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偷拍视频,天天射天天添,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三区麻豆AV网站,成人综合国产乱在线

首頁> 資源> 論文>正文

建筑中水設計規范簡介

論文類型 技術與工程 發表日期 2002-04-01
來源 首屆住區水環境國際研討會
作者 孫玉林
關鍵詞 中水技術 中水規范 環境建設
摘要 扼要介紹了我國中水技術發展,中水設施建設的情況及國標《建筑中水設計規范》編制的背景,規范提出的主要要求和內容概要。

孫玉林
解放軍總后勤部建筑設計研究院

  摘要:扼要介紹了我國中水技術發展,中水設施建設的情況及國標《建筑中水設計規范》編制的背景,規范提出的主要要求和內容概要。
  關鍵詞:中水技術 中水規范 環境建設

  中水一詞從20世紀80年代初在國內叫起至今將近20年,現已被業內人士乃至缺水城市、地區的部分民眾認知。開始時稱“中水道”,來于日本,因其水質及其設施介于上水道和下水道之間。隨著國外中水技術的引進,國內試點工程的實驗研究,中水工程設施建設的推進,中水處理設備的研制,中水應用技術的研究、發展和有關規范、規定的建立、施行,逐漸形成一整套的工程技術,如同“給水”“排水”一樣,稱之為中水。現國標《建筑中水設計規范》已經編制完成上報。中水設施將作為建筑和建筑小區的配套設施進行建設。談到中水,有必要首先將其常用的用詞釋義加以統一和明確。
  中水(Reclaimed Water)是指各種排水經處理后,達到規定的水質標準,可在生活、市政、環境等范圍內雜用的非飲用水。 中水的狹義是指的一種水,泛義則與給水、排水等詞一樣,已泛指與中水相關的系統、設施、技術等在內的含義了。
  再生水(recycling water)建設部制定了再生水回用分類標準,對再生水的釋義是:“指污、廢水經二級處理和深度處理后作回用的水。當二級處理出水滿足特定回用要求,并已回用時,二級處理出水也可稱為再生水。”顯然,中水就是再生水。
  中水系統(Reclaimed Water System)由中水原水的收集、儲存、處理和中水供給等工程設施組成的有機結合體,是建筑物或建筑小區的功能配套設施之一。
  建筑中水(Reclaimed Water System for Building)由于中水系統建立的范圍不同又有不同的稱謂,建筑物中水是在一棟或幾棟建筑物內建立的中水系統;小區中水是在小區內建立的中水系統。小區主要指居住小區,也包括院校、機關大院等集中建筑區,統稱建筑小區。建筑中水則是建筑物中水和小區中水的總稱。

國標《建筑中水設計規范》的編制

  根據建設部建標標函[2001]27號文“關于請組織編制《污水回用設計規范》等四項國家標準的函”的要求,在建設部標準定額司的組織領導下,由主編單位總后勤部建筑設計研究院會同10個參編單位13人組成的編制組一起完成。

編制背景

  1999年,協會推薦性標準《建筑中水設計規范》CECS30:91,1991年8月31日批準執行至今已近10年,推動和指導著中水設施的建設和相關技術的發展,在缺水地區中水設施建設已經取得了明顯的節水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但由于原規范要求和執行的力度,適應地區差異,缺水程度和認識水平的差異等方面的問題,使中水設施建設的發展極不平衡,如北京市發展較快,已建中水設施百多項,合計日產水量近1.5萬噸,30萬噸/日再生水將進入市區。深圳市的中水開始較早,但走了曲折的路,大連市的水回用于環境已見成效,東南和西北地區因經濟水平和地區條件的差異形成鮮明對比。隨著形式的發展規律和新的要求,標準化協會準備組織規范的修訂,并且組團赴香港考察。
  2000年9月25日,國務院在北京召開了全國城市供水節水與水污染防治工作會議,溫家寶副總理作了重要講話,指出城市供水、節水與水污染已經面臨十分嚴峻的形勢,已經到了非解決不可的地步。國發[2000]36文發出了“關于加強城市供水節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
  2000.10月中旬朱總理在中南海主持召開的南水北調會,聽取了國務院有關部門領導和各方面專家的意見后,按著十五屆五中全會通過的,關于十五計劃《建議》要求,提出加緊進行南水北調工程的前期工作,盡快開工建設,同時作了“務必做到先節水后調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環保后通水"的重要指示。
  2000年底建設部貫徹中央有關指示,加緊做好南水北調工程的配套工作,調水不等水,大力開展節水和污廢水的資源化工作,加強制定有關規范、規定管理法規的工作,決定將原CECS《建筑中水設計規范》提升為國家標準,進行全面修編。
  2001年4.19建設部有關部司局在北京九華山莊主持召開了第一次工作會議,開始兩個規范的編制工作。
  2001年10.28在北京召開了關于編制《回用水水質分類》等八項標準規范的工作會議。[《再生水回用分類標準》、《再生水回用于景觀水體的水質標準》、《城市雜用水水質標準》、《城鎮污水回用于工業的水質標準》、《城市污水回灌水質標準與回灌技術標準》、《污水回用設計規范》、《建筑中水設計規范》、《污水處理廠施工及驗收規范》等八項],協調、促進這一工作的進行。

