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后引發的城市內澇及造成的生命財產損失,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及思考。我們的城市是否能夠承受暴雨帶來的災害?如何緩解?7月7日,在“2012(第六屆)水業高級技術論壇”市政污水技術深度論壇上,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三所副總工程師李萍以城市排澇與雨洪控制的探索為主題發表精彩演講。
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三所副總工程師李萍主題發言
首先,李萍首先介紹了城市排雨、城市排澇、城市防洪的概念區別,同時指出防洪、排水、排澇三者的關系是緊密相連的,是城市發展的安全保障,是城市的命脈,缺一不可。然后她介紹了我國城市排澇的現狀,目前我國出臺了城市防洪規劃規范、城市防洪工程設計規范、城市排水工程規劃規范、室外排水設計規范,國家排澇規劃、設計規范和標準還未制定,部分省市依據當地的情況自行制定了排澇標準。
雨洪控制是減輕城市汛期防洪壓力、緩解缺水局面的措施、保證城市安全運行的重要措施。雨洪管理包括城市防洪排澇、降雨徑流面源污染源控制、雨水資源化的利用。李萍表示,應該從新的角度和更高層次進行系統的研究,建立科學的雨洪控制體系,使城市范圍內的雨洪徑流可以采取污染控制、錯峰排水、雨洪利用減輕洪澇災害,有利于城市水資源的節流,可以更好的改善水環境和生態環境。
李萍利用水力模型探討了城市排澇問題,她指出,目前國內在雨水系統規劃及設計階段的產匯流計算,依據現行規范采用推理公式法計算雨水系統設計流量,并有與之配套的降雨和設計流量計算方法。而歐美國家目前在進行雨水管道水力計算的過程中,利用計算機輔助模擬,采用非恒定非均勻流計算方法進行計算,對排水管渠的水力狀況的描述更為細致。
最后,李萍強調,解決城市排澇采取的措施應該是綜合的,需結合雨洪控制和管理,既要考慮到“排”還要考慮到”用”,合理的采用雨洪控制的滲、排、蓄、用等措施。
編輯:楊瑞雪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