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推進規劃項目實施,完善環境基礎設施。全市去年新建成城鎮污水處理設施35個,新建垃圾收運系統40個,全市污水處理能力達到280萬噸/天,垃圾收運處理能力達1.12萬噸/天,全市城市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達86%,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置率達96%,分別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20個百分點和24個百分點,長江出境斷面水質連續6年保持在Ⅱ類水質以內(總磷除外),在全國七大水系河流中處于最好水平。
二是加強飲用水源保護,飲用水質量進一步改善。開展全市1621個飲用水源保護區信息調查,完成主城區11個城市飲用水源狀況的評估,評估結果全部達標,居于全國前列;完成主城區城市飲用水源66塊界碑和警示標志的設置工作,完成10個小型水廠的關閉工作,搬了15艘船舶,完成14艘船舶和1個碼頭的整治。目前,我市城市飲用水水源水質連續6年達標率為100%,鎮級飲用水水源達標率達到88.9%。
三是加強次級河流綜合整治,取得階段性成效。2011年,完成21條次級河流整治2240多項整治任務,水質顯著改善,21條河流42個考核斷面有35個已經達到水域功能或消除黑臭,達標率達到83.3%,盤溪河、苦溪河、璧北河等河流整治已成為創模的亮點工程。
四是完成“十二五”水污染防治規劃編制工作。“十二五”三峽庫區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規劃通過環保部常務會審查,共涉及我市6大類236個項目(占三峽庫區規劃總數的24%),總投資174.96億元(占三峽庫區總額的39.45%)。
編輯:劉永麗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