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2020-04-28 10:21
來源: 中國水網
作者: 薛濤
近日,劉潤(微信號runliu-pub)發布了一篇原創文章,題為《我為什么說員工忠誠度是個偽命題?》,表達了作者多當前員工忠誠度和能力之間如何選擇與協調的觀點。對此,E20環境平臺執行合伙人、E20研究院執行院長、湖南大學兼職教授薛濤對本文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如果是我,我會選二象限來挑戰公司的整體管理能力,也只有能用好二象限,公司才可以卓越而不是良好。因為概率上一象限可遇不可求概率上會有而不豐足。四象限的本來就是不被關注的。
二四象限中做選擇確實是難點,不追求效率的壟斷性企業肯定選四(所以一些國企內部愛說忠誠大于能力),但是在嚴酷的市場競爭中追求企業整體面極致效率的話,就會糾結。
選四棄二安全而對管理能力挑戰小,但是因此會放棄效率;選二除了培養好的人才會流失,還有被反水的巨大風險(那個傷害也不小)。
但是,想要有卓越的成功都是既要忠誠還要聰明的,尤其在當前供給過剩的時代,明知山有虎 偏向虎山行是唯一的路徑。
“第一象限中既忠誠又聰明的員工,當然是首選;
第三象限中既不聰明也不忠誠的員工,當然不選。
我們糾結的其實是第二象限和第四象限的員工,聰明但不忠誠或者忠誠但不聰明。”
對于如何看待忠誠度,在極大概率上,其實是考驗上級管理者的能力,而不是表面看到的員工本身,本文寫的很好,贊同,管理管理,管而不理(比如過度依賴kpi做管理),必然是失敗的,理的內容之一,就是激發員工的善意和忠誠。
附:
我為什么說員工忠誠度是個偽命題?
作者:劉潤 來源:微信號runliu-pub
在新冠疫情影響下,“緊急辭職信怎么寫?” 成了瀏覽器搜索條目的前排,“疫情之后就辭職” 的討論樓層也在論壇越建越高。
不僅僅是國內,截止上周,美國已有六百六十萬人提交失業報告,其中不乏大量自愿離職者,因為疫情期間的失業補貼多于他們的原有工資。
網友也調侃到:“疫情是塊照妖鏡,也是試金石,是測試員工忠誠度的神器。”
其實不僅僅是現在疫情期間,以前也經常有人問我:“員工忠誠度和聰明程度該怎么平衡取舍?
企業應該選擇忠誠度高但不太聰明的員工,還是聰明但忠誠度低的員工?”
追求優秀員工的穩定性一直是每一個企業的內在訴求。但如何抉擇和平衡員工的忠誠與能力,一直是企業招聘和管理的難題。
---
忠誠和聰明,其實是兩個維度的事情,我們可以用 “二維四象限方法” 辯證的思考這個問題。
我們把一個員工的忠誠程度設為橫軸,聰明程度設為縱軸,就得到了如圖四個象限。
面對第一象限中既忠誠又聰明的員工,當然是首選;第三象限中既不聰明也不忠誠的員工,當然不選。
我們糾結的其實是第二象限和第四象限的員工,聰明但不忠誠或者忠誠但不聰明。
面對兩難,我們該怎么選?
— 1 —
忠誠度是個偽命題
我們先來說第一個維度 —— 忠誠。
如今員工忠誠度低、離職率高成了普遍現象。
據智聯招聘19年發布的《雇傭關系趨勢調研報告》數據顯示,超過七成(74.2%)的員工三年之內與企業分道揚鑣。
其中 38.6% 的員工的工作年限不滿一年,35.6% 在一至三年間,僅有 24.5% 的員工在一家企業工作超過三年。
并且,有 65.4% 的職場人士表示預計自己三年之內就會跳一次槽。
調查中,52% 的員工表示如果有更好的機會就會離開,17.7% 表示對公司沒什么情感,隨時可以走。
如此趨勢,也應證了那句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員工。”
高居不下的離職率不僅提高了企業的用人成本,也增加了組織效能的提升難度。
因此,很多企業,把 “員工忠誠度” 看得很重,把忠誠看成是好員工的一種品質,甚至是一種企業文化。
但其實,“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 和 “企業對員工的吸引力” 是一組概念,不能拆分。
忠誠,只是企業的實力和企業家的魅力在員工心目中的一個投射、一種結果,從而形成的員工對企業和企業家深度認可的一種心態。
員工忠誠度是用來衡量企業、企業家是否做得足夠好的一把尺子,而不是對員工提要求的一把刀子。
領教工坊的創始人肖知興教授說過,員工與企業家本質是合伙關系,而企業是這個合伙關系的共同體。
這種共同體有三種形態:利益共同體,事業共同體,命運共同體。
一個優秀的員工會留在你的公司,必然是因為上面的三個原因之一。請不要把這三個中間的任何一個原因,幻想成是員工單方面對企業的忠誠。
所以,忠誠度,我一直認為它是個偽命題。
編輯: 趙凡
目前在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攻讀博士學位,此前分別在武漢大學和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獲得理學學士和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現任E20環境平臺執行合伙人和E20研究院執行院長,北京易二零環境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湖南大學兼職教授,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院客座教授,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碩士生校外導師,天津大學特聘講師,并兼任北京大學環境學院E20聯合研究院副院長,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PPP雙庫的定向邀請專家,世界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注冊專家(基礎設施與PPP方向)、國家綠色發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專家咨詢委員會專家庫專家、巴塞爾公約亞太區域中心化學品和廢物環境管理智庫專家、中國環保產業研究院特聘專家、中國環保產業協會環保產業政策與集聚區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垃圾焚燒專家委員會委員。住建部指導《城鄉建設》雜志編委、《環境衛生工程》雜志編委、財政部指導《政府采購與PPP評論》雜志編委,并擔任上海城投、中建環能等上市公司獨立董事。
在PPP專業領域,薛濤現任清華PPP研究中心投融資專業委員會專家委員、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PPP專委會秘書長、中國PPP咨詢機構論壇第一屆理事會副秘書長、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PPP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家發改委國合中心PPP專家庫成員、中國青年創業導師、中央財經大學政信研究院智庫成員、中國城投網特聘專家等。
20世紀90年代初期,薛濤在中國通用技術集團負責世界銀行在中國的市政環境基礎設施項目管理,其后在該領域積累了十二年的環境領域PPP咨詢及五年市場戰略咨詢經驗,曾為美國通用電氣等多家國內外上市公司提供咨詢服務,對環境領域的投融資、產業發展和市場競合格局有著深刻理解;2014年初加入E20研究院并兼任清華大學環保產業研究中心副主任,著力于環境產業與政策研究、PPP以及企業市場戰略指導等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