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偷拍视频,天天射天天添,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三区麻豆AV网站,成人综合国产乱在线

首頁 > 新聞 > 正文

趙笠鈞談十三五新興產業規劃:跨界鏈接造就環保新業態

時間:2017-01-11 17:05

來源:博天環境

評論(

擁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光環,節能環保產業在“十二五”經歷了高速發展,行業產值規模不斷擴大,更吸引了很多外部企業涌入。“十三五”時期的環保產業會呈現怎樣的態勢?

近期,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會長、博天環境集團董事長兼總裁趙笠鈞接受《中國環境報》采訪,解讀《“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 ,分析“十三五”環保產業發展的機遇和挑戰。

“十三五”環保產業將有哪些不同?

“十二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中,節能環保產業單獨列出,并位于第一位;在“十三五”規劃中整合在一起成為綠色低碳產業,到2020年產值規模達到10萬億元以上。

對此,趙笠鈞認為,從“十三五”對“綠色低碳產業”的表述中,可以看到國家在綠色發展道路上樹立了產業發展明晰的目標,堅定的決心和更大的布局。順應全球能源變革發展趨勢和我國產業綠色轉型發展要求,綠色低碳產業將擁有更廣泛的內涵,讓綠色低碳從供給側的管控,延伸到更廣泛的消費端,推動全社會步入更為低碳環保的綠色生活。

實現兩萬億元目標挑戰有多大?

《規劃》提出,要加快發展先進環保產業,到2020年,產值規模力爭超過兩萬億元。其實,“先進環保產業”的提法不是第一次出現,《“十二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中也使用了同樣的概念,但是此次的內容更加細化。

趙笠鈞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過去幾年,環保產業保持著20%左右的增長率,讓社會各界對產業未來都擁有非常大的信心,讓環保成為了中國經濟中的“先進”。“先進環保”的概念,主要意味著技術先進與服務先進。這要求整個產業既要注重技術研發的創新驅動,也要在具體的服務中想得更遠,帶來更綜合、更有價值的環境供應,這也是一個有希望的產業應該具備的表現。

現階段,中國的環境服務擁有很大的市場空間,并正在不斷釋放更多的環保需求。在2016年,國家多個部委也相繼出臺了大量政策,積極扶持環保產業的發展,營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因此,環保產業的產值增長,我相信并不缺乏動力與機遇,未來20年,中國一定會誕生世界上最偉大的環保企業。

但作為一個年輕的產業,發展過程中同樣面臨著許多挑戰。在環保成為熱門的時候,更需要構建一個更健康的行業生態,一個更公平的市場環境,讓所有環境企業,無論規模大小,無論背景如何,憑著更優質的服務,更高的管理效率,更先進的技術水平,都能夠獲得充分的成長。

政策支持從何處著力?

根據《規劃》,要開展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試點和環境綜合治理托管服務試點,在城鎮污水垃圾處理、工業園區污染集中處理等重點領域深入探索第三方治理模式。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首席環境政策專家駱建華在接受采訪時說:“此前有觀點認為,這一模式推廣有困難。實際上,困難的根本在于企業能否改變觀念,注重治理的專業化。”

他表示,目前,環境污染治理存在的最大問題是企業舍不得投資,不少企業守法意識不強。要解決這一問題,一是加強執法監管和違法處罰,二是實行治理模式的改變,推行專業規范的第三方治理。“一旦打開工業污染治理市場大門,第三方治理能夠得到推廣,行業產值將增長得更快。”

對此,趙笠鈞表示,環保作為具有公益性的產業,政府需要以更精準的政策扶持產業發展。

趙笠鈞指出,當前,隨著環保項目單體規模越來越大,最值得重視的就是綠色金融體系的構建。一方面,要加強對項目綠色屬性的認證規范,完善對企業的強制性環境信息披露制度,提高“綠色門檻”,保證資金高效利用。

另一方面,要推出更多綠色金融優惠政策的執行細則,加大政府貼息力度,切實解決環保企業“融資難”問題,促進綠色金融在環保領域發揮更積極的引導作用。

中國環保機械行業協會秘書長、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部際聯席會專家委員會委員王亦寧認為,可將環保治理產品納入政府采購,在財政、稅收等方面支持先進環保產業的發展。

據他透露,“十二五”期間,財政部曾想通過補貼先進環保裝備以提高先進環保裝備的市場占有率,但隨后經過多部委會簽后沒有了下文。

今年國務院發文再提“擴大政府采購范圍”,王亦寧認為,這將是對國內頂尖環保技術裝備企業的利好。“因為目前政府部門是采購進口環保設備的大頭,未來將會像公車采購一樣一律用國產設備。”而《規劃》中提到的,定期更新《國家鼓勵發展的重大環保技術裝備目錄》,將可能作為今后政府采購的指導目錄。

“在‘十三五’的發展中,環保產業也將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環保行業也需要更多的跨界鏈接,以全新的產業形態擁抱未來。未來,環保產業將承載越來越多的期望,也需要越來越大的合力來推動。每個人對更高品質生活的追求,就是推動供給側改革、倒逼產業轉型升級、促進環境改善的最大動力。”趙笠鈞說。

(摘編自中國環境報)

編輯:李姝樂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sf85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水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