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2019-03-06 09:50
來源:
作者: 薛濤
由薛濤、湯明旺、李曼曼著的《濤似連山噴雪來:薛濤解析中國式環保PPP》一書承蒙眾多關注環保領域、關注PPP領域人士的高度熱情,首版2000本上市一個月內售罄。近日,該書升級再版后再次開售。第二版較首版在印刷及內容細節方面均有較大改善,尤其增加了作者講解的視頻音頻相關內容。本書目前在京東商城以及電力出版社的官方微店均有售,歡迎廣大讀者踴躍購買。
本文為作者薛濤自序,他希望,這本書可以讓大家不但明白PPP,明白環保,還能明白中國的國情,甚至還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市場研究方法,這是這本書里展示數據、邏輯圖和二維分析特別多的一個原因。
薛濤自序
2018年,PPP在規范中進入低谷,我才得出空來出本PPP的書。是不是有點晚了,好友劉世堅在微信群里說。
我抬頭看了看柜子里十多本PPP贈書。確實有點晚了,不過也不晚,關鍵看這本書怎么出,讀者怎么看。
PPP這樣一種事物,在國內其實也有二十多年的歷史了,而2014年全面引入后在國情下的異化而野蠻生長,里面確實摻雜了不少浮躁,這些僅僅注重短期工程利益的模式必然不能長久。潮總有漲退,關鍵是我們想在大潮漲落中學會什么。
PPP作為一種國際公認的市場化措施,在國內已經初具規模的流程,未來它很難退出或消亡,它會一直在公共服務提供方式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即便它的發展依然會令人不夠滿意和繼續有著反復的過程。水漫金山般的泡沫中可以隨波逐流,而在落潮下想找到PPP里可持續發展的機會,更需要依賴在國情下對PPP有能超越表象的內在理解。真正好的PPP還是需要理想的,有夢才會有遠方,實現客戶價值的才是穩定的商業模式,以公共服務效率長期提高為基礎實現政、企、民多贏的PPP才可能是靠譜的長久的PPP。
要做到這一點并不容易,必須深入某個行業去探索,而作為環保的研究者,我其實主要關心環保領域的PPP,因為那一直是二十年來主導環保產業中大部分比重實現發展的重大因素。但是我與他人在討論其他領域PPP的時候,卻發現我用環保領域的PPP演算出來的邏輯對理解其他行業的PPP也是有所幫助的。但是這個摸索過程也是很漫長的,新一輪PPP推行了兩年后的2016年,我才覺得自己算是理解了中國式的PPP,而由此而發的關于“主導中國式PPP的三大關系”和以環保PPP為例的“中國式PPP的四分類”,是這一年我在這個方面最重要的兩個總結,也算預言了一年后規范的到來。用熟了四分類的分析方法看待PPP,會覺得很舒適很趁手,兩年里我又做了一些延展,希望把這些呈現在書里,讓這本書能對兩類讀者有所益處,一類是希望琢磨出中國式PPP到底是咋回事的,一類是希望了解PPP里面的環保和環保里面的PPP的。
由于PPP(包括之前的特許經營)對中國的環保產業影響太大了,把環保和PPP的結合之處搞明白,可以對認知中國的環保產業起到很大的幫助。我這幾年在大學里給學環保的學生講校外課程中有個體會,他們也許比我更了解COD/BOD,卻基本上對環保產業和其相關的商業模式一無所知,而這本書應該可以在相當程度上做到這一點,比如可以去參考我在書里詳細介紹的環保產業九宮格。當然,讓學環保的大學生了解他該如何找工作,只是本書的一個副產品,能夠讓涉及市政環保服務的企業找到正確介入公共服務市場化的機會(PPP或者購買服務或者特許經營或者其他的),才是本書最重要的目的之一。
在我柜子里那些關于PPP的書籍,里面有很多是相當不錯的,他們幾乎都來自我和劉世堅合力發行的PPP“撲克牌”所列的專家們,我在這本書里進行不少引用。而這本書既然來得晚,那么我們寫作的時候也以讓它過期的時間更晚些為目標,為此這本書里幾乎沒有什么緊扣當前規制的著墨,主要是努力挖掘環保PPP里面更深的邏輯,可以幫助讀者對環保和對PPP的理解更深入些,可以幫助企業和政府的管理者完善商業模式和治理之道,甚至可以對理解中國的其他政經現象也有啟發。
感謝湯明旺和我在E20研究院一年多的共事,他和我一樣喜歡琢磨也喜歡動筆,但比我更安靜更愛看書。我們一起做了很多深入的PPP研究,他完全理解了我的PPP四分類法,并將之很好地運用在PPP在環保不同領域應用分析上,大家可以在書里看到十多個子領域的應用分析,對政府、企業或是咨詢公司面對具體項目都會有直接的幫助。也感謝來E20研究院不久的李曼曼,她比我更早學習了生態學理論和了解西方的一些實踐,并且嘗試在本書里將這些知識與我們對環保PPP的未來展望結合起來。
本書得到了來自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CL)巴特萊基礎設施中心主任張倩瑜教授、生態環境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吳舜澤主任、清華大學建設管理系博導王守清教授和北京清控偉仕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劉世堅的熱情推薦(詳見: 一封來自英國的推薦信;吳舜澤:推薦一本不錯的生態環保類PPP參考書;王守清談三個對PPP態度最中立的人之一; 一本PPP好書的邂逅),在此表示特別感謝。回想起這幾年在研討PPP時認識的諸位朋友,感覺很是幸運:這段時間是快樂的,因為結下了很多友誼,即便彼此可能有很多爭論;這段時間也是我們中大部分人離國家制定政策最近的一段時間,雖然我們確實需要反思最終我們做到的效果還是不夠好,但這種切身體驗可以讓我更深入地明白中國的很多事情,很生動地體會了三大關系對中國政經演繹的影響。
環保在中國還有很長時間的發展,PPP也不會消亡,兩者之間還會有很多共同的話題。我希望這本書可以讓大家不但明白PPP,不但明白環保,還能明白中國的國情,甚至還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市場研究方法,這是這本書里展示數據、邏輯圖和二維分析特別多的一個原因。
