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2021-01-05 14:12
來源: 中國水網
作者: 薛濤
12月31日下午,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會長、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會長宋志平在“2021企業家新年大課”上做了題為“按著常理做企業”的分享。宋志平提出,用過去成功的、那些經過驗證的道理做企業至關重要。環境可以變化,技術可以創新,但是做企業的基本原理卻還在那里。他分享了三個常理:務實主義、專業主義和長期主義。
對于宋志平的演講內容,E20環境平臺執行合伙人、E20研究院執行院長、湖南大學兼職教授薛濤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如下):
很好的演講,不過,所有的好道理都有匹配范圍,宋總的演講最匹配的是守成和同軌擴張的國有企業,也適合上個階段太多央企無序多元化的時代。但是對于其他類型或者階段的企業或者時代,其中不少有待商榷,舉個極端的例子,按報告里的軌跡肯定不會有馬斯克這個“騙子”成功的可能。
宋志平跨年演講:按著常理做企業
來 源:正和島
記得去年的年會上,專家講到有四只黑天鵝向我們飛來,當時真的不知道,有一只特別大的黑天鵝,就是新冠疫情正在向我們飛來。
世事無常,真的有太多的變化,太多的不確定性,我們總在曲曲折折中前進。
對2021年,我們做企業的人都充滿了期待,但究竟應該用什么樣的想法、心態做企業?我想還是回到一些簡單的道理上,還是要像過去一樣,要循著規律做企業。因為任何創新都離不開規律,都是符合規律的。
用過去成功的、那些經過驗證的道理做企業至關重要。環境可以變化,技術可以創新,但是做企業的基本原理卻還在那里。
我想跟大家講我常想的三個常理,就是務實主義、專業主義和長期主義。
第一個常理是務實主義。
務實主義是中國文化的傳統,中國人是非常務實的,中國的企業家是非常務實的一群人。為什么改革開放之后中國經濟能夠快速崛起,為什么中國的企業能夠快速發展,這取決于我們中國人務實的精神。
什么叫務實?“摸著石頭過河”是務實主義,“不管黑貓白貓,能捉老鼠的就是好貓”,也是務實主義。
1. 做企業不能靠高談闊論
做企業其實就是要扎扎實實、一步一步地探索,逐漸找到規律,扎扎實實做事。做企業光靠高談闊論沒用,最根本的是要做出好的產品,提供好的服務,最后有良好的經濟效益。我總說,大家都去高談闊論,晚飯誰管呢?這是我們企業家要牢記的。
2. 做事情要從點滴細微處做起
過去這些年,我做了兩個世界500強企業,但是30年前我做北新建材廠長的時候,最初是從要求大家做好打掃衛生這樣最基礎的管理開始的,因為如果企業連打掃衛生都做不好,又怎么能做好產品呢?所以那時我帶領大家打掃衛生。
有年輕干部跟我說,宋總,我們為什么總去打掃衛生呢?我們要不要做點大的事情呢?我說,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還是先把衛生打掃好吧。過去30年,無論我做哪個公司的董事長,都要求大家把衛生打掃好。其實,這不僅是打掃衛生的事情,而是我們做事情要從點點滴滴、細微處做起的一種務實精神。
3. 干部要對數字倒背如流
我做企業時還重視一點,就是數字化訓練。我要求基層企業的領導人必須對企業經營數字倒背如流,對經營的KPI要倒背如流。
我做中國建材的董事長18年,每個月的月度辦公會上,業務板塊的干部都要報數,就是企業經營的KPI關鍵指標,大家對自己企業的這些數字要倒背如流,我覺得這些非常重要。
4. 心無旁騖,仰望星空交給天文學家
做企業,我們要種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有年輕人跟我說,宋總,我們應該仰望星空。我說,仰望星空的事還是讓天文學家去做吧,我們的任務是把他們望遠鏡玻璃片的質量做好,這是我們的本份。
習近平總書記說,做實體經濟,要實實在在、心無旁騖地做一個主業,這是本分。我們做企業就是要心無旁鶩,干好自己的活,做好自己企業的事。
有時候大家說企業家是冒險的精神,我說企業家不必然一定要冒險,企業家是創造財富的人,企業家的任務是創新并創造財富,企業家的任務是要規避風險。有人說創新是想入非非,我說創新是我們有目的地尋找機遇的過程。創新必須要有效,創新必須有目的,創新不是興趣小組,不是靈光乍現,而是一個踏踏實實的過程。
5. 要有武功秘笈——工法
我很贊成做企業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我不大給大家講很多的理論,我比較重視企業的方法論,就是怎么能把企業做好的工法。
日本企業不大喜歡講管理理論,但是大家看,日本企業比較突出的是什么?是現場管理一些工法,像5S、看板管理、零庫存等等這些,這叫管理十八法,日本企業把它做到了極致。把企業管理做到了極致,把質量和服務做到了極致。
我在中國建材那么多年也是這么做的。在企業里面,我也做了一些武功秘笈,八大工法、六星企業、三精管理、格子化管控、五有干部等等,制定了不少方法。這些方法讓每個職工都掌握,反復修練,把企業做好。我稱這些是武功秘笈,做企業要扎扎實實練好手頭的功夫。
6. 做企業一定要聚焦
做企業的四個聚焦,聚焦戰略、聚焦經營、聚焦資本、聚焦現金流。
聚焦戰略,到底做什么不做什么,這是需要認真選擇。
聚焦經營,我們必須努力賺到錢,要有經營效益。
聚焦資本,企業要和資本對接,爭得資本對企業的支持。在“十四五”期間,我們要加大直接投資的比重,加大資本金的投入。作為每個企業來講,我們也要積極對接資本。
正和島的會員有不少上市公司,也有不少企業正在準備上市的過程中,也正在和資本對接,即便不上市,也可以獲得一些股權基金、私募基金的支持。
編輯: 李曉佳
目前在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攻讀博士學位,此前分別在武漢大學和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獲得理學學士和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現任E20環境平臺執行合伙人和E20研究院執行院長,北京易二零環境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湖南大學兼職教授,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院客座教授,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碩士生校外導師,天津大學特聘講師,并兼任北京大學環境學院E20聯合研究院副院長,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PPP雙庫的定向邀請專家,世界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注冊專家(基礎設施與PPP方向)、國家綠色發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專家咨詢委員會專家庫專家、巴塞爾公約亞太區域中心化學品和廢物環境管理智庫專家、中國環保產業研究院特聘專家、中國環保產業協會環保產業政策與集聚區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垃圾焚燒專家委員會委員。住建部指導《城鄉建設》雜志編委、《環境衛生工程》雜志編委、財政部指導《政府采購與PPP評論》雜志編委,并擔任上海城投、中建環能等上市公司獨立董事。
在PPP專業領域,薛濤現任清華PPP研究中心投融資專業委員會專家委員、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PPP專委會秘書長、中國PPP咨詢機構論壇第一屆理事會副秘書長、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PPP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家發改委國合中心PPP專家庫成員、中國青年創業導師、中央財經大學政信研究院智庫成員、中國城投網特聘專家等。
20世紀90年代初期,薛濤在中國通用技術集團負責世界銀行在中國的市政環境基礎設施項目管理,其后在該領域積累了十二年的環境領域PPP咨詢及五年市場戰略咨詢經驗,曾為美國通用電氣等多家國內外上市公司提供咨詢服務,對環境領域的投融資、產業發展和市場競合格局有著深刻理解;2014年初加入E20研究院并兼任清華大學環保產業研究中心副主任,著力于環境產業與政策研究、PPP以及企業市場戰略指導等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