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極板電解氣浮法的脫色效果
張林生1,蔣嵐嵐1,肖璐寧1,錢 萍2?
(1.東南大學環境工程系,江蘇南京 210096;2.江蘇一環環保設計研究院,江蘇宜興 214262)
摘 要:提出了石墨電極電解氣浮脫色的處理工藝,研究了電導率、電解質的投加量、電通量等電解條件對廢水處理效果的影響,確定了最佳的工藝條件及操作參數,研究結果表明,該法脫色效果好,操作適應性強。
關鍵詞:染色廢水;石墨極板電解氣浮;脫色
中圖分類號:X505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0-4602(2002)04-0075-03
染色廢水的色度高、可生化性差,用常規的方法處理則脫色效果較差,而活性炭吸附、臭氧或Fenton氧化法雖有較好的脫色效果,但處理費用高。腐蝕性陽極(Al、Fe)電解法處理染色廢水在工程上雖已有應用,但其主導作用是電絮凝,因而其脫色率尚不令人滿意。因此,研究以不溶性電極材料——石墨為極板的電解氣浮工藝,尋找一種經濟、合理、高效的染色廢水脫色方法就很有必要。采用石墨電極的主要優點有:①電解時產生的新生態[O]、[Cl]等強氧化劑可以破壞染料分子的發色基團,脫色效果好;②電流效率高,潛在處理能力大;③電極鈍化弱,超電壓低、耗電少;④電解時對廢水的pH值適用范圍寬;⑤電極不易腐蝕、操作條件好;⑥電極機械性能好、價格便宜。?
1 試驗裝置
試驗裝置見圖1。?
該裝置用有機玻璃制成,尺寸為160mm×700mm。電極為石墨電極,由6片(8cm×5cm×1cm)石墨板組成,板間距為7mm,安裝位置距池底為6mm。電極與導線連接處采用環氧樹脂膠密封以防其他副反應發生。
2 試驗結果及分析
試驗廢水采用人工配水(將弱酸艷紅B、活性艷橙X—GN、直接棗紅GB和中性黑BL混合,其濃度為20mg/L,pH=7.76,最大吸光波長λ=545nm),其色度采用分光光度法(低濃度時)及稀釋倍數法(高濃度時)測定。?
2.1 電解質投量與廢水電導率、脫色率的關系
電解質的投加量與廢水電導率的關系見圖2。?
根據實測數據可求得電導率K與鹽濃度c的關系:?
? K=K0+kc (1)?
式中 ?K——廢水的電導率,mS/cm?
? K0——原水的電導率,mS/cm?
? c——鹽(Na2SO4)濃度,g/L?
?k——比例系數,1.293 mS·L/(g·cm)?
電解質投加量與廢水脫色率的關系見圖3。(試驗廢水同前,電解電流I=5 A)
當水中電解質含量不足時,電解質的加入會增大電導率,從而降低電耗,提高電解效率。但隨著投加量的增大,脫色率提高漸緩直至下降,過多的電解質會抑制電極反應。從圖3中還可看出,投加定量的電解質,廢水脫色率隨時間的增加而增加,這一點與法拉第 定律相符合。?
2.2 電導率對電耗的影響
通過投加不同含量的電解質(Na2SO4)來調節電導率以研究電流與電壓之間的關系,從而確定電導率與槽電壓及電耗之間的關系。電流、電壓用DT—8300型數字式萬用表測量,電導率用DDS—11A型指針式電導率儀測定,電極常數為1.02。試驗結果見圖4。
理論上槽電壓?
? V=Ed+ηA-(-ηc)+IR1+IR2 (2)?
式中 ?Ed——理論分解電壓?
? ηA——陽極過電位?
ηc——陰極過電位?
? IR1——溶液壓降?
? IR2——金屬導體壓降
上述各項中,除Ed外均為電流強度I的函數。過電位與電流強度近似直線關系,式(1)可表示為:V=a+bI(a,b為常數)。?
