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偷拍视频,天天射天天添,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三区麻豆AV网站,成人综合国产乱在线

首頁 > 專欄 > 正文

2019水業戰略論壇:從長江大保護看水務行業發展的困局和破局

時間: 2019-05-05 11:00

來源: 中國水網

作者: 安志霞、井媛媛

1557024684109202.png

在國家基金賬本中,與環保直接相關的為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收入、國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基金收入、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收入、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收入、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收入、污水處理費收入。在這幾類中,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收入為中央收入、國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基金收入為中央地方共享收入,剩余幾類均為地方政府基金收入。

1557024709502087.png

通過分析財政預算報告數據可以發現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收入在2014年之后趨于穩定,而污水處理費從2015年開征之后呈現每年攀升的狀態。而在其它與環保相關的政府性基金中,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占比近85%,在歷史趨勢線中呈現整體上揚趨勢,且遠超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

1557024730203266.png

依照支出計算,在兩個賬本中,環保從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科目包括節能支出項下的污染防治(大氣、水體、固體廢棄物與化學品)、自然生態保護(生態保護/農村環境衛生);城鄉社區環境衛生(環衛以及垃圾處理相關支出);農林水(農業資源保護與修復利用、江河湖庫水系綜合整治、農村人畜飲水),而相應的政府性基金支出包括國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基金、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污水處理費。

1557024759182729.png

縱觀全國地方政府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事項分類則發現,城鄉環境衛生支出在直線上升,伴隨環衛市場化和后端生活垃圾處理需求的不斷增加,而直接列明環保類支出陡度從2016年開始直線上升,暫且不論其支出實際源自哪里,水十條、土十條、大氣十條政策疊加,擾動了正常的支出頻率,環保產業的政策性刺激效應非常明顯。而其它環保(農林水)卻在近些年,一直呈現出直線狀態(僅在2015年出現波動)。

而在地方政府環保支出中,中央轉移支付占比卻急劇下降。該變化也與國家宏觀政策環境息息相關。《國務院關于改革和完善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制度的意見》國發〔2014〕71號明確要完善一般性轉移支付、從嚴控制中央專項轉移支付;而中央對地方環保支出主要通過專項轉移支付。除此之外,2015年新環保法開始正式實施,新環保法把地方政府作為環境的一級責任主體,這幾年不斷加壓。在2015年之前,中央環保支出與地方環保實際支出所占比例呈現穩定狀態;在宏觀財政政策及環保政策變化背景下,而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的環保支出從2014年開始逐年下降,在中央的錢投入總額基本不變的情況下,現在總共的環保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地方已經從三七變二八,中央的錢沒有變,地方多花了15%的錢。

1557024787172295.png

在分析政府性基金預算賬戶時發現一個比較奇怪的現象,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收入安排的支出與污水處理費安排支出與相應的收入,每年基本都會有盈余。這個可能與污水處理費賬戶管理和統計不太完善有關。

1557024813205645.png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發現,地方財政實際承擔的環保支出壓力逐年上升,地方公共預算收入面臨增長放緩、中央支付占比降低、收取不規范的現實情況,地方公共預算支出壓力不斷加大,與此同時,水十條、土十條、大氣十條等釋放的環保需求越來越大,PPP模式發展受阻等幾重背景之下,地方政府如何保障環保領域的支出值得進一步思考和探究。

假如通過數據量化分析地方政府的環保財政支出壓力,可以發現以下情況。在一般公共預算賬本中,假如將地方政府歷年環保財政支出按照是否有收入來源開展對照分析,可分為三類,環保稅收類、中央專項轉移支付類、環保“赤字”支出類(無收入來源部分的環保支出)。在地方政府環保支出中,環保“赤字”支出占比歷年全國環保支出比例從2011年30%上升至2018年60%左右,環保“赤字”支出占比在不斷增加。

地方政府的環保赤字支出并沒有收費來源,也沒有中央的定額支付,必須得從自己土地收入盈余和一般公共預算其它稅收中,比如營業稅、增值稅或者老百姓(603883)交的個人所得稅,擠出來做環保投入,像軍費和教育經費一樣。假設環保“赤字”支出從地方政府歷年稅收收入中獲取,則八年間,環保“赤字”支出占比地方政府歷年稅收收入的比重已從1%上升至4%。另外一方面,因為存在污水處理費的實際收入來源形式,若將這筆費用彌補環保“赤字”支出,則占比有望拉低1個百分點,而如果將污水垃圾全成本由居民付費而計算在內,則環保“赤字”支出占比有望被繼續拉低至2%左右(相關閱讀→ 1、一邊提標不停,一邊水價過低:污水處理費用年缺口上千億;2、垃圾收費 | 香港來了,北上廣深還會遠嗎?)。

1557024840745266.png

而長江經濟帶環境治理資金需求在從2018年2400億元有望飆升至2025年5300億元。如果按照現在地方政府收入支出結構并不發生變化,則長江經濟帶環保“赤字”支出壓力將繼續上升,并將遠超4%。如果支出壓力持續放大,且目前收入來源中的稅收結構、中央轉移支付并未得到有效緩解,那么長江經濟帶地方政府環保“赤字”率將持續增加,并將明顯加速。也就是說,長江經濟帶環境治理資金需求壓力巨大,而資金短缺情況尚無法得以滿足;如果做到現在的局面,我們長江沿線的地方政府將面臨較大的地方環保壓力,至少在4%-5%之間,也是地方政府必須做一些新的機制變革,才能解決環保問題。

1...23456789

編輯: 趙凡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薛濤

目前在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攻讀博士學位,此前分別在武漢大學和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獲得理學學士和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現任E20環境平臺執行合伙人和E20研究院執行院長,湖南大學兼職教授,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院客座教授,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碩士生校外導師,天津大學特聘講師,并兼任北京大學環境學院E20聯合研究院副院長,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PPP雙庫的定向邀請專家,世界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注冊專家(基礎設施與PPP方向)、國家綠色發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專家咨詢委員會專家庫專家、巴塞爾公約亞太區域中心化學品和廢物環境管理智庫專家、中國環保產業研究院特聘專家、中國環保產業協會環保產業政策與集聚區專業委員會委員。住建部指導《城鄉建設》雜志編委、《環境衛生工程》雜志編委、財政部指導《政府采購與PPP評論》雜志編委,并擔任上海城投等上市公司獨立董事。

在PPP專業領域,薛濤現任清華PPP研究中心投融資專業委員會專家委員、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PPP專委會秘書長、中國PPP咨詢機構論壇第一屆理事會副秘書長、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PPP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家發改委國合中心PPP專家庫成員、中國青年創業導師、中央財經大學政信研究院智庫成員、中國城投網特聘專家等。

20世紀90年代初期,薛濤在中國通用技術集團負責世界銀行在中國的市政環境基礎設施項目管理,其后在該領域積累了十二年的環境領域PPP咨詢及五年市場戰略咨詢經驗,曾為美國通用電氣等多家國內外上市公司提供咨詢服務,對環境領域的投融資、產業發展和市場競合格局有著深刻理解;2014年初加入E20研究院并兼任清華大學環保產業研究中心副主任,著力于環境產業與政策研究、PPP以及企業市場戰略指導等方向。

作者新文章

作者熱文排行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sf85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水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