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萬科股權之爭繼續發酵,中國商業世界風云震蕩。“英雄”王石的尷尬,汽車之家秦致的出局,都像一根刺般扎痛所有的企業家。大資本時代已兇猛而來,萬科的這一役只怕兇多吉少。不管你是“情懷派”,還是“資本派”,戰爭之余,也許我們更應該思考的是:大資本時代,越來越多的環境企業將面臨或正在與資本“聯姻”,環境企業家該如何掌舵,才能“雇傭”資本?環境企業家該如何做,才能使企業“永不出局”?
企業家的核心定義:創新、格局
著名政治經濟學家熊彼得在《經濟發展理論》一書中定義了企業家一詞,“企業家不是一個階層,而是一種創新的狀態。當你創新的時候,你才是企業家。一旦停止創新,就不是企業家了。”
▲著名政治經濟學家 熊彼得
當過學者,做過政府官員的E20環境平臺首席合伙人傅濤對“企業家”的認知很深刻,他把企業家形象地比喻為“主公”。他說,主公之所以成為主公,不在于地盤大小,在于領頭人的格局。企業家注定是領頭人,除了有格局,還要信念堅定、目標遠大。同時,他非常認同“創新”對企業家的意義。
▲E20首席合伙人 傅濤
2016年6月29—30日,在北京友誼賓館舉辦的“2016(第十屆)環境產業創業創新論壇”上,傅濤提到已有十六年發展歷史的E20環境平臺在不斷創新中摸索前行。他回顧了E20環境平臺在改善政企界面、共創環境商道、促進產融結合、重構新供給等方面,踐行使命所作出的創新選擇。同時,面對環境領域的巨變,創新性地提出了將與細分領域領跑的投資運營商攜手,打造貫穿環境基礎設施各領域的“藍色產品系列品牌”,包含藍色靜脈產業園、藍色垃圾焚燒、藍色供水、藍色污水處理、藍色污泥處理處置、藍色危廢處理處置、藍色餐廚垃圾處理和藍色土壤修復。
企業家的核心能力:生態組合、創新力
2014年,全球共享經濟的市場規模達到150億美金。到2025年,這一數字將達到3350億美金,年復合增長率達到36%。共享經濟時代,單打獨斗的英雄終將謝幕,生態組合將成主流。企業家的職能就是要把一切有利于企業發展的要素組合起來,并且在這種不斷的組合中挖掘“實現新組合”,讓企業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布局下一輪創新。
▲E20高級合伙人 薛濤
E20高級合伙人薛濤在“2016(第十屆)環境產業創業創新論壇”上,提到了作為環境產業縱深服務的生態平臺的E20環境平臺,為環境企業家提供“生態組合”的責任。他指出,E20環境平臺采用“三員一體”的系統,來達成生態化的會員服務目標。首先是標識,將一家企業的核心競爭梳理出來,在行業擅長的子領域找出來,這是E20為會員提供的第一個價值。其次是連接,和政府連接,和資本方連接,和其他會員連接。通過這樣的連接,通過政策解讀,通過我們對它的標識,通過對戰略輔導和梳理,以及和資本方對接的幫助,希望在E20舉辦的沙龍、論壇上,在E20會員系統里面形成會員與資本方,會員與會員之間,會員與行業生態之間的關系,最終達到幫助企業達到“生態組合”的目標。
企業家“永不出局”的奧秘:持續創新,勇于共創
華為總裁任正非曾說:“華為已感到前途茫茫、找不到方向。華為已前進在迷航中。”這不是駭人聽聞,而是現實。
熊彼得認為,企業家是經濟發展的源動力。因為一個或者少數幾個企業家的出現,促使其他更多企業家的出現,于是又可促使更多的企業家以不斷增加的數目出現,從而帶來經濟的繁榮。但繁榮之后就是衰退,這一輪創新紅利吸收完了,就衰退了,進入均衡狀態。?
所以,對企業家來說,“永不出局”的奧秘就在于持續創新。在環境企業面對國際化、互聯網化、金融化、生態化、數據化沖擊的今天,當你發現市場變化的時候,那是別人已經創新了。
▲E20高級合伙人/CFO 彭錦根
E20環境平臺高級合伙人/CFO彭錦根在“2016(第十屆)環境產業創業創新論壇”上,向各位參會嘉賓展現了E20生態·共創平臺群的創新構想,并邀請環境產業優秀企業家、資本方、互聯網等跨界牛人、牛團隊、牛機構與E20環境平臺一起共創,一起玩!
基于環境產業痛點,跨界整合互聯網、資本方資源的七大生態平臺群:新一代伙伴式智慧平臺、產融超級解碼器、國際環保技術超級孵化器、環境云服務平臺、環境資產維護維保服務平臺、陽光、高效B2B交易平臺、移動互聯工作協同平臺,從生態資本戰略咨詢、金融體系、環境技術轉移、DT時代大數據架構、環境集采等層面向大家展示了環境領域跨界攜手創新的未來前景。
環境企業家的實踐:唯有“創新”才有出路
同時,在E20舉辦的“2016(第十屆)環境產業創業創新論壇”上,近30家環保企業以路演的形式講述了“創新”對環境企業的重要性。上海復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湧說:“2014—2015年,復振進行了二次創業,停止原先挺滋潤的業務模式,創新性地重新定位,要做農民的天使,主攻三大核心技術——農業與土壤、立體化清潔、資源循環應用。”
▲上海復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陳湧
綠創聲學董事局主席姜鵬明則表示,2004年10月,他創新性地發起設立綠創聲股份公司,2009年創立中國第一個聲學工程設計研究院。2016年,他又創新性地帶領綠創聲學“走出去”,成功并購IAC這家噪聲控制領域的全球市場領導者。
▲綠創聲學董事局主席姜鵬明
北京清新環境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監事會主席王月淼也肯定了“創新“帶給清新環境的發展。她指出正是因為清新環境技術創新的基因才使得清新環境能夠在短短幾年里得到這么快速的成長。
▲北京清新環境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監事會主席 王月淼
喬布斯曾說“領袖和跟風者的區別就在于創新”。作為一個領袖級企業家,只要你站在創新前沿,那就意味著你永遠都會停留在牌桌上,壞牌雖有時,但終歸會等到好牌。
編輯:陳丹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