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2020-02-03 09:19
來源:
作者: 薛濤
2019年的春節黃金周,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是10050億人民幣,占2019年全年的2.44%,注意這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是包括餐飲收入的。
另外一個是旅游業收入,春節假期是全年僅有的2個黃金周之一,2019年的春節黃金周,全國旅游總接待人數4.15億人次,實現旅游收入5139億元,同比增長8.2%。
注意就2019年而言,春節黃金周的旅游收入占到了全年的9%左右。
我們可以注意下這兩個數字,社消總額為1.005萬億元,旅游收入為5139億元,我們和中國2019年對美出口下降2700億元比較下,可以看出這次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規模。
除了以上社消和旅游收入之外,還有交通運輸收入,電影票房收入等等各種。
更進一步,1月31日及其以后本來應該開工了,但是全國還要繼續停工到2月9日,等于又要損失大約10天的工作時間,除了繼續影響10天的社消+旅游收入之外,還會影響到出口,投資(包括制造業+基建)。
對于企業來說,不開工也是有成本的,廠房租金,庫存物料的資金占用,貸款利息,工人工資發放和社保繳納,訂單取消,交期延遲罰款....所以繼續長期放假是不可行的。
所以就對經濟的影響而言,內部的問題會大于外部的挑戰。
因為中國作為超大國家,核心在于處理好內部問題,內部做好了,外部的壓力都是可以克服的,比如前不久有人說WHO的“疫區”裁決讓中國面臨經濟拐點,甚至還有人用“生死裁決”四個字,從常識判斷就不可能,一個國際衛生組織就能夠決定中國的前途?能夠做到美國人做不到的事情?笑笑就好。
但是反過來說,如果內部問題做不好,那么戰勝和克服外部力量也會受到嚴重影響。
第二個想法:政府部門的“產業升級”
這次的疫情,湖北省和武漢市政府,還有紅十字會都遭到了強烈的批評,
暴露出來的大量問題,比如大量患者就診排隊積壓,醫院物資嚴重不足甚至告罄,沒有及早的進入疫情響應狀態,倒是處理了幾個醫生傳謠言,記者發布會的口罩產能數據錯誤,黃岡衛健委主任無法回答巡視組問題等等。
現在如果天天刷微博,簡直是各種負面信息大集合,看了一天微博下來,心情往往會變得很糟糕,覺得湖北和武漢政府是在是太差了,太腐敗了。
但是另一方面,我們也要知道,
湖北省和武漢市卻是近年來國內經濟發展的“明星地區”,
國家統計局統一核算的GDP,
2019年湖北省在經濟總量全國第7位的情況下,還保持了全國較快的經濟增速,
2019年其實際經濟增速全國第8位,經濟名義增速全國第7位,
2019年湖北省經濟總量比2018年增加了超過3800億元,增量僅次于廣東,山東,江蘇,浙江和河南,排全國第6位。
就武漢市而言,則和成都,南京,杭州一起成為全國四大一線城市之外的新一線城市。
武漢市引進了富士康,京東方,長江存儲,華為研究所等各種大型項目,可以說在先進產業發展方面勢頭迅猛,因此至少在經濟發展方面,湖北省的官員們做的是不錯的。
合理的解釋是,正如中國經濟的“產業升級”在各個產業方面進度不一一樣,地方政府各個部門在“能力升級”方面同樣進度不一。
說起中國的產業,我們都知道是有先進的,有落后的,先進的如高鐵技術裝備,基建,特高壓電網,4G/5G通信設備等,落后的如制藥業,先進機床,科研儀器設備,集成電路設計制造等產業領域,我國相對于發達國家還差距較大。
其實政府部門也是一樣的,有的方面在升級方面做的比較好,有的方面則比較滯后,經濟方面的耀眼成績只能說明經濟相關職責做的好,不代表其余部門的水平一定就會有這么高。
這次疫情,到2月1日24時為止,不僅累計確診人數已經上萬人,而且已經有304人死亡了,全國上下投入了巨大的資源,同時經濟發展還受到影響。這次疫情結束后,是一定會處理相關責任人的,出了這么大的問題,怎么可能不處罰呢?
