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2016-12-12 15:35
來源:
作者: 肖瓊
在12月11日舉行的第十二屆環境與發展論壇上,北京大學環境學院E20聯合研究院院長助理肖瓊表示,“水十條”提出的黑臭水體治理目標正在穩步推進。
所謂“水十條”即國務院2015年4月發布的《水污染防止行動計劃》。該計劃提出,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于2017年底前實現河面無大面積漂浮物,河岸無垃圾,無違法排污口;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建成區要于2017年底前基本消除黑臭水體。 2020年底前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均控制在10%以內。到2030年城市黑臭水體得到消除。
肖瓊介紹,根據住建部的統計,全國295個地級市,接近八成城市查出黑臭水體,一共有2014條,72%的黑臭水體大體上分別在中南及華東地區。
“根據我們的統計,2020年的黑臭水體治理目標,全國現在完成治理的只占13%,這說明黑臭水體治理任重而道遠。”肖瓊介紹,在諸多關推進方式中,PPP是推進黑臭水體的重要手段之一。
統計資料顯示,財政部PPP綜合信息平臺項目庫的數為10471個 總投資12.46萬億元,其中黑臭水體相關的項目大約有75個;三批示范項目共計752個,投資總額達2.0097萬億,其中黑臭水體共有29個項目,占比4%。
從項目階段來看,在75個黑臭水體相關項目中,29個項目處于執行階段,19個項目處于設別階段,14個項目處于準備階段,13個項目處于采購階段。
“盡管現在大家都詬病說PPP項目落地率很低,但從75個黑臭水體項目來看,落地率達到39%。”肖瓊介紹,29個已經落地項目主要分布在12個省,北京市、山東省、海南為主,特別是北京、海南的兩個大的項目包的落地引起了很大的關注。
肖瓊提醒,黑臭水體的 PPP項目風險也很大,因為它主要依靠地方政府付費,這對地方政府財政提出很大的壓力。77%的PPP項目采用BOT的方式,投資回報率在6%到8%之間。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作者:王爾德)
編輯: 李姝樂
E20研究院副院長,雙百聯盟秘書處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