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偷拍视频,天天射天天添,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三区麻豆AV网站,成人综合国产乱在线

首頁 > 專欄 > 正文

悼念何壽平先生

時間: 2018-07-12 18:17

來源: 中國水網

作者: 全新麗

今天上午,從傅老師那里得知何壽平先生去世的消息。

2003年,我到中國水網工作后,認識了何總。他是網站的聯合創始人之一,當時已不再做日常管理工作,作為網站顧問總編,時不時過來看一下大家,提一些指導建議。

何總那時候六十出頭,精神飽滿,雖然是退休的年紀,但工作勁頭不輸年輕人。他上世紀九十年代在南通創辦了給水技術博物館,還想把博物館辦得更好。有一陣他來北京去各個博物館考察,看有沒有新的值得學習的東西,帶上我幫他拍照、做些記錄。我跟著他先后去看了東直門的自來水博物館,北京自然博物館等。

參觀博物館、展館的過程中,何總興致勃勃,談論博物館的設計、展品的收集、擺放,史料的處理等。他那時候就提出了設想,應當在博物館里引入聲光電多媒體展示。

也是從他那里,我知道了江蘇省南通市有博物館之鄉的美譽,中國人最早創辦的博物館——南通博物苑就在這里。它是清末狀元,民族實業家、教育家張謇于 1905年創建的。張謇的名字在歷史課本上出現過,但創辦博物館這個我是第一次聽說。

在自然博物館,何總說起這里首任館長的故事,讓我明白博物館原來是這么有意義的事。歷史不只是在文字里,歷史也在人們的口口相傳里。

何總是個熱愛新事物的人,他還為博物館做了網站,這是上世紀90年代末,網站才剛剛興起,新浪搜狐等門戶網站就是那時候創立的。今天聽傅老師說,正是由給水技術博物館網站為發端,何總提議設立水行業的網站,他們五個人才聯合發起成立了中國水網。

大約在2007年左右,中國水網曾推出博客頻道,何總是水網博客最優質的創作者之一,他寫了大量回憶性、技術性文章。幾年前,何總出版了130萬字的自傳體著作《紅菱硯》。他說,“往事悠悠,思緒綿綿,書寫過去的經歷,同時也設法找出過去的文稿以便匯集成冊,試想留點痕跡。”“一生雖沒有做過什么值得炫耀的事情,但有趣的經歷倒還有些。我成長的過程中得到了許多前輩、師長和朋友的教誨與幫助,其中也包括我認識和不認識的眾多網友。此書僅僅就是‘感恩’,并沒有想過以此影響讀者。”

感恩之作出版后,何總給親朋好友送書,我也有幸得到一本,有他的簽名,有他鼓勵的話語。那時候陪著他給在京的幾位老先生送書,他那時快70歲了,那些老先生已經八九十歲了,聽他們回憶往事,他們親歷的事,對我來說已經是歷史了。

我那會兒還不會開車,跟何總送書是他自己開車。他六十多歲時學的開車,還經常參加車友會活動,這一點又讓我很佩服。

其他更多的接觸都是在網上了,我關注了他的新浪微博,加了他的微信。也因此知道了他患病的消息。但他依然傳遞出樂觀堅強的信息,在網上記錄治療情況,分享對生活的觀察和感悟,和以往任何時候一樣。

他曾在一次心臟微創手術后記錄說:這一次住院手術的過程讓我增長了不少知識。我聯想到城市自來水管網宛如人體的血管,如何解決管道內堵塞一直是我們需要探討的難題,是否能從中有所啟示?這一次雖然是一個小手術,但不是人人都有機會體驗的。我又多了一次難得的人生經歷,真的很有意思!

從中可以看出何總的人生態度。

我覺得人世總是悲苦的,所以更需要一些何總這樣的人,有熱情、熱誠,有對事業、對親人朋友的熱愛。

我們一生中會遇到8萬多人,大都只是彼此的過客。我很慶幸認識了何總這位前輩。

何總享年76歲。滄海桑田,在以億為單位的歷史中,人類肯定要回歸塵土。所有的人類,都是因為造物主的恩典,變成人類來感受這個美麗的世界,最終還是要變回泥土。但,瞬間即永恒。

謹以此悼念何總。

相關閱讀:


沉痛悼念恩師、摯友何壽平先生

哀悼!中國水業專家何壽平今日上午逝世

張悅、何壽平、張麗珍拜望水業泰斗許保玖先生

何壽平:加強責任監管 正確認識水質標準

水網顧問何壽平做客暢談水業熱點話題

何壽平:節約用水應在大戶上做文章

何壽平文集《紅菱硯》出版 見證行業技術發展

何壽平將與網友暢談超濾技術在供水領域的應用

編輯: 趙凡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sf85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水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