試驗結果表明,對于任一電導率,電流與槽電壓均為線性關系。對電流和槽電壓作線性回歸分析得相關系數r均在0.996以上,a值均為2.37左右,則槽電壓可以寫成:?
? V=2.37+bI=V0+bI
再經轉換可得槽電壓
? V=V0+1/K·l/A·l =2.37+12.28·1/K?
式中 ?l/A——電導池常數,m-1?
V0——表觀分解電壓,V
I——電流強度,A
該電解氣浮池消耗功率可以寫為:
? N=I·V=I(V0+1/K·l/A·I)=I(2.37+12.28/K)I) (3)?
由式(3)可知,電解氣浮池的消耗功率N為電流I的二次函數,并與電導率成反比關系。若增加電導率(即增加電解質投加量)可降低電耗,但會增加藥耗。由于染料廢水含鹽量較高,電導率K通常可達4mS/cm以上,因此在采用電解氣浮法處理時一般無需投加電解質。這也正是電解氣浮法處理染色廢水的優勢。
2.3 電通量對脫色率的影響
試驗廢水取自南京某印染廠,其色度為700倍。pH=6.5、最大吸光波長λ=450nm。 電解電流分別取0.5、1、2、3、4、5A,每隔一定時間取樣一次,采用721分光光度計測吸 光度并計算出脫色率。電流與通電時間的乘積為電通量,可得電通量與脫色率的關系如圖5所示。
由圖5可知,在不同的電解電流下廢水的脫色率均與電通量成正比例關系。這說明電解產生的中間粒子對染料分子的氧化作用可使廢水脫色。但隨著電流強度的加大和電解時間的增加,脫色率接近定值。當廢水電導率為4mS/cm(工作電壓為5V,電流為1A),通電40min,電通量2400C,水樣體積為8L時,廢水脫色率可達58.5%,此時能耗為0.4(kW·h)/m3。由圖5還可看出,同樣電通量時,高電流(相應地時間短)的脫色率較差,這是由于多余的電通量僅用于廢水增溫而對脫色無益。而在電通量一定時,低電流、長時間可取得較高的脫色效率。
3 結論
① 石墨電極電解氣浮法對染色廢水具有明顯的脫色效果,并可同時完成氣浮分離作用。某印染廢水(色度為700倍)在電通量為2 400C時的脫色率可達58.5%,此時電耗為0.4(kW·h)/m3。
② 電導率是影響槽電壓從而直接影響電解氣浮法電耗的重要參數。若廢水電導率增加,則電解氣浮電耗減少,從而可節省能量。
③ 電導率值可通過改變電解質的投加量來加以調節,適宜的電解質濃度可提高電導率,降低電耗;而過量的電解質則會抑制電極反應,降低脫色率。通常實際染色廢水含鹽量大,電導率可達4mS/cm以上。此時無需投加電解質,這正是電解氣浮法具有工程應用價值的重要條件。
④ 電解脫色率與電通量成正比。當電通量大于極限電通量(脫色率接近定值時的電通量)時,脫色率不能提高。而電通量一定時,低電流、長時間可獲得較好的脫色率。
參考文獻:
[1]張林生,B Dobias.染料廢水綜合混凝—電氣浮脫色處理[J].給水排水,1 993,(6):22-26.
[2]張林生,H Hahn.鉑電極電解氣浮的研究[J].中國給水排水,1993,9(6):4-9.
[3]Jurgen Manger,Linsheng Zhang,Hermann H Hahn.Liquid-solid separatio n by electra-flotation:an attractiva alternation to dissolved air-flotation[J] .Chemical Water and Wastewater Treatment,1990,151-169.
電 話:(025)3614262?
收稿日期:2001-07-05
論文搜索
月熱點論文
論文投稿
很多時候您的文章總是無緣變成鉛字。研究做到關鍵時,試驗有了起色時,是不是想和同行探討一下,工作中有了心得,您是不是很想與人分享,那么不要只是默默工作了,寫下來吧!投稿時,請以附件形式發至 paper@h2o-china.com ,請注明論文投稿。一旦采用,我們會為您增加100枚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