這個我們就不討論了,問題是在于,如果今天疫情不是發生在湖北,而是發生在其他省份,那么我們對哪個省份有十足的信心一定會做的比湖北省和武漢市好?
我在微博上曾經看到過這個問題,網友們也明顯信心不足,列出的多是上海,浙江,廣東等不到五個省市,這也說明,盡管國民強烈的批評湖北和武漢,但是實際上大家心里還是清楚,此次湖北地方政府暴露出來的問題是普遍性的。
因此推動更多政府部門的“能力升級”才是關鍵。
最簡單的例子,這次的湖北紅十字會受到了公眾的強烈批評,其作為社會捐助物資的主要渠道,運作方式還很原始效率低下,物資大量堆積而不能及時到達急需物資的武漢相關醫院手中,甚至現在還在用介紹信的形式來領取物資。
其實把物資及時送到醫院手里這個核心問題解決好了,網友對其他問題的關注,例如有一萬多個口罩到了莆田系醫院,關注量會小很多。
物資不能及時到達醫院,這是有點讓人匪夷所思的,因為中國目前是全世界物流體系最好的國家,物流效率更是世界最快,不應該出現這樣的情況。
為什么紅十字會不能充分利用中國先進產業升級的成果呢?
以中國的公安部門為例子,就是充分利用中國先進技術和產業進步提升治理能力的典型。
現在全國批評警察的各種聲音都有,但是幾乎沒有人批評說“中國警察能力差,想破案破不了案”,因為現在對于刑事案件,中國的警察們只要投入資源,破案速度都是光速。
這背后的原因,就是中國公安部門投入了大量資源用于技術進步和體系建設,遍布全國的天眼安防系統,以及DNA檢測等技術機構不斷下沉和成本降低,還有刑偵技術不斷進步,都極大的幫助了中國警察們提高了社會治安治理能力。
實際上,中國各地的公安部門,現在是阿里,華為,騰訊,海康威視,大華科技等公司的大客戶,可見對于技術進步的重視程度,一些最新的人工智能技術,例如車牌識別,人臉識別,步態識別等,公安部門都是最先應用的一批。
編輯: 趙凡
目前在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攻讀博士學位,此前分別在武漢大學和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獲得理學學士和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現任E20環境平臺執行合伙人和E20研究院執行院長,湖南大學兼職教授,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院客座教授,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碩士生校外導師,天津大學特聘講師,并兼任北京大學環境學院E20聯合研究院副院長,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PPP雙庫的定向邀請專家,世界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注冊專家(基礎設施與PPP方向)、國家綠色發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專家咨詢委員會專家庫專家、巴塞爾公約亞太區域中心化學品和廢物環境管理智庫專家、中國環保產業研究院特聘專家、中國環保產業協會環保產業政策與集聚區專業委員會委員。住建部指導《城鄉建設》雜志編委、《環境衛生工程》雜志編委、財政部指導《政府采購與PPP評論》雜志編委,并擔任上海城投等上市公司獨立董事。
在PPP專業領域,薛濤現任清華PPP研究中心投融資專業委員會專家委員、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PPP專委會秘書長、中國PPP咨詢機構論壇第一屆理事會副秘書長、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PPP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家發改委國合中心PPP專家庫成員、中國青年創業導師、中央財經大學政信研究院智庫成員、中國城投網特聘專家等。
20世紀90年代初期,薛濤在中國通用技術集團負責世界銀行在中國的市政環境基礎設施項目管理,其后在該領域積累了十二年的環境領域PPP咨詢及五年市場戰略咨詢經驗,曾為美國通用電氣等多家國內外上市公司提供咨詢服務,對環境領域的投融資、產業發展和市場競合格局有著深刻理解;2014年初加入E20研究院并兼任清華大學環保產業研究中心副主任,著力于環境產業與政策研究、PPP以及企業市場戰略指導等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