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濤第一季】第十二期:博天環境 與信心同行(下)
各位觀眾,大家好,歡迎來到E20的聽濤欄目,我是E20的傅濤。
今天我們談談行業里的領跑企業博天。
Q1:怎么看待博天的未來?
博天身上有一種正能量,他們本身跟我們新時代以人民為中心,為社會、環保這種普世價值,為這種最普惠的民生,一直默默奉獻的一個公司。它的政治方向是正確的。第二個,它的人,團隊,技術,管理,水平是到位的。有挫折是因為它的對外張力和我們現在大的環境匹配度不高,有些過了。實際上,及時收縮,很快會找回,及時地氣沉丹田,仍會煥發新的生機。
但這里有個難關要過。這個難關是資金流的難關。我相信,在不遠的未來,會看到,戰略性的,也可能是央企,也可能是戰略性的企業會在博天的基礎上跟趙總進行聯手。另外我們覺得環境的需求依然在釋放,像這樣優秀的企業是環境產業環境行業離不了的。一個環境產業的發展仍然需要這樣的一批優秀的公司來做支撐。再有一個因素,博天的基礎團隊并沒有離開,中流砥柱沒有離開。我想它的客戶基礎也都在,所以從這個角度因為有信心,因為相信它的未來,所以我覺得這一期節目里不用回避這個敏感的話題。
博天這樣的企業,這么大的困難都能再起,我想別的企業也會看到一種希望。
Q2:作為老朋友,怎么看趙總?
為什么我仍然會這么相信博天,相信趙總。趙總是我們萬里行的隊友,他跟我一起,已經有五六次,我們一起披星戴月、風雨兼程,在萬里行的路上,能看到一個人的真本性。
趙總跟我們萬里行上分享過一個故事。我們萬里行有一個傳統,每個人都要講一次自己最得意的事兒,還要講一個自己最尷尬的事兒。
趙總分享的最得意的事情,讓我印象很深。他剛剛畢業就分配到國有企業,其實是政府機關的,那時候,我們工作,他90年工作,我93年工作。90年工作的時候,其實政府國有企業還是一體的,他實際在體制內工作。剛上班,老員工就跟他講:你新來的,年輕人,要多做點貢獻,你就負責那個掃地,每天早上要幫我們三個辦公室,掃地,擦桌子,要把它做好。他聽了這個勸告,一做做了三年,幾乎每天他都是第一個,因為他住宿舍,離辦公室近。幾乎每天都第一個去,完成擦桌子、掃地。
三年以后,突然領導說,你這個小伙子真不錯,這么普通的事情,這么平凡的事情,你能干三年。所以他就成了北京市最早的后備干部,委以重任。因為這個場景我經歷過,所以當時我覺得一個人把小事能做到非常到位和認真的,他才能做大事。很多人認為做大事就不需要做小事,其實不屑于做好小事的人是做不成大事的。
所以我相信博天只要從逆境中間找出一條自己的路徑出來,他的心態很快就能恢復。因為這個小事……他再也回不到從前去了,他有更高的高度了,一定能上去。
Q3:環保公司該怎么看待上市?
可能大家還要有一個疑問就是看到很多的成功的民營上市公司在資本市場上都跌了跟頭,你可能會懷疑,還要上市嗎?上市的好處和壞處是什么?這個話題很大,一句話很難說清楚。本質來說我認為環保是個陽光的事業,我們是在治理環境,服務他人中間獲得自己的企業發展,股東收益,員工的發展。所以,環保這個行業,天生就是利他的,就是個開放的行業。
資本市場第一個特征,它需要你陽光開放,需要你報表各方面全都要亮開的,我們符合這個特征。資本市場另外一個好處,就是給你快速的融資能力,其實一個企業要做大離不開資本。遺憾的是,資本的周期,一個時期資本的錢富裕,拼命投,你融資就很方便,有一個時期,資本開始現金緊張,資本收緊,你可能融不到錢。
遺憾的是,我們的環境領域,有的項目,它是長周期的,做一個BOT,至少20年,可能長的話是30年,平均是25年。那我們需要一個在25年到30年穩定的一個資金配置。有的時候,我們資金可能跟不上這個資金配置。但股權投資、股權融資,肯定是更長久的,所以,資本上市以后,如果你走上重資產,理論上講,沒有資本市場的支持,是不可能做重資產的。