規范編制過程(略)

中水規范中提出的主要要求

  關于建設中水設施的要求
  1)1.0.3條提出“各種污、廢水資源,應根據當地的水資源情況和經濟發展水平充分利用”的要求。
  2)對雨水利用提出要求,雨水可作為建筑物中水水源的補充,列為小區中水水源,應結合區內的人工河湖塘溪的水景觀建設充分利用。
  3)1.0.4條 為貫徹以節水、治污、環境為先為本的原則,“在缺水城市及地區應按照本規范的要求和配套建設中水設施工程舉例表(見表1),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和有關規定配套建設中水設施”的要求。

表1 配套建設中水設施工程舉例 類 別 規 模 區域中水設施:
集中建筑區(院校、機關大院、產業開發區)
居住小區(包括別墅區、公寓區等)
建筑面積$5萬m2或綜合污水量≥750 m3/d或分流回收水量≥150 m3/d
建筑面積$5萬m2或綜合污水量≥750 m3/d或分流回收水量≥150 m3/d 建筑中水
賓館、飯店、公寓、高級住宅等
機關、科研單位、大專院校、大型文體建筑等 建筑面積$2萬m2或回收水量≥100 m3/d
建筑面積$3萬m2或回收水量≥100 m3/d

  注:本表是依據建設中水設施較早城市的經驗、相關規定、辦法的要求及相關科研成果編制的。

  這里強調了要“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和主管部門的有關規定、要求施行。我國盡管是缺水國家,但還有地區性、季節性和缺水類型(資源、水質、工程)的不同,應結合具體情況施行,北方地區(華北、東北、西北)比南方地區面臨嚴重的資源性缺水和生態型缺水,污廢水的再生利用應以節水性的和環境建設利用為重點;南方地區一些城市的缺水,多為水質污染型缺水,污廢水的再生利用,應以治污型的再利用為重點;其他類型的缺水如功能型、設施型則應以增強水資源綜合利用的功能和設施為重點,總之要結合各地區的不同特點施行。這就為充分調動地方的積極性,使中水工程建設既能吸取別人的經驗,又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留下了余地。也希望各地有關部門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制定出具體的要求。
  4)貫徹“中水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使用”的“三同時”要求。

關于對中水工程的設計要求

  1)對建筑和建筑小區總體規劃設計的要求:“各類建筑物和建筑小區建設時,總體規劃設計應包括污水、雨水資源的綜合利用和中水設施建設的內容”
  2)對中水設施設計工作、設計階段提出要求:規范1.0.6條“中水工程的設計由主體工程設計單位負責,設計階段與主體工程設計階段相一致”就是說主體工程是方案設計、擴大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三個階段,中水工程也應按三個階段做相應的工作。如果主體工程是方案設計、施工圖設計兩個階段,那就將方案的設計工作做得深入一些,按兩階段設計。
  3)對中水工程設計深度的要求:規范1.0.6條“…各階段的設計深度應符合國家有關建筑工程設計文件編制深度的規定。”
  4)對設計文件質量的要求:規范1.0.7條 “各設計階段的設計質量應符合建設部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文件質量特性和質量評定實施細則的要求。”即應符合的質量特性有:1、功能性2、安全性3、經濟性4、可信性(可用性、可靠性、維修性與維修保障性)5、可實施性6、適應性7、時間性。
  5)中水工程設計的基本依據和技術要求。規范1.0.5條“中水工程設計,應根據可利用原水的水質、水量和中水用途,進行水量平衡和技術經濟分析,合理確定中水水源、系統型式、處理工藝和規模。做到技術經濟合理。

GB規范增加和改進的要點

  1.對建中水提出原則性的要求,污廢水資源化的要求,見1.0.3條
  2.對建筑和小區的規劃設計提出要求,1.0.4條
  3.對建中水的建筑、小區提出要求,1.0.4條和“三同時”的要求。
  4.對中水工程設計的主要技術內容提出要求,強調了技術經濟合理性,1.0.5條
  5.對設計工作、階段、深度提出要求,1.0.6條
  6.對設計質量提出要求,1.0.7條
  7.對安全性提出嚴格要求,1.0.9條
  8.明確、統一主要用語的釋義,2章
  9.水源的多樣性,提出多種可利用水源,(建筑物、小區)增加了雨水利用的要求,便于與實際情況的結合,增強了設施建設的適應性,3.1.3、3.2.1條
  10.水量計算與規范GBJ15-88接軌,并提出計算公式,解決長期來計算的問題。3.1.4條
  11.原水水量計算和水質確定的數據明確,有利于操作。3.1.8、3.2.4條
  12.水質分類和水質標準和國家有關部門標準接軌。4章
  13.強調了中水設計的系統性要求,5.1.2條
  14.型式的多樣性,多種系統形式的選擇,有利中水工程的經濟技術合理性,5.1.3條
    原水提出回收率的要求,并提出計算公式,有利設施效益的提高。5.2.2條
  15.強化水量平衡的設計,增強系統的穩定性。5.3節
  16.強調了處理工藝的技術經濟比較,6.1.1條
  17.增加新的處理工藝,三種水質類型10種處理工藝,增強適應性,6.1.2、6.1.3、6.1.4
  18.更新、改進設施的一些設計參數,使技術上得到一些提升。6.2節
  19.對中水使用的安全防護提出嚴格要求,8.1節
  20.處理站提出功能、安全、防護、現代、量化管理等要求,便于管理。7章、8.2節