書名來自王興釗友推薦的李白《橫江詞六首》中的一首:“海神來過惡風回,浪打天門石壁開。浙江八月何如此?濤似連山噴雪來!”這幾年,PPP的高低起伏,正如一千多年前李白所感受到的橫江上的暴雨,山石峭立,白浪翻卷,有幸經歷于此,當一切歸于平靜,可以回味的東西許多許多。
水落石出方能行穩致遠,石頭是堅硬而實在的,泡沫必然不長久,而真正的價值也是堅實的。對于企業而言健康的商業模式本就該去實現客戶價值,而作為公共產品提供方式的PPP更要通過公共服務長期效率提高實現對公眾的價值,當然我也希望這本書里也能通過啟發讀者更廣泛的思考帶來物有所值。
2018年10月18日于玉泉慧谷
關于這本書
由薛濤、湯明旺、李曼曼合著的《濤似連山噴雪來——薛濤解析中國式環保PPP》一書近日升級再版,與讀者見面,深度解析20年發展歷史和四年來的曲折現狀。
本書通過對中國國情下環保類PPP的20年來發展歷史和四年的曲折現狀進行剖析,旨在讓讀者理解中國式PPP的核心邏輯和當前發展曲折的原因所在,掌握環保類PPP的實際應用和操作重點,以及了解PPP影響下環境產業的基本格局和發展規律。
本書共分為五章。第一章介紹中國環境產業格局和PPP的基本情況,第二章是詳細介紹作者的PPP四分類理論并以此演進分析,第三章是進一步歸納做好環保類PPP的幾個核心要素,第四章則介紹了環保14個細分領域PPP的基本情況和關鍵點,第五章對生態環保的未來趨勢做一些預判。
本書可以為生態環保類乃至其他領域PPP的項目方案設計開發者(地方政府或咨詢公司)提供頂層思路,可以幫助環保企業管理者制定自己在市政環保領域的發展戰略和具體戰術。當然,也可以為希望了解環境產業的金融界、政府、咨詢公司、研究機構、媒體和環保專業大學生提供一個不錯的參考。
《濤似連山噴雪來:薛濤解析中國式環保PPP》第一作者薛濤暢談該書的寫作目的
近日,有位讀者來信,表示看書不過癮,還想聽真人版課程。于是,12月26日,薛濤與書迷相聚PMR微課堂,用PPP獨特分類大法看穿迷局,講述專業見解,提升實戰能力。微課吸引了幾百人關注聆聽交流,當然,錯過的朋友們還可以通過下列音頻補課(完整音頻請點擊 一封來自英國的推薦信 了解)~~
上述視頻講解了四分類的深刻邏輯;之前在《財經》雜志V課堂錄制的視頻,也是他講解三大關系很好的課程。珍貴授課資料一網打盡(相關閱讀→ 《財經》視頻:薛濤談中國式PPP的“前世今生”與“獨樹一幟”)。
附部分書評:
編輯: 趙凡
目前在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攻讀博士學位,此前分別在武漢大學和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獲得理學學士和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現任E20環境平臺執行合伙人和E20研究院執行院長,北京易二零環境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湖南大學兼職教授,沈陽工業大學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兼職教授,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院客座教授,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碩士生校外導師,天津大學特聘講師,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PPP雙庫的定向邀請專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體污染治理工程技術應用中心村鎮水生態環境治理領域專家,世界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注冊專家(基礎設施與PPP方向)、國家綠色發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專家咨詢委員會專家庫專家、巴塞爾公約亞太區域中心化學品和廢物環境管理智庫專家、中國環保產業研究院特聘專家、中國環保產業協會環保產業政策與集聚區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垃圾焚燒專家委員會委員。住建部指導《城鄉建設》雜志編委、《環境衛生工程》雜志編委、財政部指導《政府采購與PPP評論》雜志編委,并擔任上海城投、天津創業環保、碧水源、中建環能等上市公司獨立董事。
在PPP專業領域,薛濤現任清華PPP研究中心投融資專業委員會專家委員、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PPP專委會秘書長、中國PPP咨詢機構論壇第一屆理事會副秘書長、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PPP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家發改委國合中心PPP專家庫成員、中國青年創業導師、中央財經大學政信研究院智庫成員、中國城投網特聘專家等。
20世紀90年代初期,薛濤在中國通用技術集團負責世界銀行在中國的市政環境基礎設施項目管理,其后在該領域積累了十二年的環境領域PPP咨詢及五年市場戰略咨詢經驗,曾為美國通用電氣等多家國內外上市公司提供咨詢服務,對環境領域的投融資、產業發展和市場競合格局有著深刻理解;2014年初加入E20研究院并兼任清華大學環保產業研究中心副主任,著力于環境產業與政策研究、PPP以及企業市場戰略指導等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