我也一直奉勸民營企業,它的路徑可能不是重資產,更多的是技術,是科創,是研發,是服務,那么這里面,我們對資本的依賴沒有像重資產那么重,但仍然我覺得民營企業上市有它的好處。
一個是我的品牌,因為我們既然是陽光開放、服務于他人的,我們這個上市以后的品牌效應會極大地增長,有利于我們融資,也有利于招攬人才,也有利于我們在客戶之間建立信任。第二個,你會合理地選擇你的資金配置。你可以選擇股權融資,也可以選擇債權融資,可以表內融資,可以表外融資的組合,你的選擇余地會更大。如果你沒有資本市場的支持,讓一個企業做大是不可能的。
拿博天為例,如果不是接通資本市場,它的發展高速增長路徑一定會受阻。但接通資本市場,是不是能做到超過威立雅,也有未知數,未必就一定能做得成。但是如果它不上市,我認為它難以做得成。在我們環境領域是這樣的,難以做得成。
所以我認為博天上市這樣的路徑仍然是正確的,只是我們后人后面的企業再考慮上市的時候,不要把上市當做一個終點,它是所有萬里長征的一個新起點,新的階段的開始,還需要秉承自己的創業初心,以客戶為中心,來組織自己的核心價值,而不是資本市場所綁架。因為資本市場演變得非常快,比我們環保產業變得快,我們并不匹配。這是我結合博天的一些建議,供大家參考。
欄目簡介:
《聽濤》:E20環境平臺首檔視頻欄目。
以個人視角來敘述環境產業里的主流企業,評價企業領袖人物,講述企業發展故事,梳理產業脈絡,揭示發展規律,啟發產業同行。
主講人:傅濤
E20環境平臺董事長、首席合伙人;E20研究院院長;清華海峽研究院生態中國創新中心主任;北京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兼職教授;《兩山經濟》、《環境產業導論》作者。
欄目定位及形式:知識類視頻節目
4月13日起首播,每期時長10分鐘左右;
后期還將推出關于環境產業發展歷程、趨勢的系統內容,以及對當下熱點話題的深度剖析。
傅濤親自講述,依托E20環境平臺20年來和環境產業的同行發展,及其本人20年來的深入研究及實踐,無論是宏觀政策還是微觀企業,無論是公開資料還是私人交往,均信手拈來,并融入自己獨特的觀點。
相關視頻
-
天健創新:從測量到感知,為客戶提供更加有效的數據服務2020-08-26 播放:39959
-
金山優水愛:麥可碳產品滿足客戶可持續需求2020-08-26 播放:11966
-
潔綠環境趙鳳秋:面向效果,系統性解決廚余垃圾問題2020-08-31 播放:8782
-
【聽濤第一季】第十一期:博天環境 與信心同行(上)2020-08-31 播放:9582
-
【聽濤第一季】第十二期:博天環境 與信心同行(下)2020-08-31 播放:8794
-
【易周刊】第十一期 四大熱點話題看月度產業動態2020-09-01 播放:13681
各位觀眾,大家好,歡迎來到E20的聽濤欄目,我是E20的傅濤。
今天我們談談行業里的領跑企業博天。
Q1:怎么看待博天的未來?
博天身上有一種正能量,他們本身跟我們新時代以人民為中心,為社會、環保這種普世價值,為這種最普惠的民生,一直默默奉獻的一個公司。它的政治方向是正確的。第二個,它的人,團隊,技術,管理,水平是到位的。有挫折是因為它的對外張力和我們現在大的環境匹配度不高,有些過了。實際上,及時收縮,很快會找回,及時地氣沉丹田,仍會煥發新的生機。
但這里有個難關要過。這個難關是資金流的難關。我相信,在不遠的未來,會看到,戰略性的,也可能是央企,也可能是戰略性的企業會在博天的基礎上跟趙總進行聯手。另外我們覺得環境的需求依然在釋放,像這樣優秀的企業是環境產業環境行業離不了的。一個環境產業的發展仍然需要這樣的一批優秀的公司來做支撐。再有一個因素,博天的基礎團隊并沒有離開,中流砥柱沒有離開。我想它的客戶基礎也都在,所以從這個角度因為有信心,因為相信它的未來,所以我覺得這一期節目里不用回避這個敏感的話題。
博天這樣的企業,這么大的困難都能再起,我想別的企業也會看到一種希望。
Q2:作為老朋友,怎么看趙總?
