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偷拍视频,天天射天天添,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三区麻豆AV网站,成人综合国产乱在线

首頁 > 新聞 > 正文

建立長效機制解決流域污染治理問題

時間:2012-10-17 11:05

來源:中國水網

作者:羅宇

評論(

今年5月,《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2011-2015年)》正式發布,預計,“十二五”期間國家將會投入5000億,用以對污染較嚴重流域的水質改善和較好水質流域的保護。而作為改善我國的地表水體狀況的重點項目,“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工程”已經進入十大節能減排重點工程行列。在國家節能減排的大背景下,“十二五”將會是我國流域污染治理的重點時期。目前,幾大重點流域紛紛采取措施進行污染治理。 

遼河流域正著力組織實施400多個治污工程項目,欲在今年底徹底摘掉遼河流域戴了16年之久的“重污染”帽子。 

湟水流域采取“重點治污、截污納管、生態建設和整治采砂”的四項重點治理模式,以達到湟水河流域治污的目的。 

湘江流域“十二五”期間將完成項目856個、總投資505億元,用以治理重金屬。 

雖然各類治污項目逐個上馬開工,但流域污染的防治是一場“持久戰”,不能只關注資金投入的數額與開展項目的數量,回顧我國以往的流域治理案例,如果不綜合考慮治理技術、方法、理念,一味照搬國外模式,不僅會造成資金的浪費,更會陷入治理后就污染的怪圈。 

完善體制解決跨行政區治理 

流域是河流的干流和支流所流過的整個區域的概念,各個流域段是完整統一的,不能單獨割裂考慮。流域的污染治理也是一樣,我國一條河流會流經多個行政區域,跨行政區域的流域污染治理會涉及到資源環境有效配置、地區經濟可持續發展、上下游地方政府與人民利益的多方面問題。 

我國行政區域的劃分不會因流域治理的問題而改變,在這種情況下,設立跨行政區的環保機構似乎是一個比較有效的方法,但受制度所限此機制并未完全推行,目前,行政區之間的合作是治理流域污染的主要手段。下一階段,建立“國家對水資源實行流域管理與行政區域管理相結合的管理體制”或將成為重點。 

流域治理新模式合同環境服務 

合同環境服務是《環境服務業"十二五"發展規劃》重要組成部分,規劃中擬在環保領域引入合同環境服務概念,初步計劃選定部分試點,在土壤、河流、生態修復等多方面進行合同環境服務。合同環境服務比合同能源管理更具備優勢,環保企業一般與地方政府直接簽約,或者是在政府的擔保下與排污企業簽約,所以回收風險相對較小。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環保產業尚處于初級階段,合同環境服務能否在流域治理領取取得較好的效果還有待驗證。環境保護部污染防治司司長趙華林曾表示鼓勵服務模式的創新。“合同環境服務模式是一種很好的想法,但其能否行得通,則需要實踐證明。如果行得通,則會支持推廣。”趙華林說。 

城鄉統籌杜絕面源污染 

城鄉二元結構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普遍存在的現象,流域污染也是如此。農業面源污染目前已成為我國水體破壞的一大誘因,2010年,環保部副部長張力軍就曾指出:農業源污染物排放對水環境的影響較大,農業源是總氮、總磷排放的主要來源,分別占排放總量的57.2%和67.4%。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農業集約化程度提高,帶來了農藥、化肥使用量的增加以及畜禽糞便、秸稈等農業廢物的增加。 

與工業點源污染相比,面源污染范圍更廣,不確定性更大,成分、過程更復雜,更難以控制。政策上要大力推廣有機農業,并限制合成化學肥料、農藥的使用量;法規上要制定化肥、農藥的質量標準,實現農業面源污染的源頭控制;管理上推行農田最佳養分管理,減輕農田的污染負荷。等等手段多管齊下減輕農村面源對流域的污染負荷。 

流域治理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急功近利只會事倍功半,有關部門與單位更應該全局考慮、多方位統籌治理流域污染。 

 

編輯:羅宇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sf85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水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