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注射分光光度法測定總氮以及利用測總氮通道來測定凱氏氮
孫青萍
(國家城市供水水質監測網杭州監測站 杭州 310004)
摘 要:本文就儀器化檢測總氮和凱氏氮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研究。提出了—種用流動注射分光光度法測定水體中總氮和凱式氮的方法。通過改變實驗條件,用測定總氮的通道來測定凱氏氮,論證了流動減差法測定凱氏氮的可行性,改變了以往手工法測定凱氏氮既繁瑣又不安全的局面,該法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線性范圍廣(0~10mg/L),對于測定此范圍內的相對標準偏差均小于5%,分析頻率為30個樣品/小時,適用于大批量樣品的測定。
主題詞:流動注射分析 氮(N) 總氮(TN) 凱氏氮(K’N)
A CONTINUE FlOWING INJECT PHOTOMETRIC DETERMINATION OF TOTAL NITROGEN AND
KJELDAHL NITROGENIN ONE CHANNEl
Sun Qingping
Abstract: We recommend a CFA method that can determine total nitrogen and kjeldahl in one channel with evolution Ⅱ machine. We oxide nitrogen into nilrates, then we reduced nitrates into nitrites which are
measured with the usual method by N-naphthylethlene diamine. By changing lab conditions, we test K‘N which is very dangerous and trouble to test through manual work with TN channel. We verify the method is practicable and precis. A detection limit of 0.002 mg.L-1 is available. The RSD for either high or low concentration is below 5%. The sampling rate is 30 samples per hour. It‘s quite fit for large number of water samples.
Keywords: continues flowing analysis (CFA) nitrogen total nitrogen kjeldahl nitrogen
氮是水體富營養化的重要指標。總氮包括硝酸鹽氮、亞硝酸鹽氮、氨氮和有機氮,其中氨氮和可以被蒸餾出來的部分有機氮被稱為凱式氮。總氮和凱式氮的理化檢測法非常地復雜,因此探索其儀器化檢測迫在眉睫。基于亞硝酸根離子與磺胺反應形成重氮化合物,再與N-萘乙二胺生成紅色絡合物的原理,提出了一種用流動注射分光光度法(CFA)測定水體中氟和凱式氮的方法。本文就CFA法檢測總氮和凱氏氮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研究。CFA技術是基于連續流動的試樣溶液用氣體間隔,然后按順序和比例混入試劑溶液,再通過混合圈的過程中完成反應,最后經去除氣泡后進入分光光度檢測器。該法具有以下優點:采用氮氣間隔有效地防止各段樣品間相互混合,各試桿到達物理化學平衡時間均等,極大地提高了方法的準確度和精密度,尤其對需要預處理樣品的分析簡單并快速易行,分析頻率高(為30只樣品·h-1),特別適合大批樣品的測定,該法線性范圍廣(0~50μg·L-1),靈敏度高,適用于水體中微量氮的檢測。
1 實驗部分
1.1儀器與試劑(以下所用試劑均為AR級以上)
本實驗所用儀器為法國ALLIANCE儀器公司的EVOLUTIONⅡ型流動注射分光光度儀。
R1:溶解20g四硼酸鈉于1000mL蒸餾水;
R2:溶解20g過硫酸鉀于1000mL蒸餾水;
R3:溶解10g氫氧化鈉于700mL蒸餾水,加3mL濃磷酸和1mLBRIJ,餾水稀釋至1000mL;
R4:溶解3g硫酸肼于700mL蒸餾水,再加1mL硫酸銅溶液,然后用蒸餾水稀釋至1000mL(硫酸銅溶液:溶解1.2gCuSO4·5H2O)于100mL蒸餾水);
R5:溶解10g磺酸、0.5gN-萘乙二胺于700mL水,再加100mL濃磷酸(85%),用蒸餾水調節至1000mL。
1.2試驗方法
所用的流動注射分析流程如圖1。本儀器通過蠕動泵把樣品和試劑依次泵入,先在樣品中加入氧化劑(R1、R2、R3),再經過紫外線消化器消化和氧化,使各種氮(包括硝酸鹽氮、亞硝酸鹽氮、氨氮、有機氮)變成硝酸鹽氮,再被硫酸肼(R4)還原為亞硝酸鹽氮。亞硝酸鹽與N-萘乙二胺(R3)顯色反應,然后經分光光度計比色測定,再把電信號傳輸到電腦上進行處理。
按圖所示流程進行測定。通過蠕動泵把樣品和試劑R1、R2、R3、R4、貼依次泵入,此時對應比色測定值即為總氮值X1。如果把試劑R2改為通蒸餾水并關閉紫外消化器。此時對應測定值X2為硝酸鹽氮和亞硝酸鹽氮,X1減去X2為氨氮和有機氮,即凱氏氮。
2 結果與討論
2.1波長的選擇
本實驗的分光光度儀波長采用5 4 0nm,比色皿長為3em。
2.2pH的選擇
本實驗在氫氧化鈉強堿性溶液里反應。因R1、R3與pH相關,測定X2時,R1、RY,、獺去掉時,標準晶與樣品的峰值顯著下降。為了增加峰值減少誤差,本實驗在測定X2時,R2不加,R1、R3繼續加入。
2.3進樣量與進樣頻率
本實驗進樣時間與清洗時間各為一分鐘,進樣量約為1mL。
2.4載氣及其流量
載氣選用高純氮,鋼瓶配有氧分壓表,流量僅以指示流動正常即可。
2.5標準晶濃度的選擇及其回收率試驗結果
見表1,本實驗分別對硝酸鹽氮、氨氮、蛋白氮進行回收率實驗,發現氮的回收率均在90%~110%之間。從表中可知氨氮和有機氮的回收率為90%~110%。說明凱式氮的測定非常可行。
2.6 K‘N數據合理性
通過自來水的流動實驗分析,發現K‘N≥NH4+-N,與理論相符,且X1-X2重現性較好。理化實驗扣除空白值后,理化法與儀法的K‘N接近。證明流動減差法測定凱式氮非常可行。
表2 不同測定方式K‘N值比較
通過表格可知,兩種方法的測定值基本互相吻合,在多次的理化測定時發現,空白值較大,應扣除。
2.7精密度與準確率
通過內部質量控制表明,樣品的相對標準偏差在低濃度時較大,高濃度時較小,但均在5%以內,說明精密度與準確度均較高。
2.8實驗的影響因素及改進方法
因比色分光光度法受環境影響較大,所以每次測定均須重新配制標準曲線;再則,流動穩定過程決定了試驗時間較長。這也是本方法的局限性所在。但是對于大批量樣品的試驗較方便。
K‘N的測定是基于TN的測定原理提出來的。經本人構思與專家咨詢并通過試驗證明流動減差法測定凱式氮非常可行,但是因為比色法受實驗環境影響較大,故而要求Xl、X2的測定試驗盡量一氣呵成。以減少誤差。
參考文獻:
[1]中國城市供水水質監測網水質檢測實施細則1983, 138
[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11889~11915-89:(12)、(24)
論文搜索
月熱點論文
論文投稿
很多時候您的文章總是無緣變成鉛字。研究做到關鍵時,試驗有了起色時,是不是想和同行探討一下,工作中有了心得,您是不是很想與人分享,那么不要只是默默工作了,寫下來吧!投稿時,請以附件形式發至 paper@h2o-china.com ,請注明論文投稿。一旦采用,我們會為您增加100枚金幣。