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城市污水處理廠排放標準提標思路相同的畜禽養殖行業污染物排放標準在征求意見后,被環保部領導決定擱置了。同一思路的印染行業排放標準怎樣定思路?怎樣編下去?還在過程中。但治污等不得國標,最給力的還是地標。嚴重污染區,水質超標區,只要想貫徹環境質量為核心的主導方針,只須瞄準影響環境質量的重點控制單元、重點污染行業,以削減最大量污染物為目標,排放提標與總量控制相結合,實現環境質量改善,就可以走地方法規標準這條路。山東省抓畜禽養殖糞便處理利用和紹興市抓印染行業的行動,就很有啟示。
一、突出重點
一個區域影響環境質量的污染源很多,必須突出重點,力求排污量削減的環境效益最大化。山東省全省畜禽牧業總產值2500億元,居全國第一。豬、牛、羊、家禽總存欄合計9490萬個標準豬單位,每平方公里土地負荷604.7個標準豬單位,是全國平均水平的6.4倍。同樣,一個紹興市,有印染企業336家,占全國印染產能38.4%。按照環評三條鐵線的目標,這一省一市,各自不同的行業類型,都應實施區域性行業總量控制,以便最有效改善環境質量。特別是山東省,全省COD排放和氨氮排放總量中,來自畜禽養殖的分別占70%和38%。符合排放提標要保底線抓大頭的原則,投入確保產出,兼收環境、社會、經濟效益。
二、源頭控制
紹興市不是從尾端簡單的提高排放口濃度控制指標,二是頒布了四個地方標準:《紹興市印染行業落后產能淘汰標準》、《紹興市印染行業先進行業技術設備標準》、《紹興市印染行業綠色提標示范企業標準》、《紹興市印染企業提升環保規范要求》,從印染產業升級抓提標。山東省則按照全程控制要求,落實畜禽養殖糞污處理利用措施,把畜牧業變成生態循環大農業的重要一環,合理布局規?;B殖場,積極發展糞污利用資源化等生態循環畜牧業模式,把糞污就地無害化處理,就近肥料化利用的種養結合方式放在首位,以資源循環利用削減污染物總量。一省一市,都是在實踐綠色、低碳、循環。
三、措施得力
排放提標,最忌有指標無技術、有技術高成本,必須選擇得力措施,落實標準。山東省提出“一控、兩分、三防、兩配套、一基本”。“一控”,即改進設備,控制用水量,雅間污水產生量;“兩分”,即改造建設雨污分流,暗溝布設的污水收集輸運系統,實現雨污分離,改變水沖糞、水泡糞等濕法清糞工藝,推行干法清糞工藝,實現干濕分離;“三防”,即配套設施符合防滲、防雨、防溢流要求;“兩配套”,即養殖場配套建設儲糞場和污水儲存池;“一基本”,即糞污基本實現無害化處理,資源化利用。
紹興市則從綠色高端世界領先的目標確立了淘汰“使用偶氮燃料的印染產能出發,直接與歐盟標準對接,提出廢氣封閉收集,只要有異味整條生產線或廠房實施全封閉。
這些措施,完全拋棄了靠環境監督達標,給執法留出空間等說法,使這些說法不再能成為無達標技術,盲目提高標準的借口。
一省一市,從地方條例、地方標準入手,既符合環境質量管理總方針,又體現國務院標準化改革總方案,為建立環評、規劃、標準、許可證四位一體的環境管理體系做出貢獻,期待更多的省市出接地氣的新高招。
編輯:陳丹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