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型公司值十億,平臺型公司值百億,生態型公司值千億?!鄙5录瘓F董事長文一波有一個建設生態型公司的夢想。在2016年水業戰略論壇上,文一波感言,“雖然我比較看淡行業的現狀,但卻比較看漲行業的未來。” 他說,大家比較熟悉的互聯網行業平臺:阿里平臺、騰訊平臺等,基本上都擁有很強的生態鏈條,環保行業也可以做生態鏈條,桑德集團一直在這方面進行著探索和實踐。論壇現場,文一波從實踐出發,為與會者描繪了桑德的生態化王國。
以下為文一波現場發言整理(未經本人審閱):
現在大家比較喜歡談平臺,去年的水業戰略論壇,文一波分享的話題也是圍繞平臺。桑德一直朝著這個方向進行著實踐。
文一波認為,生態實踐需要很多要素。不僅需要核心技術、核心板塊、線下網絡、戰略投資,也要通過互聯網,通過云平臺,通過大數據等手段來做。
環保產業里有很多技術,一家企業可能就會有多種技術,很多大企業還在不斷研發新技術。這些年無論是技術和產品桑德都一直在做減法。文一波認為,企業應該做一些可以長期潛心研究的技術。過去十多年,桑德做了很多長期技術研究,文一波分享了桑德的研究成果,一些可能會連接產業的技術。
干濕分離技術,垃圾其實不需要分類。文一波首先介紹了垃圾干濕分離技術。他表示,這個技術看起來很簡單,但它的成功運用對垃圾產業來講將是顛覆,以后垃圾可能不需要分類了,垃圾處理模式將發生變化。通過垃圾干濕分離機,運用生物厭氧、氣曝等技術,直接擠壓分離,簡單可靠。
文一波認為,垃圾分類沒有任何意義,過去大家在固有思維下想問題。作為從業人員,為什么不考慮,垃圾是不是可以不分類。這個設備桑德做了七、八年的時間,現在可以產業化了,今年會在項目上逐步采用這種方式。
潔凈氣化,垃圾的未來出路。“有了垃圾分類以后,垃圾一定要回收、填埋嗎?”文一波指出,現在這些技術是上一代的技術,下一代是潔凈氣化。
有人說做熱解氣化,熱解氣化是很成熟的技術,有人把這個成熟的技術用在垃圾氣化中。實際上由于垃圾成分的特殊化,比如說雜質特別多,里面含有不同的可以氣化的有機質等,但在氣化的過程中產出的氣很不干凈。要將不干凈的氣真正做到潔凈氣化,需要將垃圾氣化成合成氣(CO、H2),用于發電、制熱。干濕垃圾分離以后,進行氣化,可以實現潔凈的氣體。
一體化組合路徑,告別焚燒發電的圈地運動。垃圾一分為二后,濕垃圾采用干式厭氧的技術,產生沼氣,盡量減少滲濾液,很多垃圾處理技術產生很多滲濾液。圍繞這個問題,桑德做了一個組合的技術,垃圾干濕分離+潔凈氣化+干式厭氧的一體化組合路徑,工藝流程更簡單,產生的價值更高。如果這路線走完以后,現在的很多工作將被顛覆。
目前,行業內熱衷做焚燒發電的圈地運動,文一波希望有一種方式取代垃圾上網發電,找到更有經濟價值的道路未來今后可以不用補貼了。
電滲透污泥高干脫水,污泥含水率能降到30%-50%。污水處理以后就有污泥,過去污泥問題往往被忽略,但污泥問題又不可回避。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桑德不斷嘗試各種技術路線。去年獲得了比較大的突破,桑德電滲透污泥高干脫水技術,使污泥在電的驅動下,含水率可以降到30%-50%。文一波指出,這使得投資成本和運營成本降低。含水率降低以后,污泥的熱值也很好,可以達到2000-2500大卡。
SMART技術,已經應用到600多個項目。為了解決農村污水問題,并大規模推廣,桑德花了十來年的時間做SMART的技術,以生物杠桿為核心,然后經過過濾和預處理,做成模塊化的工藝路線。文一波介紹,較短的時間里,在國內,桑德已經推出了600多個項目。為了配套一個區域污水處理的污泥處理,桑德還研究了移動污泥處理設置,這樣在一個縣培養一、兩個設施就可以了。海綿城市和黑臭水體是城市水環境領域的創新機會,它們有三大特點不同于傳統污水處理廠和垃圾焚燒廠的基礎設施:第一、技術非常復雜;第二、界面非常模糊;第三、績效考核很難,尤其是海綿城市。這三點是A方陣舊模式中最困惑的三個特點。
包埋技術,已經實現產業化。對于一些高濃度有機污水,氨氮出水達標是一個難題,這時候就有了包埋技術。固定化包埋硝化菌微生物載體技術,專一高效的硝化菌株,硝化效率可以達到95%-99%。過去包埋載體,細菌的選擇、植入,包括分割等,,要實現產業化會有問題,現在桑德已經實現了產業化,目前固定化包埋硝化菌微生物載體技術已經適用于城鎮污水處理、工業廢水處理、污水深度處理及再生水處理等領域。
