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偷拍视频,天天射天天添,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三区麻豆AV网站,成人综合国产乱在线

首頁 > 新聞 > 正文

【對話】文一波:新常態下,創新和顛覆要成為環保企業家的重要基因

時間:2015-03-26 15:23

來源:E20環境平臺

作者:李曉佳

評論(

編者按:隨著多樣利好,環保產業進入大時代,產業新常態開始形成。如何將萬億級環保需求轉化為市場有效需求?企業如何抓住時代機遇,站對風口,成就“大未來”? E20環境平臺特別策劃,與十數位領先企業家主題對話,探討“如何構架環境產業新常態?”。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文/李曉佳

本文為對話桑德集團董事長文一波。

E20 環境平臺:“新常態”被稱為是習式熱詞之一,受到各界的普遍關注和討論。在您看來,經濟新常態將給環境產業帶來什么樣的影響?

文一波:去年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當前經濟做出了新常態的論述,但同時也明確指出了我國環境承載能力已達到或接近上限,必須推動形成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新方式。今年,新環保法正式落地實施,強調依法治污和嚴格執法。從這一點來講,在經濟新常態下,環境保護也將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E20 環境平臺:這個新階段的特點是什么?您認為,在這個新階段產業發展將呈現怎樣的趨勢?

文一波:這個新階段主要體現了三大方面的變化:經濟增速的變化、投資的變化、消費需求的變化。

一是經濟增速的變化。經濟增速放緩,意味著能源、資源消費增速也將隨之下降,污染排放疊加將進入平臺期。在此背景下,國家加大對落后產能的淘汰力度,用嚴格環境標準的手段,控制高污染產業的發展,為環境治理創造了條件,也給環境產業發展帶來了空間。

二是投資的變化。過去,投資主要集中在基礎設施領域,在高強度大規模建設后,原有投資領域全面減速,但同時也出現了許多新的投資空間。特別是環境領域,過去是投資短板,現在成了投資熱點,比如農村環境基礎設施、城市上下水、雨水等管網、土壤環境修復、生態環境保護等等。這些領域,公共性較強,投資回報率較低,過去主要由政府承擔。但在市政公用領域,包括污水、垃圾處理,很早就推行市場化,采用特許經營模式。今后一段時期,在環境建設領域,將會更多地推行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PPP 模式。

三是消費需求的變化。隨著人均收入的提高,人們對生存環境要求越來越高,環境由過去的奢侈品變為必需品。呼吸新鮮的空氣、喝上干凈的水、吃上放心的食品,已成為社會公眾的強烈愿望。環境產品消費業已成為一種大趨勢。在這種背景下,社會公眾對環境的支付意愿顯著提升,環境產品因其稀缺性已從無價到有價、從低價到高價,從而刺激社會資本的進入,整個環境投資將明顯加大。

事實上,我認為,經濟新常態下,環境產業也將呈現一種新業態。

環保企業的業務范圍和發展方式將不斷地延伸和轉變:比如,逐步從工程設備轉向投資運營等環境業務;從項目拓展轉向企業并購;從單一產業鏈環節轉向橫向、縱向的全產業鏈,一方面,一些環保企業正逐步向多元化發展,譬如原來單一從事水務的企業,正逐步拓展固廢處理、大氣治理以及資源綜合利用、新能源等領域,形成業務范圍廣泛的平臺公司。另一方面,一些環保企業立足自身現有技術和市場基礎,

不斷強化技術創新和市場投入,形成在某一領域專、精、尖的垂直公司。

E20 環境平臺:之前,您在很多場合也曾說過,未來的環保企業只有兩類,一類是大的平臺公司,一類是垂直公司。那么桑德的目標是要成為哪一類公司?

文一波:我覺得這兩類企業,大的平臺公司不會超過十家,每個細分領域的垂直公司也不會超過十家。 未來企業需找到自身定位,或瘦身,或強壯,才可立足于行業。

我們的目標應該是前者——平臺公司。目前,桑德旗下業務已向平臺型發展。桑德水務板塊未來可建成市政污水處理、工業園區水處理、鄉鎮水務等多個平臺,固廢板塊也將形成新環衛(或稱互聯網環衛)、再生資源回收、垃圾處理、城市礦山、靜脈產業園等多個專業化平臺。

未來我們可能要打造一條有價值的環保產業生態鏈,構建一個環保產業大平臺。今年桑德也擬成立一支基金,通過投資、參股等形式,集成一些優秀的環保企業加強協作。

E20 環境平臺:在環衛市場,2014 年上半年桑德的動作很大,收獲頗豐。像中標河北邢臺寧晉縣環衛特許經營項目、湖北宜昌市西陵區環衛作業服務外包項目等等,在新環衛以及再生資源回收這一領域,您有什么心得可以和業內分享嗎?

