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變廢為寶”早已不是一個新鮮的話題,但是在節能減排的大背景下,如何真正實現城鎮污水廠污泥的能源化利用卻是一個值得深入探究的問題。“2012(第四屆)上海水業熱點論壇”上,中國水網顧問、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原副總工程師杭世珺介紹了國外污泥生物質能源應用情況,并就這一問題與參會者展開探討。
中國水網顧問、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原副總工程師杭世珺
可持續發展是當今社會建設的主題,節能減排、廢物資源化則是這個主題中的要點,如今,解決污泥問題的理念也正發生著改變,杭世珺介紹,過去,相對簡單的填埋處理和焚燒處理以及作為水泥廠原料處理,是污泥處理處置的重要手段,這樣的處理處置方法不僅能源利用率較低,還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現在,污泥已被看作是珍貴的生物質資源,可作為化石燃料替代物,為防止全球變暖做出貢獻,污泥的能源化、資源化,積極地利用、銷售才是污泥處理處置的終極目標。
污泥作為一種生物質,其利用潛力是巨大的。杭世珺介紹說,在污泥有機組分含量80%以上的情況下,污泥中的有機組分,可用于生產能源和土壤填料,在污泥無機組分含量約50%的情況下,則可利用污泥中的無機組分生產建筑材料;污水處理廠污泥中的固體,可生產的產品有六類沼氣、固體燃料、化肥、土壤改良劑、水泥、磚及骨料。
杭世珺特別指出,污泥的能源潛力是很可觀的,粗略計算,一個進水量50000m3/d的污水處理廠,流入的生物質能源總量相當于處理廠電能消耗的2~3倍。杭世珺分別介紹了污泥固體燃料技術與污泥沼氣利用技術。
污泥經處理制成的固體燃料其發熱總量可達一般熱能煤的5~7成左右,燃燒性較高。碳化和干燥是污泥制固體燃料的主要手段,目前,低溫碳化燃料化技術的優勢較為明顯,可有效提高污泥的燃燒價值。
污泥沼氣化工藝較其他生物燃料的生產過程,工藝環節較少,所需投加的能源約為其他工藝的1/3。污泥沼氣化工藝改變了污泥厭氧消化的目的,目前常用的熱水解的高效率厭氧消化系統可提高有機物分解率、提高沼氣產量,載體填料法的高速厭氧消化系統則可縮短消化天數。
污泥資源化的潛力是巨大的,但資源化同樣需要前提,目前,國內污泥泥質數據尚未統計完全,只有不斷地完善工藝,了解污泥泥質情況,降低資源化成本才是污泥資源化的存在之道。
(編者注:發言內容為國外污水廠污泥能源利用情況,供大家參考,國內尚未有相關數據,以發言PPT為準)
編輯:趙恒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