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發布了一個報告,稱全球正面臨“水破產”危機,今后20年內人類爭奪水資源的競賽將愈演愈烈。水有可能會比石油還昂貴。人們在對“電荒”、“油荒”、 “氣荒”逐漸習以為常的同時,“水荒”也在不經意間也來了。針對我國水資源狀況以及存在問題,鄭州輕工業學院
管理制度的缺失
由于節水、治污不但沒有多少眼前的經濟效益,還需要大量的投入資金,績效也不明顯,人們自然就沒有積極性。管理部門多在爭管水的權利,沒努力采取措施去對保護水資源,而是極盡所能地利用水為部門索取利益,爭取福利。
工業企業、城市生活污水很多不經治理就直接排走,造成地表和部分地下水體的嚴重污染;地下水超采造成華北6萬多平方公里的沉降等,是政府只顧眼前利益和監管的缺失。同時又不惜成本、不惜代價進行調水,受水城市在享受調水紅利的同時,環境生態也在付出沉重的代價。
另一方面,由于國家應沒有建立完善的節水環保科技新產品的宣傳、推廣、補貼的政策機制。節水產品象節能燈一樣由于較高的成本處于市場競爭的劣勢,節水技術沒有得到廣泛推廣。
水浪費嚴重 節水意識淡漠
在當今這個追求錢權名的時代,奢侈消費和粗獷生產的方式,很少有人把不值錢的水當回事。管理部門為了利益爭管水的權利,并沒從保護水資源去努力。水危機的背后是人的危機。
劉東亮指出,中國是個缺水大國,水資源并不豐富,但在工業、農業以及城市居民生活領域,用水浪費驚人,供求問題十分突出。
農業灌溉技術落后。工業,重復利用率不到發達國家的1/3。城市,浪費嚴重、污水回用率低。我國早在1999年首次超過工業污水排放量,占到全國污水排放總量的52.9%,生活污水已成為污水的主要來源。中國一年洗衣污水量就將近22億噸,相當于34個十三陵水庫,76個昆明湖。僅北京市2005年廢水排放為10.10億噸,其中生活污水就達到8.82億噸,占總排污的近90%。
水價嚴重不合理
我國目前城市自來水水價嚴重偏低,政府實行虧損補貼。我國目前水費支出只占家庭收入的0.9%,與世界平均占家庭收入3%的水平相差較大,基本還是福利用水。在我國,1升瓶裝水=1噸自來水的價格,嚴重扭曲的水價實際上鼓勵了對水資源的高消費。
另外,我國水價組成也很不合理。水資源的價格=占用生態水而損失的生態與環境價值(植被恢復、地面塌陷、河流污染等)+ 節水成本(集中處理后的水回用、節水新技術新產品的推廣補貼等)+ 治污成本 + 水廠生產成本(生產輸送、水質提升等)等方面,而不僅僅是水廠的生產和治污成本,應有更多的生態環境破壞治理等方面的成本。但目前的水價組成不能真實體現水資源的開發、治污、生態的良性運行,節水治污很難真正實施。
同時,人們對本應該正常的水價調整反應過大,過高的房價透支了他們的未來,以致水價改革姍姍來遲。
在水價問題上,用水機制不改,水價嚴重扭曲,伴生的是水資源的短缺、污染和浪費,最后整個社會為水付出巨大的代價。
城市中水回用的缺失
城市集中運行的中水設施一次性投資太高,遠高于目前水價的自來水供水投資。由于前期投資較大,開發商沒有積極性,這已成為制約中水回用發展最重要的因素。目前僅在北京等極少數大城市的部分新建小區安裝,且正常運行的又不到20%。城市里,洗浴中心、高爾夫、滑雪場在奢侈用水,洗車、澆花、景觀、沖馬桶等也用自來水,水的奢侈使用和低利用率更加劇了水資源的緊缺。
基于以上分析,劉東亮在為我國水危機深感傷痛的同時,也對未來的節水發展空間充滿了期望。
編輯:谷林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