文一波:我認為,在環衛和城市礦產資源再生方面能夠與智慧城市有很好的結合。

以前清掃垃圾是很低端,不僅勞動強度大,也很不安全。我們要做的是改變過去的環衛作業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市場化的運作方式。現在我們是用比較先進的物聯網位置信息系統,如垃圾分類,改變了過去以人工分揀為主的作業方式,采用的是廢品收購、環衛、保潔一體化,做全產業鏈的業務。不僅花錢收購可回收廢棄物,而且會通過多種激勵方式,調動居民垃圾分類積極性,用市場的運作培養人們的分類習慣。另外,我們在每一個垃圾桶上面都裝有芯片,不僅能第一時間了解哪個垃圾桶是滿的、哪個垃圾桶是空的,甚至整個垃圾收運的作業軌跡都是可視的,跟過去比應該是有了質的飛躍,我們會從一個城市做到一個區域,從這個角度講有合作的機會。

另外我們也做城市礦產再生資源,廢棄物能夠系統地到一個城市,有倉儲,進入系統,我們會把廢棄物資分類系統地連續地形成鏈條,回收加工利用,從這個角度可以跟軟件、硬件、市場拓展有合作的機會。

E20 環境平臺:一直以來,桑德給人的印象就是總能“先人一步”,從您對環衛領域的規劃我們也能感受到這一點。桑德為何能始終保持這種狀態?

文一波:一個企業的發展,一定要有它的基因在里面。桑德從1993 年創業以來,在工業廢水領域率先提出了EPC“交鑰匙”工程;1999 年推出了“中華碧水計劃”,將BOT 模式導入環保產業;2003 年桑德成功對接國內A 股市場;2006 年桑德國際在新交所上市等等。我覺得桑德做到的是不斷的顛覆自己,不斷的追求創新。未來桑德在技術、融資、商業模式這三個方面也將始終堅持不懈地進行創新。

對企業家本身來講,首先一定要會感知,要能比別人先感知到,然后做到不同于別人。要顛覆自己,還要超越自己。企業家就是要專注甚至偏執,把認準的東西堅持做下去、做好,不斷地創新,不斷地顛覆自我。有的人把做不好的原因歸咎于經濟周期、行業波動,我覺得其實是不夠用心。只要企業家的創新基因不變,企業的創新就永不會停止。像桑德,假如有一天我退休了,但企業一定要仍然有這個基因在里面。

E20 環境平臺:如果用“加法、減法、乘法和除法”來形容您對桑德二十多年來的經營,您會如何詮釋?

文一波:在桑德發展的二十多年中,的確做了一些加減乘除。

在桑德創業的前十五年,企業處于快速成長期,領域擴張,產業鏈延長,我們不斷地做加法;

從發展的第十五年到二十年這一時間段,隨著產業發展和企業成熟,桑德運用并購手段做了部分乘法;

減法是這些年一直在做的,在一些細分領域做的是減法,像過去我們在水處理設備以及垃圾處理設備方面都有三四十種,但現在基本上砍到只剩下幾種,集中起來,這樣企業的主干就更加健康了。

E20 環境平臺:您曾經表達過“45 歲想退休”的愿望,如今您雖然已經到了知天命的年紀,但卻越干越有勁兒了,是什么樣的使命和夢想給了您不斷前行的動力?

文一波:目前國家對環境保護工作的高度重視,必將對未來一段時期我國的環境產業發展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產業的發展是不斷向好的,但環保問題的倍受重視,也使社會需求倒逼產業的創新。我想我的企業能夠完全不同于別人,我不喜歡跟別人做一樣的東西,我始終要做一個別人不太可能超越或者想超越就要有競爭、有壓力的事業。

桑德就是要在環保領域做一個將來在世界上有影響力的,在各方面都有創新的,值得尊敬的企業。這些跟企業的規模大小無關,但又確實是能給產業和后人留下的一筆財富。

對話系列文章:

新時代下,如何構架環境產業的新常態?--與18位環境企業掌門人對話

【對話】李新民:新常態下,環保企業要有二次創業的心態

【對話】王灝:新常態下,如何構建環保產業的PPP模型?

【對話】余紅輝:成為世界500強環保企業,需要有一種理想

【對話】李力:“非常態”將成為環境產業“新常態”

【對話】陳良剛:環保最好的營銷是給消費者創造價值

【對話】廖偉豪:大投資、高技術門檻的項目將成為外資軍團的主攻方向

【對話】王元珞:跑贏“新常態”,企業要做先行者和引領者

【對話】喬德衛:基業長青的秘密在于品牌

【對話】張開元:為藍天碧水 有所必為有所不為

【對話】孫明華:科技研發必將成為環境領跑企業價值核心

【對話】趙雋賢:創國際環保品牌,需把握行業價值鏈發展

【對話】朱勇軍:轉型路上,企業要有前瞻性眼光

【對話】張春霖:“產業資本+ 金融資本”將是環保公司的新模式

【對話】文劍平:壯大環保企業需要解決三個“必須”

【對話】倪明亮:做環保,要站在全國的平臺上為產業創造價值

【對話】文一波:新常態下,創新和顛覆要成為環保企業家的重要基因


編輯:蔡囊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sf85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水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