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清曾半開玩笑地說,PPP界有三個最中立的人,薛濤就是其中之一。能在現實社會中,不受PPP火爆與否的影響,不受自身立場干擾,保持思想和言論的獨立性確實難得。近日,在薛濤、湯明旺、李曼曼合著的《濤似連山噴雪來——薛濤解析中國式環保PPP》一書中,王守清就該話題寫了篇精彩的序言,正文如下。
薛濤所在的E20環境平臺,具有典型的環保智庫特征,同時在傳播上也頗有影響力。在他那里舉辦的幾次研討會活動,都在我國PPP的發展中留下深深的印記。初識薛濤,恰恰就是他在2014年5月20日舉辦的第一期“鏗鏘三人行”網絡直播活動(←請點擊),薛濤邀請金永祥和我一起探討剛剛被43號文開啟PPP熱潮的相關議題和發展前景。現在回顧起來,這個節目在業內確實是中央力推PPP以來最早對PPP進行深度研討且產生較大影響的公開活動之一。在這個節目中,我提出推廣PPP要循序漸進,不能搞運動,故說“我應該給PPP潑點冷水”(←請點擊)。也是在這個節目里,我獲得薛濤首提的一個廣為流傳的非正式頭銜。這次活動也讓我對初識的薛濤留下了深刻印象:風趣幽默,朋友眾多,思路敏捷卻又不失深度,言辭犀利卻又不失分寸。
之后幾年我們總能在各種PPP內部研討或公開論壇上頻頻見面,漸漸地我也注意到他對PPP逐步建立了自己的理論與實務體系,并且由此而發的觀點也越來越深刻和鮮明,甚至成為少數幾個有“炮哥”之稱的PPP大咖之一,尤其是他2016年的“三大關系”(←請點擊)和“PPP四分類”(←請點擊)之說。這些觀點在他兩年多后才出版的本書中終于有了系統的描述。可以說,從我做學術研究的角度來看,他對于PPP所創立的分類方法與工具,無論是與國內官方標準分類對比,還是與國際主流學派對比,都顯得有些特立獨行,但是結合中國市場尤其是環保PPP的實際應用來看,卻也頗有道理。我想之所以能有如此的效果,一個最重要的原因是他深耕于環保行業十幾年,對環保企業、環保產業和環保市場有深入的理解所帶來的。
當然,薛濤在業內的影響力,不光只是這一個原因。為了PPP的可持續發展,他能夠超越個人利益始終保持中立的態度,又能夠依靠其獨立和深入的思考給出有深度且不失建設意義的批評,這在PPP火爆的這幾年是難能可貴的。所以我曾半開玩笑地說,PPP界有三個最中立的人,薛濤就是其中之一。能在現實社會中,不受PPP火爆與否的影響,不受自身立場干擾,保持思想和言論的獨立性確實難得,我對此相當認可。
我專注于PPP教研二十多年,經歷過多次波峰波谷,深刻體會到能忍受長期寂寞修煉來的才是最真實和持久的。中央規范PPP后的下半場,也許會略顯冷清,但這時候更應該靜下心來學習和思考,才有利于PPP的可持續發展。我相信薛濤的這本新書,一定會給PPP的研究者和實務工作者,帶來很多特別的啟發,即使你不是環保圈的人。
清華大學建設管理系教授、博導
清華大學PPP研究中心首席專家
2018年9月22日于清華園
王守清說的那本書……
由薛濤、湯明旺、李曼曼合著的《濤似連山噴雪來——薛濤解析中國式環保PPP》一書正式與讀者見面,深度解析20年發展歷史和四年來的曲折現狀。
本書通過對中國國情下環保類PPP的20年來發展歷史和四年的曲折現狀進行剖析,旨在讓讀者理解中國式PPP的核心邏輯和當前發展曲折的原因所在,掌握環保類PPP的實際應用和操作重點,以及了解PPP影響下環境產業的基本格局和發展規律。
本書共分為五章。第一章介紹中國環境產業格局和PPP的基本情況,第二章是詳細介紹作者的PPP四分類理論并以此演進分析,第三章是進一步歸納做好環保類PPP的幾個核心要素,第四章則介紹了環保14個細分領域PPP的基本情況和關鍵點,第五章對生態環保的未來趨勢做一些預判。
本書可以為生態環保類乃至其他領域PPP的項目方案設計開發者(地方政府或咨詢公司)提供頂層思路,可以幫助環保企業管理者制定自己在市政環保領域的發展戰略和具體戰術。當然,也可以為希望了解環境產業的金融界、政府、咨詢公司、研究機構、媒體和環保專業大學生提供一個不錯的參考。
《濤似連山噴雪來:薛濤解析中國式環保PPP》第一作者薛濤暢談該書的寫作目的
近日,有位讀者來信,表示看書不過癮,還想聽真人版課程。于是,12月26日,薛濤與書迷相聚PMR微課堂,用PPP獨特分類大法看穿迷局,講述專業見解,提升實戰能力。微課吸引了幾百人關注聆聽交流,當然,錯過的朋友們還可以通過下列音頻補課(完整音頻請點擊文末“閱讀原文”)~~
上述視頻講解了四分類的深刻邏輯;之前在《財經》雜志V課堂錄制的視頻,也是他講解三大關系很好的課程。珍貴授課資料一網打盡(相關閱讀→ 《財經》視頻:薛濤談中國式PPP的“前世今生”與“獨樹一幟”)。
編輯:程彩云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