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是世界上最聰明的東西,只要存在價值洼地,資本之水就會洶涌而來,勢不可擋。過去漠視,到現在的熱捧,環境產業已經成為資本掘金的主戰場。
在1月17日的E20俱樂部年會上,E20環境平臺高級合伙人彭錦根介紹,截至2016年1月16日,環境產業新三板掛牌公司(含生態節能環保)已有291家,A股、港股海外資本市場中,有85家企業主做環保,58家企業涉足環保領域。2014年并購已達225億元、2015年高達400億,排名前十位的PPP大單的總和,于2015年也已達3000億元之多。可見,資本已成為環境產業的關鍵詞。
環境產業大資本時代已經到來,在大資本時代,中小環境企業將何去何從?它們該如何借力資本,實現跨越式發展?下面特別整理E20環境平臺高級合伙人高宏坪等10位企業家和投融資專家現場分享各自經驗,供大家參考。
E20環境平臺高宏坪:三大工具 讓自己變得有錢、有勢、有速度
2015年的環境產業,熱鬧非凡,,越來越多的“巨鱷國企”進駐環保圈,熱得發燙的PPP,讓金融資本也按捺不住,紛紛助力跑馬圈地,出手闊綽。
資本也正在推動環境產業深刻重構。2015年環境產業最熱的詞莫過于“并購”,案例136起,涉及交易金額400億元,具有深遠影響的啟迪并購桑德環境的類似事件,在2016年還會加速。
如何借力資本,中小環境企業實現跨越式發展?高宏坪認為,主要有三點:建立資本思維、選擇資本市場、善用資本工具。
首先,建立資本思維。高宏坪認為,大資本時代,誰擁有資本思維,誰就掌握最危險的武器,就能在殘酷的競爭中獲得野蠻生長。
其次,選擇資本市場。中國資本市場,目前只有新三板實質性的解決了中小企業與資本市場建立連接的問題。新三板是中國資本市場給中小企業一次難遇難求的制度紅利、是中小企業和資本市場門檻最低的連接、是中小企業登陸資本市場最好的入口。中小環境企業借力資本,從新三板開始。
最后,善用資本工具。借力新三板,企業要擅用三大資本工具:直接融資、市值管理、并購重組,通過三個工具讓自己變的有錢、有勢、有速度。
鐵漢生態李詩剛:資本對企業的三點作用
資本市場對企業的作用之大毋庸置疑,總結一下,共有三點。
第一、下大力氣共建先進的基礎體系。基礎體系的優劣對于企業融資有非常大的影響力。在我們的主營業務里面,要原始創新、引進消化創新,組建團隊、研發平臺,打造自己獨立的技術體系。
第二、下大力氣構建融資模式。我們構建了自己的金融事業部,專門統籌融資業務。
第三、提升營利能力。我們專門構建了運營隊伍,把握精確的預期,使收益和資金流動性更好。
億利生態趙晉靈:三個方面 打造平臺型公司
我們在向E20環境平臺學習,希望把生態公司打造成一個平臺型公司,在此,有三點想與大家一起分享。
第一,跨界整合。目前,生態領域非常復雜,任何一家企業不可能全部做好,必須通過各個專業、各個領域、各個行業專家和技術,把生態系統打造好。希望億利生態能夠打造一個平臺化技術整合的技術方案平臺。
第二,市場競合。在座很多朋友說,我們是不是競爭對手,我覺得根本不存在競爭的概念,反而覺得,和大家是一種競爭合作的關系。
第三,資本融合。未來資本的概念非常強,我們跟政府談大合同的時候,基本上在百億級別,很少低于10個億,所以這就需要一個非常強大的資本,也需要一個非常強大的技術力量,和施工力量,幫助我們把大生態理念共同做好。
東方園林劉旭:遵守“江湖規矩” 找對生態圈的老大
東方園林從景觀業進入到生態,目前已經收購了一些水務公司、危廢、固廢的公司。我們不僅收資產,還收團隊、收核心管理人員。希望整合資產的過程當中,得到E20環境平臺的大力支持和指導。
環保不是你有錢就能夠進來的。不管有多少錢,都必須遵守“江湖規則”,找到這個“江湖整合生態圈”的老大。希望傅濤這個老大要當好,可以得到更多的支持和指導。
興業證券曾旭:希望和E20合作 做完整的金融鏈服務
2015年的最大收獲,就是在2014年說服了傅濤老師,將E20環境平臺推上新三板。這一年多,E20環境平臺得到了快速發展,從一個中小企業的發展成長,其實是E20環境平臺厚積薄發的過程。為什么在2015年,E20環境平臺會迸發出這么強大的生命力,我覺得這是一個偉大的商業模式在不斷迭代。
E20環境平臺登陸新三板后,未來長期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已經打開,而且還在不斷思考:不再是依靠自己,而是把平臺打造的足夠開放足夠循環,使每個企業都可以成長為這個企業中最重要的一點。這就是今天的主題:生態。
我認為,新三板是中國政府給中小企業轉型最大的制度保障,進行彎道超車。在中國,沒有一個政府可以讓一家企業在一個月內拿到股票代碼,同時也沒有一家企業說不再依靠代碼。我們平時在做市場份額、做利潤的時候,是否考慮加上資本的力量,加上一個立體的維度,把掛牌、融資、做市、研究、并購、轉板,把中小企業的一個服務周期都放在這里?
