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偷拍视频,天天射天天添,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三区麻豆AV网站,成人综合国产乱在线

首頁 > 專欄 > 正文

左?。喝毡緩U棄物處理的歷史和現狀——課題和措施

時間: 2019-12-09 15:51

來源: 中國固廢網

作者: 左健

5)二噁英對策

產學官合作的調查研究和技術開發

自1983年有關二噁英的報道出現以來,日本就二噁英在環境中的軌跡、健康影響的評價生物的影響等進行了調查研究,同時,開發了妥當的焚燒技術、污染土壤修復技術、二噁英類物質的無害化/分解技術,以及簡單測量分析技術。

排氣法規和焚燒設施建設

自1997年以來,隨著《防止垃圾處理相關二噁英類產生的指南》的出臺、《大氣污染防止法》和《廢棄物處理法》的修訂,二噁英類物質的排放控制在法規和設施改善上取得了進展。

在1999年3月30日舉行的關于二噁英措施的部長級會議上,制定了《二噁英對策推進基本方針》,與政府一起推動了可大幅消減二噁英排放的各種對策。

在1999年,頒布了《二噁英對策特別措施法》,以預防和消除二噁英導致的環境污染。該法律規定了針對二噁英采取措施時所必要的標準,以及針對土壤污染的對策。

由于對應技術的開發、焚燒設施的完善、以及法規的加強,2011年垃圾焚燒設施的二噁英排放量相比1997年減少了約 99%。

目前關于廢棄物處理和3R的對策

為了進一步促進循環型社會的構建,除了建立法律體系外,日本還開展了以下活動,以增進民眾的理解,加強各主體間的合作。

3R 促銷月

為尋求公眾和企業對“3R”的理解與合作,每年10月被指定為“減量、再利用和回收利用促進月”(3R促進月),相關部委、地方政府和組織開展各種倡議活動。

3R促進全國大會(2006-)

由環境省和地方政府共同舉辦的論壇,將民眾、企業和政府聚集在一起,交流構建循環型社會的相關知識和經驗,并為每一位參會者提供一次檢討其“生活方式”的機會。該大會的前身是自1992年以來一直舉辦的“垃圾減量促進全國大會”。

環境大臣對循環型社會創建功勞者表彰(2006-)

該獎項旨在表彰那些通過開拓性或原創性舉措在循環型社會創建中取得顯著成就的個人、公司和組織。該獎項從 2006 年開始,每年在“3R促進全國大會”上舉行頒獎儀式。

環保購物運動(2000-)

在3R推廣月中,環境省與3R活動推進論壇以及經濟產業省,連同地方各級行政機關、分銷商和消費者團體,共同開展“環保購物運動”。該活動鼓勵消費者和分銷商/零售商采取環保的消費行為,例如自帶購物袋、采用簡易包裝、購買綠色產品等。

3R 推動大師

在《容器包裝回收法》中,環境部長委托3R推動大師(容器/包裝固廢產生控制推動員),通過啟發教育提高民眾對容器/包裝固廢排放狀況的認識以及減少排放量的重要性,并對消費者行為進行指導和建議等。

R標志和3R標志

1995年,“3R活動推進論壇”的前身,即垃圾減量化推進國民會議,為了促進了再生紙的使用和普及,決定采用“R標識”來一目了然地顯示廢紙漿的添加比例。再生紙的使用,提高了廢紙作為造紙原料的利用率,有效地利用了寶貴的資源。

“3R標識”是由3R推進委員會確定的,旨在通過易于理解的方式讓民眾理解3R的宗旨,使3R活動更加友好,鼓勵更多人積極參與和合作。企業、NPO等組織和地方政府在進行3R相關的實踐活動和宣傳活動時可免費使用該標識。

生態園的進步

對環境友好型“生態園”進行認證,目前日本有26個生態園,成為所在區域物質循環的中心。目前正在進行示范項目,以使這樣的生態園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

迄今為止采取對策的成果

廢棄物的產生量

直到2000 年左右,日本國內一般固廢和工業固廢的排放量一直在增加,特別是在高速增長期(1960年代至1970年代)和泡沫經濟期(1980年代后期至1990年代前期)。而2000年以后,隨著垃圾分類回收和循環利用的進展,循環型社會構建的推進,以及產業結構的變化和經濟波動,固廢的排放量呈下降趨勢。

最終處置量和減量

針對不斷增長的一般固廢和工業固廢產生量,日本通過焚燒和回收利用來消減最終處置量。自 2000年以來,在《循環基本計劃》中設定了最終處置量的目標值,通過有計劃且有效的焚燒和回收利用,減少最終處置量。1978-2012年的數據顯示,日本一般廢棄物的最終處置量從最高點的20%(1978年)下降到4.6%(2012年),工業固廢的最終處置量從最高點的91%(1985年)下降到12%(2012年)。

一般固廢的資源化量和回收率

自1990年代以來,隨著各種回收法和循環基本法等法律體系的完善,一般固廢的再生利用取得了穩步進展。

二噁英排放

為了解決伴隨垃圾焚燒產生的二噁英等有害物質問題,通過法規和焚燒設施的完善、以及產學官協同進行調查研究和技術開發,推動了問題的妥善解決,結果是大幅消減了二噁英的排放減少了健康危害。

作者左健,系日本九州大學城市環境系統工學博士,天津市“千人計劃”創業人才,湖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城市環境系統優化、系統建模及數據分析、環境經濟和生命周期評價。曾任職日本北九州市立大學國際環境工學部研究員、國際咨詢公司ERM高級科學家、天津裕川集團副總經理、杭州錦江集團技術研究院院長兼生態事業部副總經理及CTO。發表論文40多篇,發明專利7項。承擔《環境系統學》、《環境經濟學》等課程教學。

日本廢棄物的處理經歷了從戰后開始改善公共衛生到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間公害問題逐漸顯現并制定對策,再到二十世紀末期逐步構建循環型社會,至今已形成了完善的廢棄物處理和回收利用體系。近年來垃圾分類國策的實施正在推動我國固廢管理體系的全方位升級。以日本為鏡,循環型社會的創建不可一蹴而就,需要法律體系和硬件設施的不斷完善,3R意識的養成也需要根植于居民生活中。垃圾分類方法也需隨著經濟增長和生活習慣的改變而進行動態更新及調整。

本文作者曾在日本長期做環保領域研究,且深入了解中國環保產業,現在湖南大學公管學院深入研究環保領域的公共管理問題,本文將是她在中日環境管理機制和產業比較方面系列文章的第一篇。E20研究院已與作者所在湖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就環境領域公共管理及中日環保產業發展比較等方面進行深度研究合作。

編輯: 趙凡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sf85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水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