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環保部組織編制的《環境服務業“十二五”規劃(征求意見稿)》和《環保服務業試點工作方案》發布,環境服務業作為推動環保產業發展的重要板塊,其市場化發展的大幕逐漸拉開。但是,行業內多家大型環保企業在向綜合環境服務商或環境解決方案提供商積極轉型的過程中,道路似乎并不平坦,特別是在資金籌措方面。
12月26日,圍繞“構建支撐環境服務業發展的投融資模式”話題,由中國水網組織舉辦的第四十三期環境戰略沙龍在中國水網如期舉行。
中國水網第四十三期環境戰略沙龍與會現場
沙龍由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總編輯傅濤主持,環保部科技標準司副處長張化天、通用咨詢投資顧問公司董事薛濤、大岳咨詢總經理金永祥、博天環境公司董事長趙笠鈞、北控水務集團財務總監于立國、青云創投人民幣基金合伙人張朝輝、君聯資本投資副總裁薛龍、建信股權投資基金總經理袁圣堯、國信招標高級經理常仁潔、博信資本劉暉、華夏銀行總行公司業務部高級經理劉渺、中信證券公用事業及環保行業資深分析師王海旭等20余位環保部領導、環保企業及金融業高管出席會議。
面對環境服務業相關的宏觀政策環境,傅濤認為,目前我國環境服務領域逐漸拓寬,“國務院下發的《關于加強環境保護重點工作的意見》強化了環保力度,提高了服務標準,其約束性減排指標的發布,即將形成效果性指標,由此可見,我國環保要求正在全面提升。”除此以外,傅濤還介紹道,公共服務的均等化促使環境服務范圍擴大;經濟轉型促使戰略性新興產業升溫;財稅體制改革為環境服務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條件。
環保部科技標準司副處長張化天在發言中指出,隨著環保產業在戰略性新興產業中地位的確立,環保產業正在不斷發展且日趨成熟,以及它在推動生態文明發展進程中的所發揮的作用勢必會逐漸壯大。張化天介紹了科技標準司對環境服務業所主要開展的三方面工作,第一,2011年環保部發布了針對促進環境服務業發展指導意見;第二,開展環境服務業的試點工作;第三,擬成立政策性的產業基金,但是在初始操作過程中并非如預期一般順利,因此需要與業界共同商討,以便切實地推動環保產業發展,這也是此次沙龍召開的原因之一。
那么,面對環境服務業試點的機遇,環保企業如何利用其突破投融資體系的束縛?面對項目融資問題,如何在建立制成項目融資的金融服務體系?私募股權投資如何借助上述機遇與優秀企業主體共贏?資本市場如何響應合同環境服務的商業模式創新?如何在產業投資基金上獲得設保等政策性資金的進入?針對上述問題,與會嘉賓進行了熱烈詳實的討論,并給予多重堅決方案,勢必對環境服務業發展的投融資模式以及政策帶來新的思考與推動。
欲知詳情,敬請關注“構建支撐環境服務業發展的投融資模式”相關專題。
編輯:吳妍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