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2015-07-06 10:26
來源: E20環境平臺
作者: 薛濤
通過對設施普遍閑置的安全分析,可以得出的結論是:“天價”而復雜的污水設施,如果沒有政府的后續資金投入是難以為繼的,將來有可能成為“一堆廢銅爛鐵”。
按“技術不是一種力量,只能是能量的轉換器”、“末端技術救不了我們的環境”的生態經濟學原則,采用這種高級處理技術,可能出現“凈化了水去污染了土壤和空氣”的惡性循環。同時,在中國的農村地區,這種高成本的末端處理技術取得的成效,可能會被農村更大的面源污染所抵消。20世紀70年代美國村鎮污水處理技術路線的經驗教訓,值得我們借鑒。
污水就地生態技術在美國等發達國家農村得到了廣泛應用,我國一些地區也已經采用。北京市遠郊區縣可以利用一些沙荒地,發展污水就地處理系統,這樣既處理了污水,又可以打造成一片綠地,是實實在在的生態建設。筆者認為:就地生態技術是解決農村污水的根本出路。
(來源:E20環境平臺 作者:薛濤 發布時間:2015-7-1)
編輯: 李曉佳
目前在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攻讀博士學位,此前分別在武漢大學和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獲得理學學士和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現任E20環境平臺執行合伙人和E20研究院執行院長,湖南大學兼職教授,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院客座教授,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碩士生校外導師,天津大學特聘講師,并兼任北京大學環境學院E20聯合研究院副院長,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PPP雙庫的定向邀請專家,世界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注冊專家(基礎設施與PPP方向)、國家綠色發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專家咨詢委員會專家庫專家、巴塞爾公約亞太區域中心化學品和廢物環境管理智庫專家、中國環保產業研究院特聘專家、中國環保產業協會環保產業政策與集聚區專業委員會委員。住建部指導《城鄉建設》雜志編委、《環境衛生工程》雜志編委、財政部指導《政府采購與PPP評論》雜志編委,并擔任上海城投等上市公司獨立董事。
在PPP專業領域,薛濤現任清華PPP研究中心投融資專業委員會專家委員、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PPP專委會秘書長、中國PPP咨詢機構論壇第一屆理事會副秘書長、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PPP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家發改委國合中心PPP專家庫成員、中國青年創業導師、中央財經大學政信研究院智庫成員、中國城投網特聘專家等。
20世紀90年代初期,薛濤在中國通用技術集團負責世界銀行在中國的市政環境基礎設施項目管理,其后在該領域積累了十二年的環境領域PPP咨詢及五年市場戰略咨詢經驗,曾為美國通用電氣等多家國內外上市公司提供咨詢服務,對環境領域的投融資、產業發展和市場競合格局有著深刻理解;2014年初加入E20研究院并兼任清華大學環保產業研究中心副主任,著力于環境產業與政策研究、PPP以及企業市場戰略指導等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