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地對污泥的處理處置以及管理設施不盡相同,但最終的目的都是使污泥減量。污泥土地利用和陸地填埋是大多數國家污泥處置的兩種最主要方法,從世界范圍的發展趨勢來看,土地填埋越來越受到限制,比例也越來越少。但是,污泥的處理處置同時也需要考慮環境、經濟、社會等各方面的因素而制訂相應的目標,并需要短期適用目標與終極發展目標的漸進銜接。
9月21日在“2012(第四屆)上海水業熱點論壇”上,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高工鄒偉國就“基于應急填埋的污泥處理處置系統解決方案”做主題發言時表示,在現階段大型的污泥處置工程沒有完成之前,填埋作為一個近期的應急過渡措施,符合上海污泥處理處置的技術指導的方向。
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高工鄒偉國
上海作為我國最大的城市,目前城區中心污泥量達到2500噸/日,其中90%是應急填埋,其他是通過焚燒以及其他的干化減量措施還有厭氧消化減量措施。鄒偉國表示,從技術路線來看,中心城區大型污水處理廠未來將以干化焚燒或協同焚燒、建材利用為主。郊區小型污水處理廠以土地利用作為污泥的主要消納途徑。按近遠期結合、目標階段化的原則,污泥填埋作為污泥處置的主要出路,是近期的一個應急過渡措施。
上海白龍港污泥處理工程作為亞洲規模最大的污泥處理工程,污泥的處理分為前期、近期和遠期三個階段性目標,近期主要目標是實現污泥減量和穩定化而進行填埋。基于該目標,白龍港深度脫水工程主要處理白龍港污水廠厭氧消化后及部分未穩定污泥;及應急處理中心城區其它污水處理廠含水率約80%的脫水污泥,處理量達到每日1500噸。主要的處理工藝是通過化學調理以后進行隔膜壓濾。在化學調理采用鐵鹽石灰技術,隔膜壓濾采用自動拉板和卸料、暗流出流、自動清洗。
白龍港深度脫水工程設計和實施過程中的關鍵的技術,鄒偉國從不同含水率污泥的有效轉運和輸送、污泥處理藥劑的篩選及調理技術、關鍵設備的選擇上進行了詳細介紹。鄒偉國對表示,目前白龍港采用了26臺壓濾機,同時配備有60多臺污泥提升泵,48臺螺旋輸送機、40臺污泥攪拌機,這些設備的選擇是項目正常運行的關鍵。
鄒偉國指出,白龍港深度脫水工程目前基本上達到預期的要求,即現階段污泥處理達到填埋目的,這只是污泥的應急處理。白龍港工程的整體目標是干化焚燒后最終實現建材利用。所以最終目的是打通深度脫水后污泥處置的關鍵路線,為后續處理利用提供技術支撐;同時進一步優化和篩選深度脫水藥劑,從而降低成本,減少對后續運行焚燒的影響。
編輯:趙恒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