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經過一定處理后,可以作為燃料進行發電,實現污泥資源化的目標,但燃燒熱值不高的問題會阻礙污泥發電技術的推廣應用。污泥低溫碳化技術,可有效降低污泥的含水率,并且對污泥中能源物質損耗較少,對污泥焚燒或其他處置手段大有裨益。
在“2012(第四屆)上海水業熱點論壇”上,太原正陽環境工程有限公司技術總監楊金凱對污泥低溫碳化技術進行了詳細介紹。
太原正陽環境工程有限公司技術總監楊金凱
楊金凱介紹,所謂污泥碳化,就是通過給污泥加溫、加壓,使生化污泥中的細胞裂解,強制將其中的水分釋放出來,同時又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污泥中碳質的過程,1996我國年開始研究污泥碳化技術,2010年以后逐漸實現產業化;污泥低溫碳化技術是采用300℃以下的低溫,10MPa以下的中壓,使污泥中的細胞裂解,之后進行脫水處理,最終通過風干再進一步降低含水率,若采用自然風干含水率可降低到10%以下。
“污泥低溫碳化是一種低成本污泥處理技術”,楊金凱表示此項技術的低成本表現在兩方面:第一,投資成本低,技術簡單、工藝流程短,而且換熱器,反應釜,柱塞泵等設備我國已擁有成熟技術;第二,運行成本低,回收連續運行中的熱量,工藝過程中水分不蒸發,熱量利用率高且損失小。
晉中污泥低溫碳化工程已于去年8月投入運行,楊金凱介紹,此工程污泥經處理后變為碳化物,烘干后含水率達到30%以下,熱值達到12.16MJ/kg,較其他工藝,綜合投資與運行成本,實現了經濟化的目標。
編輯:成楊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