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2015-12-01 18:15
來源: 中國水網
作者: 傅濤
這百分之七八十的環保服務領域都欠缺交易結構,但欠缺度不一樣,需要新的商業模式設計。現在,不管是重資產、還是輕資產的環保公司,都需要有這樣的轉型,這也是E20 環境平臺目前在做的一項比較重要的工作。
當開始用“無我”的心去思考時,我理解到,企業家只有把心放在用戶那里,才能真正懂得用戶的需求,才能知道他們的痛點。功能是標配,情感才是剛需。這個轉型過程很痛苦,但轉變是根本的。
未來:市值過百億 推百余家優秀公司上市
記者:在最開始的時候,E20 環境平臺已經有了自己的會員,隨著產業的持續發展,E20 環境平臺的服務對象有所調整嗎?
傅濤:E20 的本意是指聚焦行業Top20% 的優秀企業,實際上Top20% 里是分類型的。我們把企業分成四大類:A 方陣代表重資產集團,B 方陣代表區域環境綜合服務集團,C方陣代表專業化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屬于細分領域領跑者,D 方陣是裝備、材料生產制造商群體中的領跑者。
E20 環境平臺最早的客戶都是重資產公司,如北控、首創股份、桑德這種大品牌,它們知道未來在哪里,它們關心政策,關心市場的變化,關心價格,關心國家的宏觀政策,我是做宏觀政策出身,我能一定程度上比他們稍早地從政策趨勢預判未來,所以能夠為它們提供服務。
還有一類是一部分地方政府企業,它們充滿著困惑,股權不清晰,沒有發展動力,贏利差,不知道方向在哪。最開始,這兩類企業是E20 環境平臺花很大力氣去服務的對象。
隨著產業發展,我們發現,未來環保產業真正的力量應當來源于成長最快的C 方陣——那些真正為行業提供技術服務的企業。
環保市場最開始是工程型的,從五年前開始變成了指標型,市場進入效果時代,大家不再談做了多少工程,而是開始說我們的河道還臭不臭、空氣好不好。這就需要有踏踏實實干活、并有核心技術的企業,這時候C、D 方陣開始興起。它們是真正有技術、能夠解決實際問題的企業,將是未來環保產業的脊梁。
所以現在E20 環境平臺的重心也做了一些變化,我發現最需要同伴的、需要被發現的是C、D 方陣的公司,它們弱小、缺錢,然后在甲方強勢之下沒有地位,沒有議價權,利潤不高、品牌不響、管理不到位,需要我們的幫助。目前,我們把AB 方針作為我們重要的戰略合作伙伴,但聚焦的客戶是有夢想的輕資產型企業。
如果一個公司的目標是年增長百分之十幾,那么它不是E20 環境平臺的客戶,因為它們不需要我們幫助,只要自己通過管理和營銷就能做得到。但如果這個公司有夢想,價值想翻十倍、二十倍、一百倍,那一定是我們的伙伴。
E20 環境平臺提供的服務是從深到淺,一直到投資,到未來用子平臺所提供的系統進行專業服務,我們會跟客戶公司水乳交融地在一起。只要環保產業的突圍不終止,我們的使命就不終止。
記者:為企業提供咨詢、分析甚至戰略指導,E20 環境平臺的優勢在哪兒?
傅濤:E20 環境平臺現在有三大能力,第一個是對行業發展未來趨勢的預判能力,通過我們的專業經驗積累,我們可以掌握一些市場的發展規律。第二個是對行業發展和企業發展進行頂層設計的能力。基于對政策、產業的熟悉,E20 環境平臺可以幫企業去統籌考慮交易結構、融資、投資、收益等。第三個就是協同創新能力,E20 環境平臺作為一個行業縱深服務平臺,有十多年的發展歷史,和許多行業公司有非常良好的信任關系。我們可以聚集起一種行業的聲音。在環保領域,老百姓是非專業的,資本市場同樣不專業,大多跟風者。因此,對產業的理解一定要把準大方向。
我們聚合了影響力、公信力、領導力,便會加速行業的發展。加上我們用事業合伙人制度凝結的強有力的專業團隊,構成E20 的價值核心。
記者:對于E20 環境平臺近遠期的發展,您是否有具體的規劃?
傅濤:E20 環境平臺去年收入有兩千五百萬,今年大約三千五百萬。大約每年增加百分之八九十的利潤,增長速度很快,利潤增長更快。現在剛剛上市,市值是2 億左右,但相信明年會做進一步的遞增,預計五年以后到百億規模的可能性很大。 E20 希望在不斷股權融資后,發起二三十億的股權基金,帶動二三百億的資本市場基金,推動超過一百家優秀公司掛牌上市。加上正在籌備的并購基金和投融資顧問業務,進而構架E20 資本板塊。
在未來的發展中,平臺的基礎業務會保留和加強,現金流會增加,咨詢業務將成為明后年利潤增加點。從后年開始,會以金融業務為主,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投資收益,另一方面是子平臺投資估值。目前公司的融資大部分在做子平臺投資和資本類業務的發起。子平臺在后年或者之后更長時間會陸續上市,5-10 年內形成幾百億的市值。
目前, 第一個基金的募集已經完成了, 規模為八千萬;稍后將成立2 號基金,作為公司全資到款、直接管理的基金;“E20 中宜環境醫院”正在推進;E20 環境平臺和宜興環科園組建的基金公司正在審批中,希望通過資本市場的杠桿放大,對接國家的產業基金和政府相關為環保實施的一些產業基金,真正的為環境需求者服務。
我認為環保產業在未來幾年會快速增長。目前,很多行業利潤都在下降,而環保產業的平均增長大概15% 左右,我們的會員平均每年增長30% 左右,我看好行業的潛力。
(來源:E20環境平臺 作者:李艷茹整理 時間:2015-12-1)
編輯: 張偉
北京易二零環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E20環境平臺首席合伙人 ,E20研究院院長,清華海峽研究院生態中國創新中心主任,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產學研中心主任,北京大學環境學院E20聯合研究院院長,北京大學環境校友聯合會執行會長,北京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兼職教授,中廣核環保產業有限公司董事。
曾經負責建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等機構的多項水業改革的政策研究。著有《兩山經濟》 、《城市水業改革的十二個問題》、《城市水業改革案例與實踐》、《市場化進程中的城市水業》等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