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網編者按 作為一座缺水城市,北京市的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為100m3,積極發展再生水,尋求更多節水途徑成為必然的選擇。2003年起,北京市開始再生水廠的建設工作,近十年以來,清河、北小河、酒仙橋等18座高品質再生水廠相繼投入運行,一定程度實現了污水向再生水的升級。目前全市的再生水年使用量超過2億立方米,預計2015年將達到年使用量10億立方米。但同時,再生水利用也面臨著多領域利用存在困難、收益率低等多重發展障礙。?
5年間,北京市共用再生水33.3億立方米,相當于1670個昆明湖
5年間,北京市污水處理實現向再生水的升級,每年超過10億立方米的污水變成再生水
5年間,全市再生水管線達到809公里,其中城區606公里、郊區203公里
北京市六環路內52條河道的水70%以上是再生水,再生水已成為工業冷卻、農業灌溉、城市雜用等用途的重要水源。同時,城區9座熱電廠全部利用再生水替代新水源,工業年利用再生水達到1.4億立方米, 大興、通州等地農田建成58萬畝再生水灌區,農業年利用再生水超過3億立方米。
據北京市水務局介紹,“十二五”期間,北京市中心城區污水處理廠將全部升級改造為再生水廠,新建污水處理廠全部按再生水廠建設,中心城區污水處理率達到98%,全市再生水利用率達到75%。
在再生水利用量上北京一直走在全國前列,利用量達到每年2億方以上。北京市政府公報中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工作的意見》,提出到2015年再生水年利用量10億立方米以上。初步預計到2015年,北京市城區內八座污水處理廠出水水質將升級改造達到地表水四類標準。
目前北京市再生水管線完善程度全國領先,主干網已經基本完成,服務于某些新用戶或者特定用戶局部的支狀管網還在完善過程中。再生水將優先用于工業、園林綠化、河湖環境,并通過河湖水網用于農業灌溉。
相關閱讀:
12月26日,碧水源公司與北京城市排水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簽訂《關于對北京京建水務投資有限公司增資擴股合作意向協議》, 根據協議,公司擬出資1億元人民幣以增資擴股方式投資北京京建水務投資有限公司,增資后公司持有其20.8%的股權,其余股權由北京排水集團持有。根據《意向協議》,主要合作范圍包括:1)在北京郊區以BT、BOT、委托運營等方式開展水務投資項目。2)北京城市排水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范圍內再生水廠的新建或改擴建工程,涉及膜工藝的項目,優先由京建水務承擔。3)利用北京城市排水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和本公司的資源優勢在全國范圍內承接水務項目。4)向全國范圍內采用膜工藝的再生水廠提供膜技術服務。
編輯:羅宇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