精品力作,《讀者》《敦煌研究》榮獲2016中國最美期刊稱號,由我省主導拍攝的電視連續劇《淬火成鋼》在央視一臺黃金時段展播,這在甘肅歷史上是第一次;《河西走廊》《金城蘭州》《涼州會盟》《敦煌畫派》《黃土大塬》等影視作品央視播出后在國內外產生了廣泛影響;《絲路花雨(2016版)》等一批大型舞臺精品和《又見敦煌》《敦煌盛典》等實景旅游演出深受各方贊譽。文化惠民工程加快實施,綜合性博物館市縣全覆蓋,“歷史再現”工程各類博物館、紀念館掛牌490家,新達標鄉鎮綜合文化站302個,建成“鄉村舞臺”3500個,首創數字農家書屋88個。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石羊河流域重點生態治理項目提前完成治理任務,敦煌水資源合理利用與生態保護綜合規劃項目加快實施,黑河流域近期治理成果進一步鞏固。完成營造林395.8萬畝,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000平方公里,沙化土地封禁286.6萬畝,草原禁牧1億畝。實施水資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在全國率先實行取水許可動態管理,地下水超采區治理進一步加強。實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環境質量有所改善。以中央環保督察為契機,全面排查、堅決整治環保突出問題,整改信訪舉報問題1436件、占總量的74.33%。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全面貫徹黨的民族政策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針,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民族地區經濟社會加快發展,保持了民族和睦、宗教和順的良好局面,臨夏州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示范州稱號。嚴格按照“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要求,狠抓責任落實,安全生產形勢總體平穩。全面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監管,開展省市縣政府食品安全工作考核評議。深化拓展平安甘肅建設,大力推進社會治理創新,疏導化解社會矛盾,認真辦理群眾來信來訪,社會大局保持和諧穩定。
過去的一年,我們牢固樹立“四個意識”特別是核心意識、看齊意識,扎實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突出問題導向,順應群眾期盼,深入推進作風建設,不斷強化服務意識,著力提高政府效能。大力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全面推行政務公開,完善依法行政制度體系,推進行政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法治化,努力提升政府公信力。落實省政府和政府部門向人大常委會報告工作制度,認真執行各項決議,自覺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政協的民主監督、司法監督和社會各界監督,提請省人大常委會審定地方性法規12部,制定政府規章13部,628件人大代表建議、736件政協提案全部按期辦結。加強審計監督,整改落實問題資金85.79億元;強化行政監察,立案查處各類違紀違法案件5573件,給予黨紀政紀處分6909人,移送司法機關149人,挽回經濟損失1.08億元。
各位代表!
過去一年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績,是黨中央、國務院親切關懷的結果,是省委堅強領導的結果,是省人大、省政協大力支持的結果,是全省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結果。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各族人民,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人民團體和社會各界人士,向駐甘人民解放軍、武警官兵和中央駐甘單位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所有關心支持甘肅發展的中央各部委、兄弟省區市、港澳臺同胞、海外僑胞和國際友人表示誠摯的感謝!
編輯:程彩云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