為什么我仍然會這么相信博天,相信趙總。趙總是我們萬里行的隊友,他跟我一起,已經有五六次,我們一起披星戴月、風雨兼程,在萬里行的路上,能看到一個人的真本性。
趙總跟我們萬里行上分享過一個故事。我們萬里行有一個傳統,每個人都要講一次自己最得意的事兒,還要講一個自己最尷尬的事兒。
趙總分享的最得意的事情,讓我印象很深。他剛剛畢業就分配到國有企業,其實是政府機關的,那時候,我們工作,他90年工作,我93年工作。90年工作的時候,其實政府國有企業還是一體的,他實際在體制內工作。剛上班,老員工就跟他講:你新來的,年輕人,要多做點貢獻,你就負責那個掃地,每天早上要幫我們三個辦公室,掃地,擦桌子,要把它做好。他聽了這個勸告,一做做了三年,幾乎每天他都是第一個,因為他住宿舍,離辦公室近。幾乎每天都第一個去,完成擦桌子、掃地。
三年以后,突然領導說,你這個小伙子真不錯,這么普通的事情,這么平凡的事情,你能干三年。所以他就成了北京市最早的后備干部,委以重任。因為這個場景我經歷過,所以當時我覺得一個人把小事能做到非常到位和認真的,他才能做大事。很多人認為做大事就不需要做小事,其實不屑于做好小事的人是做不成大事的。
所以我相信博天只要從逆境中間找出一條自己的路徑出來,他的心態很快就能恢復。因為這個小事……他再也回不到從前去了,他有更高的高度了,一定能上去。
Q3:環保公司該怎么看待上市?
可能大家還要有一個疑問就是看到很多的成功的民營上市公司在資本市場上都跌了跟頭,你可能會懷疑,還要上市嗎?上市的好處和壞處是什么?這個話題很大,一句話很難說清楚。本質來說我認為環保是個陽光的事業,我們是在治理環境,服務他人中間獲得自己的企業發展,股東收益,員工的發展。所以,環保這個行業,天生就是利他的,就是個開放的行業。
資本市場第一個特征,它需要你陽光開放,需要你報表各方面全都要亮開的,我們符合這個特征。資本市場另外一個好處,就是給你快速的融資能力,其實一個企業要做大離不開資本。遺憾的是,資本的周期,一個時期資本的錢富裕,拼命投,你融資就很方便,有一個時期,資本開始現金緊張,資本收緊,你可能融不到錢。
遺憾的是,我們的環境領域,有的項目,它是長周期的,做一個BOT,至少20年,可能長的話是30年,平均是25年。那我們需要一個在25年到30年穩定的一個資金配置。有的時候,我們資金可能跟不上這個資金配置。但股權投資、股權融資,肯定是更長久的,所以,資本上市以后,如果你走上重資產,理論上講,沒有資本市場的支持,是不可能做重資產的。
我也一直奉勸民營企業,它的路徑可能不是重資產,更多的是技術,是科創,是研發,是服務,那么這里面,我們對資本的依賴沒有像重資產那么重,但仍然我覺得民營企業上市有它的好處。
一個是我的品牌,因為我們既然是陽光開放、服務于他人的,我們這個上市以后的品牌效應會極大地增長,有利于我們融資,也有利于招攬人才,也有利于我們在客戶之間建立信任。第二個,你會合理地選擇你的資金配置。你可以選擇股權融資,也可以選擇債權融資,可以表內融資,可以表外融資的組合,你的選擇余地會更大。如果你沒有資本市場的支持,讓一個企業做大是不可能的。
拿博天為例,如果不是接通資本市場,它的發展高速增長路徑一定會受阻。但接通資本市場,是不是能做到超過威立雅,也有未知數,未必就一定能做得成。但是如果它不上市,我認為它難以做得成。在我們環境領域是這樣的,難以做得成。
所以我認為博天上市這樣的路徑仍然是正確的,只是我們后人后面的企業再考慮上市的時候,不要把上市當做一個終點,它是所有萬里長征的一個新起點,新的階段的開始,還需要秉承自己的創業初心,以客戶為中心,來組織自己的核心價值,而不是資本市場所綁架。因為資本市場演變得非???,比我們環保產業變得快,我們并不匹配。這是我結合博天的一些建議,供大家參考。
欄目簡介:
《聽濤》:E20環境平臺首檔視頻欄目。
以個人視角來敘述環境產業里的主流企業,評價企業領袖人物,講述企業發展故事,梳理產業脈絡,揭示發展規律,啟發產業同行。
主講人:傅濤
E20環境平臺董事長、首席合伙人;E20研究院院長;清華海峽研究院生態中國創新中心主任;北京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兼職教授;《兩山經濟》、《環境產業導論》作者。
欄目定位及形式:知識類視頻節目
4月13日起首播,每期時長10分鐘左右;
后期還將推出關于環境產業發展歷程、趨勢的系統內容,以及對當下熱點話題的深度剖析。
傅濤親自講述,依托E20環境平臺20年來和環境產業的同行發展,及其本人20年來的深入研究及實踐,無論是宏觀政策還是微觀企業,無論是公開資料還是私人交往,均信手拈來,并融入自己獨特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