如果說過去十年是房地產的十年,那么過去十年里,誰最掙錢?不是房地產開發商而是造房人。未來十年,誰最掙錢?不是炒股的人,而是造股票的“你們”。
未來,希望和傅濤老師一起,瞄準環保領域,做完整的金融鏈服務。
招商證券朱純陽:要以抱團、融資的姿態迎接資本時代
以什么樣的姿態迎接資本時代?那就是:抱團、融資。
現場,朱純陽用兩個經典案例與大家進行了分享。
抱團案例:南方泵業在2015年,開始轉型做環保,以大概15%左右的股權收購了金山環保,是18個億。2015年底收購了一家咨詢企業;收購另外一家企業,是15個億。三家抱團做整個江浙地區的建設。當時南方泵業的市值在100億左右,未來可能會達到500億的市值。
融資案例碧水源。回顧碧水源的發展歷程可以看到,在2006年底的時候,碧水源的凈資產大概只有3個億,2009上創業板的時候,融到25個億現金,2010年底其是9個億凈資產,2014年底凈資產62個億。它要做很大的PPP,所以必須要融更多的錢做更大的事情。
中投瑞石孫景營:未來將做創投基金和并購基金
從我們投資的情況來看,環保領域我們并不陌生,目前,我們已經投了20多個項目,其中3個是環保項目。未來,我們還要繼續做幾個基金:
1、創投基金。支持初創企業環保企業能夠發展壯大,用我們投資和專業知識陪它一起走,直到在資本市場上能夠掛牌上市。
2、對有一些規模的企業,設立并購基金,支持有一定能力的企業做一個產業整合者。
作為證券公司直投子公司或者資產管理公司,我們有兩大天然優勢:
1、提供全產業鏈服務。比如投資,我們證券公司在投資銀行可以做掛牌;新三板需要做市,我們產業市場部能夠提供做市,提供一條龍服務。在二級市場上市以后還可以提供市值管理,包括提供下一步再融資,包括股權、債權全產業鏈服務。
2、利用我們的研究優勢,給投資企業提供一些管理服務,實際上在投資領域叫增值服務。我們不是簡簡單單給一點錢,而是深入企業中,去幫助企業,包括財務規范等,為其提供全方位服務。
光大資本張宗輝:在轉型的背景下 環保成為一塊新的熱土
在過去的一年里,不管是國家政策還是人的生活,大家都非常關注環保。比如,大家每天早晨起來就是打開APP看當天的空氣質量。作為新興產業,環保產業在未來也是將越來越有活力,也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和資本,進入這個產業中,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愿意與環保企業家和資本界的同行們一起,推動環保產業的發展,實現產業共贏,在生活中真正享受碧水藍天。
硅谷天堂梁增文:做環保領域的保姆和保鏢
硅谷天堂跟E20環境平臺已經正式結為戰略合作伙伴,從2016年開始會一起在環境產業領域,為不管是上市企業還是沒有上市企業,只要有融資需求,我們都有可能為大家提供服務。
這段時間特別流行供給側改革。我講過所有供給側改革必須是基于需求相應的供給側改革。
基于這樣的考量,硅谷天堂始終秉承一個理念:做實體經濟負責任的戰略股東,幫助企業發現價值、提升價值和改變價值。我相信未來在傅濤老師創建的E20平臺上,大家都希望成為生態圈的一員。作為資本方要顛覆,我們更希望做保姆和保鏢,不希望做野蠻人。
廣州城市發展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龐會武:從投資角度 要做好三件事情
我匯報三件事情:基金發展;投資角度分享對產業認識;對E20以及對環保產業一些感受或展望。
2013年,在廣州市政府作為推手的情況下,廣州產業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廣州產業投資基金管理公司是具有國資背景,是一個創型、政府投融資平臺。經過2年多的發展,目前實際上資產規模達到了600多億人民幣,資金管理規模達到800多億。如今,公司形成了城市產業發展、股權投資、風險投資、創新基金業務為主四大板塊,作為重要產業分布。
從投資角度講,我們要做好三件事情:資源、資產、資本。
這三件事情相互轉換,資源整合、資本運作、資產配置。不管對于金融企業還是對環保都是一樣的,如果能做好這三件事情,企業一定不會差。
從資產配置里面,我們目前關注四大板塊:大健康、醫療、環保、金融。其中環保是我們非常關注的業務板塊。從產業配置來說,我們本身有兩年多時間,在投資界還是一個新星,還需多學習。
三句話,談下個人認知:
第一句,掙錢比有錢重要。資本力量以產業為基礎,希望通過E20提供的機會,能夠感受到咱們在座每一位都是價值創造者,都是能夠掙錢的人,所以我們希望能夠借這次機會和E20能有更深層次的接觸,通過E20能夠與各位進行合作。
第二句,掙錢沒有影響力重要。能力本身是一個點,影響力是一個面,也就是平臺化思路。對我們來講,產業方面能力欠缺,未來有可能成立環保基金,進一步對產業資金和投融資結合,更好進行平臺化合作。
第三句,一枝紅杏難為春。一個企業做的再好,其他企業做得不好的話,這個企業也一定發展不起來。
希望借此機會,能夠和E20環境平臺建立更深層次的,更全方位的聯系,通過E20環境平臺,與環保領域中的各個企業,能夠有更多的交流和合作。
編輯:陳丹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