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2015-04-29 13:14
來源: 中國水網
作者: 倪明亮
據統計,我國城鎮仍有約20%的污水直排和溢流,這是造成80%的河湖黑臭的主要癥結。這不但讓受污染周邊民眾的幸福指數大大降低,也嚴重影響了另外大多數已收集污水得到處理的來之不易的成效!四川環能德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倪明亮認為,需要即刻行動,向河湖黑臭宣戰。在當前條件下,采用“陣地戰”與“游擊戰”相結合的方式是一個較好的選擇。
有鑒于當前我國水環境形勢仍然十分嚴峻,我國的水生態文明建設必定會經歷較長的建設周期。筆者認為,大致應該分三步走。第一步,在已經取得的水污染控制成果的基礎上,加強水污染應急處理,控制住當前比較普遍的河湖黑臭現象。為此,不但要有應急處理辦法,還要儲備應急處理設備,緊跟后治理措施。第二步,將整個城市、鄉村建設納入水環境保護的“三同時”,在城鄉建設的藍圖規劃、建設實施之中,把水的問題和解決方案通盤考慮,逐步解決掉水環境的積存問題。第三步,回歸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恢復水生態環境健康,人水和諧,普遍達成水生態文明理想狀態。
當前,黑臭破壞了我們健康的水環境,這是普遍現象,問題的關鍵是我們當下的環境是我們健康的基礎,每一個今天的吃喝拉撒睡決定著我們自己生命的寬度和長度,也決定中華文明傳承的健康程度,需要全國人民凝聚共識,即刻行動,向河湖黑臭宣戰。
一、河湖黑臭治理的觀念轉變
1、發現黑臭癥結
由于污水處理廠處理能力不足、收集系統不完善,以及事故、檢修等原因,部分污水處理廠成了排污大戶,污水直接排入溝渠、河湖,造成大片城鄉區域的河湖、溝渠黑臭,周邊居民每天忍受著不良感官刺激,幸福指數大大降低。據統計,我國城鎮仍有約20%的污水直排和溢流,這20%的污水包括污水處理廠的溢流水、分散點源污水、雨污合流制面源污水等,是造成80%的河湖黑臭的主要癥結。就如將墨汁滴入清水,污染擴展整個河湖,濃度太高,自然生態難以可持續降解黑臭污染,民生危機,清清的河湖離我們遠去。這部分污水,不但讓受污染周邊民眾的幸福指數大大降低,也嚴重影響了另外大多數已收集污水得到處理的來之不易的成效!
這樣的污染不僅危害嚴重,而且顯性客觀,容易引發市民高度關注,甚至要求環保局長下河游泳;市政河湖黑臭、藍藻爆發、市民不敢接觸水體。
但實際上,市民支付的自來水費中,包含了污水處理費用。民眾會問政府為什么污水沒有處理?我們至少要給污水穿條褲子;企業取水和外排廢水也支付了費用,為什么監察和污染控制沒有達標?環保問題都不能解決的企業有生產價值嗎?發展的目的是提高公民生活質量,但因為環境現狀,環境質量的價值被嚴重低估。
政府和企業應該承擔水污染處理責任,轉變觀念,馬上行動,越難的問題越要首先解決。
2、絕不放過污染
我們有充分的理由即刻采取行動控制這種局面,全面覆蓋污染,去除污染,改善水質。
首先,對于生活在黑臭溝渠河湖邊的市民,即使是這些市民直接排放了污水,他們也應該得到污水處理服務,因為他們所繳納的自來水費里面包含有污水處理費。
其次,等待建好納污管網、收集污水再做達標處理的貌似系統解決方案,往往由于各種原因一拖再拖,不能盡快實施。目前污水處理系統建設周期3~5年是常態,但這不能成為不采取措施控制水污染的理由。
再有,環保科技發展到今天,已經有多種技術方案支持立即采取措施控制水污染,改善水質,還市民清澈河湖。
3、補充應急措施
如何采取措施應對這個20%直排污水影響惡劣的局面呢?就要采用應急處理與常態處理相結合的思路。
所謂常態處理,就是修建納污管網、建設城市污水處理廠。所謂應急處理,就是在尚未修建好以上基礎設施的時候,也要采取應急處理措施,盡可能的去除污染,改善水質。
正如高速公路要有應急車道,大樓要有應急通道,樓道要有應急燈,污水處理現狀也亟需我們建設應急措施。
在中國城鎮化發展進程當中,城郊結合部總是存在,市政環保“三同時”理念跟不上樓盤開發、鄉鎮建設的實際。如果沒有應急治污措施,溢流污水無法及時處理,勢必會污染了河湖,破壞健康的水環境,讓民眾遭受黑臭污染。
另外,公眾所交的水費中已經包含了排污處理費,如放任污水直排,就是侵犯了公眾的環境權益,甚至引發公眾事件。
所以,在系統采取常態處理措施之際,政府相關部門,應該責無旁貸地即刻采取應急措施控制水污染、改善水質,并使這種應急措施常態化。
二、技術模式:多樣化技術全面覆蓋污水處理和應急處理
1、污水三種不同深度處理標準工藝“黑臭綜合削減指數”對比表(僅供黑臭市政溢流水參考)
注: 黑臭的另一個主要因子“水體溶解氧含量”,不在河道斷面考核指標中,討論略去,總體權重進行了重置。
綜合來看,全面覆蓋處理污染,三級處理最好,二級處理是常態處理,同時也需要一級強化處理應急和移動式補充固定式之不足,有力抑制了主要黑臭現象,河湖綜合生態自凈能力就能提高,整體水環境會顯著改善。
編輯: 李曉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