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2020-06-05 09:11
來源: 中國水網
作者: 全新麗
兩年前,中國水網曾經有一篇報道《“不死鳥”韓小清》,講述了曉清環保及其創始人韓小清的故事。兩年過去了,環境產業的格局在變化,“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樓塌了”的故事又出現不少。那么,“不死鳥”現在還好嗎?
相關閱讀
兩年前,中國水網曾經有一篇報道《“不死鳥”韓小清》,講述了曉清環保及其創始人韓小清的故事。
在環境產業的跌宕起伏中,不少企業被清洗出局。韓小清也經歷過數次社會動蕩產業格局更迭造成的公司起起落落,挺過幾次重大危機,又重新活過來,被行業稱為“不死鳥”。
兩年過去了,環境產業的格局在變化,“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樓塌了”的故事又出現不少。那么,“不死鳥”現在還好嗎?
韓小清
越難越要創新,為未來創造機會
“這兩年環保行業大洗牌,但我們還活著。要感謝投資人,他們那么信任我,投了公司那么多錢,使公司得以快速發展。我們也曾一時頭腦發熱,還好及時踩住了剎車。”韓小清語氣平靜,畢竟這樣的危機時刻對他來說已不是第一次。
2000年,曉清環保就曾遭遇重大危機,因為“三角債”問題,國內的大批國企用戶破產、重組,曉清環保也被帶入泥潭。
危局中,韓小清將主要精力放在了技術研發上,主攻高難度工業廢水處理。幾年過去,工業企業重新煥發生機,各種項目紛至沓來。因為有技術儲備,曉清環保獲得了幾個大項目:成功完成了燕京啤酒、青島啤酒、新華制藥、哈爾濱制藥總廠等高難度工業廢水項目,現金流好轉起來,公司起死回生。
去年由于和投資人股東之間的爭端,曉清環保再次面臨危機,在多方斡旋之下,雙方達成和解,并希望引入新的戰略投資人。
韓小清說,越是困難越要創新,曉清公司的技術都是逼出來的。這幾年又在不斷研發新技術、新產品。
曉清環保目前主要圍繞三個領域:水、固廢和生物質能源
在水處理領域主要的技術有兩個:一個是污泥減量化,通過微生物、優勢菌種,做到系統原位減量,能夠做到4萬噸規模的污水處理廠污泥減量90%。另一個是脫氮填料,通過多種微生物的協同作用快速去除水中的總氮。
在固廢領域的主要技術是垃圾資源化處理技術,針對100-500噸每天規模的生活垃圾,可以做到分光吃凈,并產生大量沼氣,然后精制天然氣。
在生物質能源方面的技術是通過厭氧處理餐廚、畜禽糞便、秸稈、菜葉等一些有機物,產生沼氣,從而獲得經濟效益。
企業遇到外部環境變化,要有真功夫,才能活過來,韓小清嘴里的“真功夫”就是他親力親為研發的技術、產品、工藝包。
因為總是沖在技術和市場第一線的緣故,他難免有一些自負:“去年確實裁員不少,公司有我一個就活過來了。”他還講了一件事:有一個項目調試很久都不達標,他親臨現場,仔細觀察每一個處理環節,最后30分鐘內解決了問題。
他同時也認識到:光有技術不一定能將企業做大做強,要有技術、資本,商業模式有機結合起來才能熬得住。
活著最重要
熬得住,這是韓小清數次提到的一個詞。
困難的時候蟄伏起來,舍車保帥,練內功,等經濟周期起來后又可以生存。這是曉清環保多年來一直存在的秘訣。韓小清說:“熬不住的同時代人早關門了”。
韓小清認為自己的技術是成熟的,關鍵是商業模式,設計一定要適合中國國情。熬得住,同時也要認清形勢,認清自己從何處來,向何處去。
他的重心是:為農村縣域經濟,提供全方位的環保服務。現在的情況是民營企業主要是在撿漏。立足一個縣,看看手里有什么武器,有什么核心技術,和巨頭們錯位競爭,差異化,就一定能分到一杯羹。
市場環境永遠在變化,有時完全不受企業家把控。韓小清認為,做企業每一個臺階都面臨挑戰,天花板是自己,敵人是自己,必須要內心強大。他笑著說:“現在也有同行遇到困難,那些困難我都遇到過,遇到坎兒了一定要挺住。不管是人還是企業,活著最重要。”
他一直說感謝投資人,要對投資人負責,確保股東利益,而只有企業生存下去才符合各方利益。
他一再強調價值觀問題,說做企業要不忘初心。曉清環保的初心是什么?因為他本人學環保水處理專業,所以就想利用工程實踐和技術產品為環境治理做出貢獻。
不忘初心,不管走得多遠,心里不發虛。但是又不能空談理想,他說:“就像培養小孩,首先要有賺錢本領,再談遠大理想。”技術就是他認為的環境企業的賺錢本領。
不要著急
韓小清說,回顧初心,技術為本,練好內功,有技術、有商業模式、有資本,這是環境企業活下去的王道。
他樂觀地表示:經過一兩年的調整,中國經濟還會繼續高速發展。中國這么大,有的是機會,放眼望去,2000多個縣城,是他的目標所在。
“但我們要往前走,錯的要反思。”他說,企業最重要的是戰略,而制定戰略,一定要明白自己從何處來,向何處去,要有自己的商業模式。
不要眼紅人家拿大項目,做大事,人家做的很好,換你不一定能做成,因為占有資源不同,人家的成功你不一定能夠復制,要做適合自己的,“有活兒干,有錢賺,有利潤”,這就是他玩命兒搞技術研發的目的。
他的話時不時地透露出一點宿命感,“有時你越想干的越干不成。”
在行業里,韓小清打乒乓球是很有名的。他說自己曾經是北京市乒乓球少年冠軍,發自內心地熱愛這項運動,甚至兒時還有世界冠軍的夢想,但是終究還是選擇了上大學。
高考時,因為畢業于清華的父親天天訓斥,他做夢都想考上清華。作為運動員他是可以加分的,但是當年的高考作文題目為“毀樹容易種樹難”,語文成績很好的他卻因為寫砸了這篇作文導致成績不理想,最終去了北京建筑工程學院讀了給排水專業。他后來考上了清華環境系的研究生。在清華王占生導師的熱情鼓勵下,他選擇棄學去艱苦創業,直到后來又去讀了清華的EMBA,才最終圓了清華夢。
編輯: 王媛媛
E20環境平臺合伙人 綠谷工作室主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