核心板塊不斷深化,未來建立行業云平臺。桑德一直在核心技術上做精,并在水務、固廢、環衛,以及其他領域都有開發和應用。桑德的環衛板塊,已經基本成為中國最大的環衛公司,再生資源板塊也占大部分市場份額,電子廢棄物、廢手機回收等占市場份額差不多20%,更有城市工業、村鎮水務、固廢處理等桑德的傳統核心板塊。文一波表示,桑德圍繞環境大的核心板塊做覆蓋,建立生態平臺,一方面可以支持項目,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技術拓展市場。
這幾年桑德進入新能源領域,包括新能源汽車領域,文一波認為,這個領域是類環保產業的領域,或者說是比較窄的環保領域,做完以后應該是數十萬億美金,甚至幾十萬億美金級的板塊。
在鋰電池領域,桑德也做了全產業鏈布局,電芯、電池、電池回收、電池梯級利用等全產業鏈布局,未來很短時間內,這個領域的規模會超過在環保領域的規模。因為它的空間比較大,比較容易集中。
桑德在全國建立了營銷網絡,盡管不是重資產公司,但這幾年卻輕重結合,在全國布局。文一波表示,桑德已經有近300家獨立法人公司。分公司辦事處是做市場營銷的,這有利于新技術的推廣,包括一些核心公司的市場拓展。未來,桑德會有更快的發展。
桑德的互聯網實踐也比較早,做的比較寬。所有項目和所有設施都要互聯,下圖是桑德正在做的,包括再生資源交易、再生資源回收、村鎮水務、互聯網環衛,文一波表示,明年會把“環衛”兩個字去掉,從水到固廢業務板塊將來也會不斷互聯化。
現在桑德在做自己的云平臺,把所有的業務都放在云平臺,希望將來發展成為行業云,最后變成公眾云。以云平臺為基礎,會形成一個產業集群。包括應用層、支撐層、網絡層、采集層。從采集到最后應用,不是做簡單的污水處理,也不是做簡單的垃圾發電,業務模式會有很大的變化。
從今年開始,桑德的很多業務將完全是環保業務里面其他的業務,未來桑德將是中國重要的物流公司和重要的廣告公司等等。文一波表示,有了這些業務的積累,大數據挖掘和數據的進一步增值就會有很大的空間。
剛才傅濤老師的分享是關于大資本,桑德在金融控股方面也做了一系列的準備和積累。現在已經成立了一個基金,規模大約50億—100億。目前有融資租賃公司、也有商業銀行,未來打算控股一家保險公司。文一波表示,有了這些支撐,我們才能做想做的事情。
文一波表示,桑德希望在這個系統領域和大家一起合作,希望在資金、品牌、市場、人才方面為大家提供可參考的觀點,也希望為行業貢獻公司的努力。
【附】現場問答:
問:我來自北京金控數據,我們云平臺也是在打造水務行業的大數據平臺,我在想,傳統行業包括環保行業,面對的大多數客戶在選擇平臺時,具有一定的選擇性,像滴滴和快的打車,用戶主要是消費者。環保行業選的開放平臺可能是桑德、是北控、是首創。未來要打造開放平臺,桑德有什么樣的規劃,有哪些優勢?
文一波:桑德的方向也是開放的,很遺憾,做軟件的公司可能要受到沖擊,我們已經花了很多人力、物力做這方面的工作。我們做的有點像京東的模式,我們以自營為核心,總結行業經驗教訓、特點,把我們在行業里做的很多好的事情,免費跟大家分享?,F在我們提前開放的是互聯網環衛平臺,預計5月1日上線。互聯網環衛這個平臺對所有環衛從業者來講,一定是非常好的平臺,對管理和未來成本降低會有特別大幫助。我們以業務核心為基礎,全面開放核心資源。我們做什么,環衛開放以后,其他相關業務如果再開放,可能以投資的方式開放。在環衛方面我們的平臺是開放的,鋰電池云也將很快全部開放。水務方面我們還在探索。
問:我來自上海交通大學?,F在大家都比較喜歡談資本、談模式、談平臺,但是我根據自己的從業經驗,恰恰覺得,環保領域尤其是在一些特殊的領域,存在巨大的技術難題,有太多的問題需要一種新的技術來解決。您對環保領域,目前技術的儲備狀況怎么看的?是悲觀的,還是樂觀?
文一波:從目前的技術儲備來看,從產業化角度來講,我認為是比較悲觀的,為什么像我們這樣的公司會花那么大的精力做這方面的事情。過去做技術的,一個是體制的問題,比如說很多科研院所,有大量的優秀科研人員,大量的特別好的設施和技術,但是離產業化還有距離。另外一方面在做產業過程當中,我們在做一些題目時,發現沒有直接可以利用的技術。所以在目前,市政污水、工業廢水,包括固廢領域等還有很多沒有解決到令從業者和政府滿意的程度,技術上還存在很大的差距。
我認為,未來技術還有很大的突破,并不是大家認為的技術已經沒有空間了。現在最關鍵的是,技術要沉下心來做,不可能一兩年就會產生突破性的技術,一項技術可能需要3年、5年、10年,還要不斷完善,環保領域還是有很大的空間的。
編輯:李曉佳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