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2022-09-20 09:21
來源: 中國水網
作者: 王家卓
在“2022(第二十屆)水業戰略論壇”上,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中規院(北京)規劃設計有限公司生態市政院院長王家卓表示,近年來,我國城市污水處理廠建設取得了巨大進展,但整體仍處于較為脆弱的平衡中,主要體現在冗余度不夠,抗干擾能力較差,總體韌性不足三個方面。韌性城市建設是我國城市建設的重要理念和目標,這個理念也可以用來分析和解決我國城市水環境問題。
在“2022(第二十屆)水業戰略論壇”上,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中規院(北京)規劃設計有限公司生態市政院院長王家卓以“基于韌性城市理念的城市水環境系統構建策略思考”為主題進行分享。他表示,近年來,我國城市污水處理廠建設取得了巨大進展,但整體仍處于較為脆弱的平衡中,主要體現在冗余度不夠,抗干擾能力較差,總體韌性不足三個方面。韌性城市建設是我國城市建設的重要理念和目標,這個理念也可以用來分析和解決我國城市水環境問題。
王家卓
我國城市水環境治理雖取得巨大進展,但整體仍處于較脆弱的平衡中
“十三五”期間,我國對水環境治理給予高度重視,在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污水處理提質增效等方面發布了多份重要文件。近年來,我國城市污水處理廠建設取得了巨大進展,目前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污水處理廠總計規模最大的國家。在國家的高度重視與推動下,我國很多城市的水環境得到較大改善,地級城市黑臭水體基本消除,部分河道恢復了“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景象。
王家卓提到,雖然我國城市水環境系統改善非常明顯,但由于歷史欠賬多,目前整體仍處于較為脆弱的平衡中,主要體現在冗余度不夠,抗干擾能力較差,總體韌性不足,具體體現在以下10個方面。
(1)大量污水處理廠仍處于高負荷運行,雨天抗干擾能力差。
(2)污水處理廠布局不合理,單一污水處理廠規模過大,系統風險較高。
(3)廠網不匹配,尤其是管網不能與污水處理廠的處理能力和空間布局相匹配。
(4)由于雨污混錯接和簡單應付環保督察問題等原因,排水口被大量封堵,雨天內澇加劇。
(5)由于外來水進入,部分污水管網滿管運行,處于不健康的狀態。
(6)部分污水處理廠工業廢水混入,來水超標導致污水處理出水不達標甚至系統崩潰。
(7)部分污水處理廠地勢低洼,大量地下污水處理廠防淹考慮不周,面對洪澇災害風險高,抗風險能力差。
(8)合流制地區溢流污染控制不系統,不到位,雨天溢流較多。
(9)分流制地區雨水也存在徑流污染問題。
(10)水體自凈能力弱,受到外來擾動后長時間水質不能恢復。
韌性城市的概念與政策
如何解決我國城市水環境目前存在的問題?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第31條提出,建設海綿城市、韌性城市,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加強特大城市治理中的風險防控。不僅如此,在住建部與發改委聯合印發的《“十四五”全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規劃》中也提出,“十四五”時期,城市基礎設施發展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結合,推動建設宜居、綠色、韌性、智慧、人文城市。
“韌性”是新時期城市建設的重要理念,也是解決問題的重要途徑。
韌性其本意是從“回復到原始狀態”到和持續不斷的調整能力緊密相關的動態系統屬性。韌性概念起源來自于拉丁文resilio,本意是“回復到原始狀態”。19世紀廣泛應用于機械學,之后:單一平衡(工程韌性)—多重平衡(生態韌性)—復雜適應(演進韌性),從“平衡”到“適應”、從“生態系統”到“社會—生態系統”。
城市韌性是城市在遭受外來沖擊(如發生災害)時,能夠承受沖擊、快速應對、恢復,保持城市功能正常運行的屬性。
分析韌性城市的公認原則,王家卓介紹了英國倫敦的《倫敦韌性戰略2020》與美國洛克菲勒基金會《韌性城市指數》。
英國倫敦的《倫敦韌性戰略2020》七個原則包括包容、融合、適應、反思、隨機應變、穩健、以及冗余,美國洛克菲勒基金會《韌性城市指數》七個原則包括反思、靈活、融合、穩健、隨機應變、冗余性以及包容。
從以上韌性城市建設戰略中可以總結出6大公認原則:
穩健性(Robustness)系統建設能抵抗和應對外部沖擊,不造成重大損害和功能喪失;
適應性(Adaptation)系統能根據環境變化調節自身形態、結構和功能,以適應環境;
多樣性(Diversity)相同功能有可替換要素,災時有多種解決方案,提高系統抵御災害能力;
冗余性(Redundancy)建設備用容量,通過多重備份來增加系統的可靠性;
協同性(Cooperation)不同系統、機構學科之間協調合作,整體加強,共同發展;
編輯: 趙凡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資源能源所所長、住房城鄉建設部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導專家委員會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