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2012年中國城鎮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與應用高級研討會”在大連召開。此次會議針對中國城鎮污泥處理處置的標準實施、成熟工藝及設備運行經驗、污泥處置政策等問題進行研討交流。中持綠色副總經理王志立與大家分享“中持綠色的城鎮污泥處理技術及工程應用”。
中持綠色副總經理王志立分享“中持綠色的城鎮污泥處理技術及工程應用”
踐行城市綠色生態基礎設施理念
王志立坦言,中持最早意識到,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和人民環保意識的日益提高,今后的城市需要一座綠色生態基礎設施,實現有機廢棄物的綜合處理并回收生物質能源,從而踐行循環經濟、低碳經濟和可持續發展理念。綠色生態基礎設施指以協同厭氧消化技術為核心,對區域內的污泥、餐廚垃圾、綠化垃圾、糞便等有機廢棄物進行綜合處理處置。
由中持綠色以DBO模式建設的寧??h城北污泥處理處置項目,成功采用TSBP分級分相厭氧消化技術,實現了城鎮污泥和糞便等有機廢棄物的協同處理,踐行了綠色生態基礎設施理念。該項目是國家863示范工程,并獲得了國家發改委專項資金的支持,于2012年03月竣工投產,進入試運行階段。是目前國內唯一的采用分級分相技術的城鎮污泥處理技術項目 。
加鈣干化和好氧發酵技術成功應用
“中持綠色對污泥和石灰的反應進行了大量的摸索和研究,創造性的提出SG-MixerDrum ?加鈣干化技術,廊坊凱發新泉污水處理廠、廣州經濟開發區污泥處理廠,浙江衢州污水處理廠等項目成功使用了該技術。王志立表示,針對傳統的倉式和條垛式好氧發酵過程中臭氣產生不易收集、供氧困難且分布不均,SG-DACT?滾筒動態好氧高溫發酵技術使用全封閉滾筒,通過滾筒旋轉對污泥進行翻動,使污泥和空氣有效接觸進行充氧作用,發生好氧發酵反應,該技術具有周期短、占地少、臭氣可控等技術優勢。
王志立認為,根據國家“十二五”規劃精神,對于滿足條件的大中型水廠(污泥日產規模100t以上)推薦使用厭氧消化+土地利用技術路線,對于中小型水廠(污泥日產規模小于100t的)推薦使用加鈣干化或動態滾筒好氧發酵技術。
鑒于中持綠色在中國城鎮污泥處理處置取得的成功經驗,中持綠色獲得“2011年中國水工業十大影響力國內品牌”稱號。
相關鏈接
中持綠色是國家863重點課題“城市污泥分級分相厭氧消化組合技術研發及工程示范”和水專項課題“污泥處理處置裝備國產化和產業化”的承擔者,并參編《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技術指南(試行)》,與《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工程項目建設標準》等政策。
編輯:成楊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