GB規范條文內容概要(詳見規范)

  原CECS《建筑中水設計規范》共7章7節70條,共計89條款。
  新GB《建筑中水設計規范》共8章14節114條48款,共計162條款。
  1總則 (10條) 提出目的意義、適用范圍、對建中水、規劃、設計、安全等原則要求。
  2 術語符號 2.1 術語 (10條) 對主要常用術語釋義; 2.2 符號
  3 中水水源 3.1 建筑物中水水源 (8條8款)提出建筑物中水源種類、選取順序、水質水量計算等要求; 3.2 建筑區中水水源 (5條7款) 提出小區中多種水源、水量計算、水質確定等要求。
  4 中水水質標準 4.1 再生水回用分類 (1條) 提出再生水回用分類;4.2 中水水質標準 (5條)提出并列出再生水回用城市雜用、景觀環境用水控制指標。
  5 中水系統 5.1 中水系統型式 (4條4款) 提出多種可供選擇、比較的系統型式;5.2 原水系統 (7條) 提出原水系統的水量計算、系統設計要求;5.3 水量平衡 (5條5款) 提出水量平衡計算、措施要求等;5.4 中水供水系統 (8條) 提出供水系統水量、供水方式、設備管材選擇要求。
  6 處理工藝及設施 6.1 處理工藝 (8條10款) 提出3種水質類型10種處理工藝流程極其有關技術要求;6.2 處理設施 (20條10款) 提出處理設施、設備設計水量、技術參數、措施要求等
  7 中水處理站 (10條) 提出中水處理站的設計要求
  8 安全防護和監、檢測控制
  8.1 安全防護(6條4款) 提出中水系統設計、使用、管理維修的安全防護要求。
  8.2 監、檢測控制(7條) 提出滿足使用、管理的監、檢測及控制要求。

搞好中水設施建設需要各方的努力

  主管部門及各級領導的主管積極性。政治家把水和環境看成是政績,是民心,要為民辦事,謀利益,何不從與民生息相關點點滴滴的水和一草一木做起。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先做好利在當代,功照千秋的好事。國標《建筑中水設計規范》,是建筑行業中有關節水、治污和環境建設的技術規范規范,但它關系到工程建設中有關水和環境建設的實施。規范制定中為了加大執行力度,寫入了一些與技術緊密相關的管理性條文,但他畢竟是一本設計規范,很難完全適應我們這樣大的國家各地的情況,這就需要各地的有關主管部門根據本地的情況,制定出相關的規定、辦法,把這項工作落到實處。
  業主是工程建設的主任,應該看到水這一資源的珍貴和她的特殊性,它是資源,是財富,要發展、創業,莫如尋本求源,決澤而魚,給子孫后代的遺產沒過于水和環境,留下碧水藍天綠地,以前習慣于合理開支,花錢買指標買水的業主,當知道水可以再生的特性后,就會用買水指標的投入來建立這不斷循環、再生的不竭水源。
  房地產開發商是創造房產、地產增值的,人們對健康和清潔環境的渴望和需求,已使水和環境成為房地產賣點,是利潤增值點,以前有眼光的開發商,要搞這些設施建設建設,還要問有沒有有關的要求和規定,現在有了規范和要求,就看誰能把優美、舒適、健康的生存環境提供給用戶。
  水業者(水景觀、水游樂、水工程)企業者,都把水和環境業看成是朝陽企業,是商機,是成就事業的契機,就看誰應抓住這個契機,開創水業發展的新天地。
  技術工作者說水與環境是技術,是技術進步,是創新,人類社會生存發展的難題有待你們去攻克。
  廣大的民眾和消費者,他們視水和環境為生命,為文明,為文化,為消費,他們期望著早日改變這已被破壞常遭其害的環境,走向新的文明。
  讓我們各方人士共同努力,締造我們共同生存的美景。碧水、藍天、綠地。

論文搜索

發表時間

論文投稿

很多時候您的文章總是無緣變成鉛字。研究做到關鍵時,試驗有了起色時,是不是想和同行探討一下,工作中有了心得,您是不是很想與人分享,那么不要只是默默工作了,寫下來吧!投稿時,請以附件形式發至 paper@h2o-china.com ,請注明論文投稿。一旦采用,我們會為您增加100枚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