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文?凱利所說:“世界上最偉大的公司沒有出現,因為格局在變。”而近兩年來一直處在變革中的環保產業又是如何的光景呢?在2015年E20俱樂部年會上,傅濤表示:我相信中國環保領域20年后最偉大的公司也還沒有出現,因為環境治理領域60%的需求還沒有被挖掘。
100%的環境治理需求需要提升
回顧20年前,全國僅有約60家城市污水處理廠。根據《全國環境統計公報(2014年)》信息,2014年年末,全國運營的城鎮污水處理設施6031座,生活垃圾處理廠(場)2277座,危險廢物集中處理(置)廠(場)859座,醫療廢物集中處理(置)廠(場)240座……全年環境污染治理投資已近萬億。環境治理投入不斷提升,治理設施大量建成,產業的規模不斷擴大,但是天空依然不藍,河道依然不清。傅濤表示,這是因為一直以來,環境產業的形成是被動的、是政府主導的,基本上是政府發個文,企業一哄而上就是市場了。所以說,目前60%的環境治理需求還沒有被市場挖掘。在被識別的市場中,20%的需求是供大于求的,20%的需求是被政府錯誤的配置而扭曲的。所以,100%的環境治理需求,都是需要政府、產業以及公眾聯合共同推進提升的。
80%的環保企業或將被淘汰
對于已被釋放的不完美的40%的環境治理需求,環保產業在過去的十年平均增長速度在15%以上。十年間,環境領域已存在3-4萬家環保企業,并且內資環保企業的市場地位在中國甚至全球的影響力大幅度提升,可以說是今非昔比。傳統環保市場的競爭也已“殺成紅海”。特別是2014年以來,“野蠻人”帶著資本進來“搶食”了,當在項目上狹路相逢,甚至業內知名的大型企業,都繞道而走了。對比中國水業年度評選2003年首屆及2014年“十大影響力”榜單,最早的“十大影響力企業”,目前仍然留在榜單內的僅有三家。雖然環保行業的春天來了,但是大部分公司生存會非常困難,因為甲方沒錢了。傅濤認為,80%以上的環保企業在五年內會終結,沒有技術含量的、沒有價值的公司將很難生存,存在必須要具有價值。
根據E20研究院所發布的《面向未來五年的環境產業戰略地圖?(2.0版)》內容顯示,五年后,環境產業將會存在270家優秀的環保企業。傅濤認為,好公司等于好的商業模式+好團隊+商業資本。環境產業的未來,將屬于這些好公司。
編輯:任萌萌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